||
在《名家博士论文7:彭桓武先生的两个博文论文1940年和1945年爱丁堡大学》和《名家博士论文9:程开甲先生博士论文1948年爱丁堡大学》中提到,玻恩(Max Born,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有好几位优秀的中国学生。彭桓武先生是其一,程开甲先生是一位。杨立铭(1919年2月5日-2003年1月12日)院士也是一位。其夫人,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母”的夏培肃(1923年7月28日-2014年8月27日)院士,也是爱丁堡大学的博士。本文就聊聊这对院士伉俪,今年也是夏先生诞辰100周年。
图1:1940年代末程开甲(后左1)、杨立铭(后中)与玻恩(前右1)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杨立铭院士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9578.html,理论物理学家。1919年2月5日生于江苏溧水。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机械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1月12日逝世。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液体统计理论、原子核幻数理论、原子核多重散射理论、原子核多体模型、原子核集体运动微观理论、原子核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强子结构和强子多体理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原子核集体运动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微观理论,不但为国际上著名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提供了微观基础,而且可以解决唯象理论未能适用的某些领域中的问题。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夏培肃院士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7712.html,女,计算机专家。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四川重庆。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4年8月27日逝世。50年代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从60年代开始在高速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解决了数字信号在大型高速计算机中传输的关键问题,负责设计研制的高速阵列处理机使石油勘探中的常规地震资料处理速度提高10倍以上。提出了最大时间差流水线设计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设计的向量处理机的运算速度比当时国内向量处理机的快4倍,负责设计研制成功多台不同类型的并行计算机。
先给出中国的院士伉俪名单,不一定完全。截至目前,24对,不知道今年院士增选后会不会增加?
张文裕(CAS,1957)和王承书(CAS,1980)夫妇
钱三强(CAS,1955)和何泽慧(CAS,1980)夫妇
周廷冲(CAS,1980)和黄翠芬(CAE,1996)夫妇
吴仲华(CAS,1957)和李敏华(CAS,1980)夫妇
何炳林(CAS,1980)和陈茹玉(CAS,1980)夫妇
许国志(CAE,1995)和蒋丽金(CAS,1980)夫妇
杨立铭(CAS,1991)和夏培肃(CAS,1991)夫妇
曹天钦(CAS,1980)和谢希德(CAS,1980)夫妇
徐光宪(CAS,1980)和高小霞(CAS,1980)夫妇
邹承鲁(CAS,1980)和李林(CAS,1980)夫妇
闵恩泽(CAS,1980+CAE,1994)和陆婉珍(CAS,1991)夫妇
谷超豪(CAS,1980)和胡和生(CAS,1991)夫妇
王阳元(CAS,1995)和杨芙清(CAS,1991)夫妇
柯伟(CAE,1997)和李依依(CAS,1993)夫妇
陈竺(CAS,1995)和陈赛娟(CAE,2003)夫妇
范海福(CAS,1991)和李方华(CAS,1993)夫妇
郑树森(CAE,2001)和李兰娟(CAE,2005)夫妇
章申(CAS,1993)和匡廷云(CAS,1995)夫妇
王圩(CAS,1997)和吴德馨(CAS,1991)夫妇
周又和(CAS,2021)和郑晓静(CAS,2009)夫妇
周秀骥(CAS,1991)和马瑾(CAS,1997)夫妇
裴钢(CAS,1999)和马兰(CAS,2019)夫妇
林圣彩(CAS,2021)和李蓬(CAS,2015)夫妇
刘元方(CAS,1991)和唐孝炎(CAE,1995)夫妇
这24对中,同在1980年当选的有4对。其他同一年当选的,只有杨立铭和夏培肃院士(均在1991年当选)。备注:CAE1994年才成立,在《名家博士论文2:中国的奥本海默之一朱光亚先生博士论文1949年密歇根大学》提到,首任院长是朱光亚先生,朱先生也是首批CAE院士(首批两院院士)。
杨先生非常低调,全网关于他儿时的信息非常有限。先生1919年2月5日出生于江苏溧水(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据说是一个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前清秀才,后来当了中学教师,母亲勤俭持家。抗战期间,先生入国立第二中学。抗战时期,政府在全国成立30余所国立中学、女子中学、华侨中学、大学附中,其中国立第二中学在四川合川(今重庆市合川区) 濮岩寺(现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隔壁),主要接收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的流亡学生,现有国立二中遗址,据说此校培养了14位院士。杨先生高中成绩优秀,1938年被保送入内迁重庆的中央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中央大学是今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前身之一,也大致可以说其工学院是今东南大学的前身之一),1942年本科毕业后入职昆明中央机械厂工作一年,又回到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任助教。1944年,杨立铭通过留学生考试,1945年被公派到英国学习,1946年入学爱丁堡大学,导师是玻恩。1948年,杨先生获博士学位。先生博士论文题目为: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Diffusion in Gases and Liquids(对气体和液体扩散理论的研究)。论文全文,杨立铭博士论文.pdf。此文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1206527,数据库给出了此文的全文链接至Edinburgh Research Archive(爱丁堡大学的机构知识库)。
