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的肥胖和肿瘤等疾病的致病基因(CZ)

已有 2704 次阅读 2013-11-27 22:2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肿瘤, 基因, 糖尿病

可能并不存在所谓的肥胖和肿瘤等疾病的致病基因(CZ)

张成岗(军事医学科学院)

自从DNA双螺旋结构被解析之后,分子生物学以及分子遗传学乃至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就成为近年来医学界的主旋律之一,赫赫有名的Nature Genetics以及Science等期刊中充斥了大量疾病相关基因的论文,大有把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富集区和基因荒漠区的所有DNA以及所有的RNA等进行逐个疾病相关的扫荡和清算之势,尤其是近几年发现ncRNA以及microRNA以来,让从事疾病致病基因相关研究的科学家不断地兴奋,学术界几乎已经把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Y)扫描了N遍,然后也还发现了一大批SNP,非要将疾病致病基因钉死在罪恶的耻辱柱上,并信誓旦旦向公众承诺要打造出覆盖所有疾病的特效药物,还地球和人间以康宁!这一切的诺言和信誓旦旦,以及系列高等级学术期刊的推波助澜,也让公众对于生物医学科技的大发展充满了童话般美好的期待,大量热情涌入到生物医药科技公司,甚至有人提出剔除人体致病基因、打造聪明胎儿的想法,比优生优育、人种改良貌似更前进了一步!

然而,在这一切喧嚣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残酷的现实是:欧美深受肥胖和糖尿病拖累,中国已有2.66亿高血压患者,肝癌肺癌乳腺癌更加来势汹汹!医患关系矛盾加剧,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已经处在命悬一线的危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反思和反问:我们目前的医学研究,假定了疾病是由于致病基因所导致的,并且提出来多基因疾病、疾病的遗传学基础等等,然而,这些假设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么我们应该早已经解决一系列疾病的防诊治问题;反之,如果目前国际社会仍然深深地为疾病所累,则很有可能提示目前的医学科学假说存在部分致命性问题!

根据我新近提出来的【新概念医学】理论,人体的25000-30000个基因应该都是为了让人体正常运行而存在的,没有一个基因和蛋白质包括microRNA是为了疾病而诞生的!换言之,对于人体本身的分子基础来说,我强烈主张【无罪推定】,即认为人体本身的基因并不存在严重的疾病相关基因尤其是疾病致病基因的说法和假设。既然没有一个基因是为了疾病而存在的,那么所谓的疾病致病基因研究就失去了依据和价值。如果放宽一点的话,我们可以说或许存在一些疾病相关基因的说法,这种情况可以被理解为由于身体已经处于某些病态的条件下,本来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在规定的地点表达的基因出现了运行的逻辑化错误,而被误认为是疾病致病基因了!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p53基因为例进行说明。目前学术界基本上认可p53基因是抑癌基因的说法,并且认为p53基因的突变导致了该基因失去了抑制癌症相关基因表达的能力,然后是细胞周期异常,细胞增殖失控,从而发生肿瘤。这套理论有大量文献支持,而且是系列权威期刊的文章在支持。然而,今天,我为p53基因喊冤,因为p53基因是无辜的,和三万个基因一样的无辜,之所以被误认为是肿瘤相关基因,也是由于医学领域认识的不足所导致。

我在十月底和十一月初写过两篇博文,分别讨论了肿瘤的发生机制和肿瘤治疗的误区。现在我们来分析p53和肿瘤关系的情况。在我看来,应该是由于饮食习惯、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而使得机体首先进入了【肿瘤化生存】,大量代谢废物甚至毒物不断地进入人体体内并在肝脏肾脏等部位富集,直至导致该部位的p53基因发生突变。换言之,我倾向于认为先有肿瘤、后有基因突变,而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先有基因突变、后有肿瘤出现的情形。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肿瘤的开端,并进而导致基因突变,而且这些基因突变一开始应该是为了纠正肿瘤的错误而发生的!如果事先假定了肿瘤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导致的,那么学术界就会千方百计地找证据证明这一点,殊不知这个理论基础可能是错误的啊!

后面我会有一系列相关博文陆续讨论这些问题,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745241.html

上一篇:医学科学研究要能够【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解决疾病问题
下一篇:糖尿病、肥胖、肿瘤等疾病能遗传吗?貌似不是这样的...
收藏 IP: 1.203.67.*| 热度|

1 孙学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