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糖尿病、肥胖、肿瘤等疾病能遗传吗?貌似不是这样的...

已有 2618 次阅读 2013-11-29 14:2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肿瘤, 疾病, 遗传, 糖尿病, 肥胖

糖尿病能遗传吗?肥胖能遗传吗?肿瘤能遗传吗?我的答案是:可能并不存在多基因遗传病(CZ)

张成岗(军事医学科学院)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医学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糖组学等催生了大量数据的产生,加上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高性能计算乃至云计算时代的迅速到来,整个生物医学界似乎一夜之间跑步进入了大数据分析与解析时代。然而,虽然大量医学科技工作者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扫描了大量的人类染色体区域,发展了大量新型算法,鉴定了一大批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然而,迄今为止,我们似乎仍然徘徊在各种复杂性疾病的外围,不仅比瞎子摸象还糟糕,而且貌似连大象身上的跳蚤腿上的毛儿也没有摸到。在深处此种令人纠结无比的医学领域疾病与健康现状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反问一句:所谓的多基因疾病的概念和理论正确吗?糖尿病肥胖肿瘤等能遗传吗?如果说这些疾病也能够遗传的话,那么就应提示我们:这些疾病具有遗传的物质基础。然而,迄今为止,医学界尚缺乏令我信服的证据,相信所谓的多基因病的遗传证据。而且,根据我们今年的工作以及目前提出来的【新概念医学】来看,我们的答案倾向于认为:糖尿病、肥胖、肿瘤等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多基因疾病是不能够遗传的,也并不存在所谓的多基因疾病。目前学术界认为的多基因疾病的认识可能是不合适的,是人类对于疾病本质认识道路上的一个必然过程而已。如今这些认识看起来需要升级到更高级的医学理论了,希望【新概念医学】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并解决慢病的防诊治问题。

为什么说可能并不存在多基因遗传病呢,或者说糖尿病肥胖肿瘤等可能并不能被遗传呢?我们得从这些疾病的发病原因说起。在我昨天发布的博文中,初步讨论过这些问题,但是没有更深入地去进行分析。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先直接把我的观点说出来,这样更容易明白一些。我认为,当最初精子和卵子结合之后形成受精卵并在母体子宫内进行胎儿的发育过程中,生命体都是中平稳地运行着,而且伟大的母体子宫承载了胎儿在宫内长达十个月的生命运行过程(今天正好是感恩节,让我们全体虔诚地感谢我们伟大的母亲和父亲吧!)经过了十月怀胎之后,在一朝分娩的阵痛过程中,人类的婴儿呱呱坠地,开始了独立于母体子宫的生活,开始使用自己的肺脏进行呼吸,开始吃奶、听声音、排泄体内代谢产物。直到婴儿正常发育,乃至长大到青少年尤其是性成熟的过程中,家庭尤其是伟大的妈妈承载着将孩子们抚养成人的伟大使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基本上主要都是妈妈在负责打理,所以我们还得再一次感谢母爱的伟大!在这些过程中,除过一些常见的感冒发烧等小问题之外,孩子的成长和发育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压力,因为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想哭就哭,想闹就闹,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是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和幼年生活,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都不会有大的疾病,显然在提醒和提示我们,人体的基因和蛋白质并不是为了疾病而诞生的,而是为了让整个人体处于健康运行状态而设计的,一切的基因和蛋白质,都是为了充分满足人体生理功能需求而存在的!即便是【阑尾】这个器官,也有他的伟大的一面,参见我昨天的博文,和【野百合也有春天】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再来看为什么不存在糖尿病肥胖肿瘤疾病致病基因呢?刚才谈到孩子身体通常没问题,及至到上学尤其是高中毕业上大学以后,最重要的是大学毕业以后,随着孩子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为生计、婚姻、家庭等而忙碌打拼的时候,开始渐渐适应各种社会上的应酬,加上生活压力的增加,车子、房子、票子等的压力使得以往活波可爱、活蹦乱跳的孩子们渐渐蒙上了愁云密布的苦恼,社会上的过度竞争纷至沓来(例如考公务员、职称评定和个人提升、一门心思想当官赚大钱、获得诺贝尔奖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进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喝酒,想装酷的时候就去抽烟,想幻觉的时候就会吸毒,想发财的时候就会赌博等等,糟糕的是这些致病性化学因素都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一旦染上之后,往往不容易戒断,所谓的酒鬼烟鬼毒鬼赌鬼等等,就是这样形成的。表面看起来,这些情形和医学没有直接的关系,可是,从本质上来看,这些严重成瘾的患者和糖尿病肥胖肿瘤患者的形成过程却并没有严重的区别,只不过是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例如,肿瘤患者往往不开心,或者自己并不一定意识到自己不开心,多数有过严重的情志抑郁的状态,尤其是一些人动辄喜欢竞争和所谓的争气,动不动就肝火旺盛,怒气伤肝,肝癌易见,其实人体的疾病就像磁带一样,忠实地记录着人生轨迹和心态特征。生病的人们并非是疾病找过来的,而是因为这些患者先有了【疾病化生存】的生活模式和思想意识,例如过于强调【狭路相逢勇者胜】,凡事只争第一不当老二,容不得其他人比自己好,总是觉得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亲,这些不良思想意识就是疾病化生存的理想土壤。如果能够承受住胯下之辱,那么这个人的心态绝对是很牛的!一个人的成功可以在方方面面,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需要去当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大奖,也不是说每一个人都需要成为联合国秘书长和美国总统或者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我的意思是说,关于疾病的问题,我们不要去孤立地就事论事,而是要从全局、从患者的生活经历事件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角度综合进行分析,而不是动不动就去不分青红皂白地拿单基因突变开刀、拿多基因突变说事情,那样的话不仅仅会避重就轻,而且会误导整个社会和民众,同时导致我们整个生物医学科学家误入歧途,因为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所谓的多基因疾病、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生,从表面上似乎是这样的,可是却会让我们严重地忽略和忽视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对于社会的分析思考和判断行为对于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就是发现医身并不等于医心的问题。在我们目前实施的减肥方案中,一个13岁的孩子上初中,107公斤体重,9月份已经轻轻松松适当节食减肥12斤,可是到10月份,他的妈妈开始负责管孩子,又开始更孩子大量给予【米面肉蛋奶】等高营养物质,导致10月份孩子的体重又增加了好几斤,实在令人无奈!大家可以想想看,这个孩子已经严重肥胖,以后不得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才怪呢!然而,由于孩子的妈妈是法定监护人,所以我们也倍感无奈,因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我自己知道人体健康运行的原理和真相,然而,倍受亚健康和慢病困扰的公众却还不知道他们的健康问题已经可以被解决了,或者是虽然知道能够被解决,然而却仍然使用传统的观念打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前一段时间我写过一篇博文【你不般若我奈何】,说的就是这种令我倍感忧伤、饱含泪水的现象。因此,我也进一步决定了,以后不仅医身,更要医心,不折不扣地推进【新概念医学】理论的【顶天立地】,上通科学,下接地气,就像我新的博文写的那样【真正的医学科学研究要能够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我们要坚决地把新的医学观念和理论【上山下乡】,就像太阳一样让所有见不得光的疾病致病因素清理出去。