杨先生本科学的是机械工程,改学理论物理,不容易的。不过,杨先生得心应手,博士和博士后期间,不少成果。其1是发表在1951年的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现名为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Series A.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英国皇家学会的)上的Kinetic theory of diffusion in gases and liquids(气体和液体扩散动力学理论),分为两个部分发表,DOI分别为https://doi.org/10.1098/rspa.1949.0089和https://doi.org/10.1098/rspa.1949.0114,此文章很可能是博士论文在期刊的再发表。其2是1951年发表在Physical Review上的A Note on the Quantum Rule of the Harmonic Oscillator,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APS)会刊,DOI:https://doi.org/10.1103/PhysRev.84.788。其3也是1951年也发表在Physical Review上,Equivalence of the S-Matrix in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DOI:https://doi.org/10.1103/PhysRev.84.1258。其4是1950年9月2日发表在Nature上的Nuclear Shell Structure and Nuclear Density,DOI:https://doi.org/10.1038/166399a0,玻恩第一作者,杨先生第二作者,或许是Nature给的版面太少(一页都不到),同样的题目,杨先生在1951年在英国物理学会的Proceedings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Section A上再次发表,DOI:10.1088/0370-1298/64/7/304,这次只有杨先生一个作者,不过不用担心,题目下方直接写着“Communicated by M. Born”,收稿日期是1950年12月11日,洋洋洒洒6页左右。先生在物理学多个研究领域拥有优秀成果,因此传说杨先生是亚太地区被授权有资格推荐诺贝尔物理奖候选人的学者之一,是可能的。1951年,杨先生和夏先生一起回国。
夏先生1923年7月28日出生在重庆,祖籍四川江津。夏先生出生在教育世家,祖父夏风薰是前清的秀才,从事教育工作40年;父亲夏鸿儒是满清末年的举人,曾在江津县办学和办实业;母亲黄孝永师范学校毕业,曾任江津女子小学校长、江津女子中学教员等。1937年,夏先生考上南渝中学(现重庆南开中学),1939年转入江津的国立第九中学(即国立安徽第二中学,校长是邓季宣,安徽怀宁人,邓稼先先生的亲叔叔,四叔)。1941年考入中央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1945年毕业。本科毕业后,夏先生经推荐免试入交通大学读研究生。
图2:1941年夏培肃(前排右二)和大学同学在一起
1947年,夏先生去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其交通大学研究生可能没有毕业,至少在其博士论文中,只写了中央大学本科,没有看到交通大学硕士相关信息。不确定夏先生和杨先生什么时间相识,什么时间相恋,也不确定杨先生是否给夏先生上过课(都是工学院,但机械工程系的助教,会不会给电机工程系上课?),但1947年夏先生是奔着杨先生去的爱丁堡大学的可能性大,二人1950年在爱丁堡结婚,据说玻恩送的礼物是一块台布,二人一直很珍惜。
1950年,夏先生获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先生博士论文题目为:On parametric oscillations in electronic circuits(1) and A graphical analysis for non-linear systems(2)(电子电路中的参量振荡(1)和非线性系统的图形分析(2))。论文全文,夏培肃博士论文.pdf。此文也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2344438760,数据库也给出了此文的全文链接至Edinburgh Research Archive。
图3:杨立铭和夏培肃1950年在爱丁堡
夏先生是李国杰院士的硕士生导师(名义上李国杰院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但事实上是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联合培养,重复一个很多人居然不知道的事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院的),也是伯乐。她建议李国杰院士出国读博、帮助他走人才引进渠道回到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夏先生的优秀学生还有原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龙芯董事长胡伟武等。
1978年,夏先生创办了中文期刊《计算机学报》;1986年,夏先生创办了我国计算机领域的第1本英文期刊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亲自担任两刊主编。还是有不少大家,不是一般地重视学术期刊的。
晚年,夏先生关注经络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第3期发表夏先生署名文章《关于经络系统研究的评述和建议》,明确提到:(研究清楚)经络和穴位的物质基础和组织结构的特性;使人体内的全部经脉可视化;在适当的时候,在中国举行经络系统的国际会议,邀请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委会成员参加。这是屠呦呦先生获奖(2015年)之前发表的文章。前一阵和某双一流的中医药大学的Yangtze River学者聊及此事,他很是赞同。如果我们认同传统中医药是有效用的(effective),那么利用现代甚至未来科技(包括用极端条件或特殊环境去可视化或验证)解释清楚为什么有效用,可能诞生一批诺贝尔奖。屠先生是一例而已,不应该也很可能不是唯一的一例。当然,不局限于目前研究传统中医药的人群,某种意义上,没准目前传统中医药圈外的科研人员更有优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7: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