那么,为什么表面来看,可能会存在可遗传的糖尿病肥胖和肿瘤呢?这是由于大家经常会在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中观察到了这些现象。然而,我曾经说过,不要轻易相信您的眼睛,而是需要相信理性的心,因为您的眼睛可以被表面现象所欺骗,然而只有通过内心考量的东西才会是大浪淘沙之后的剩下的好东东。根据我的分析和判断,之所以慢病存在遗传的表面现象,而且动辄发生在一个家庭和一个家族中,显然提示有某些基因和蛋白质系统出了问题。对,的确与基因和蛋白有关,然而,这些问题却是与人体内主宰精神情绪意志思想意识的【心脑】即【菌脑】即【肠道菌群】有关,而不是与人体本身的基因和蛋白有关。是的,一个人的肠道菌群在忠实地记录和翻译着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模式,一个家庭和一个家族的肠道菌群也在实实在在地记录着这个家庭和家族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模式。一旦这个家庭和家族的肠道菌群出现问题,那么,这些异常的菌群就会在整个家庭和家族中稳步扩散和传播,包括通过婴儿吃手和孩子在家里玩土等方式进行扩散,导致孩子们和大人们持续出现糖尿病肥胖以及肿瘤等症状。那么,怎么干预和治疗这些疾病问题呢,我在后续会继续给大家汇报。

不过,令人尴尬的是,这样看来,疾病,竟然是自然界给人类来的一个玩笑,让人哭笑不得。没有疾病,我们将不会发展出医学,没有传统医学的失灵,就不会催生【新概念医学】的诞生,我们也就不知道人体健康运行的原理。造物主,实在是太伟大了,只不过,疾病这个玩笑,似乎开得有点大了...不过,好在【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往者不可追,过去(亡灵)的只能让他过去,现在的亚健康人群和疾病患者都可以得到【料事如神】的健康关怀。在我们即将迎来人类健康的春天的时代,让我们以此文祭奠苦涩的亡灵,衷心地感谢所有为【新概念医学】理论体系的诞生而付出辛劳的人们和实验动物,包括那些在国庆节期间给我科学网上博客无意中【恶意评价】的人们,诚恳地感谢大家,让我能够不断有机会梳理和调试我的大脑和心脑系统,更好地为人类的身心健康服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745717.html

上一篇: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的肥胖和肿瘤等疾病的致病基因(CZ)
下一篇:贺:医学回归哲学(CZ)
收藏 IP: 123.114.171.*| 热度|

3 郑永军 孙学军 杨顺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