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AaKsw8sp8G5IqCeS9wxr8A “第四届全国生态学哲学研讨会”于 2022年2月26日-27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联合举办。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肖显静教授主持开幕式,介绍各位参会嘉宾,说明本次会议的宗旨是启动国内理论生态学研究,加强生态学哲学与各相关学科及专业的融合。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院长范冬萍教授作为主办方致辞,欢迎各位与会代表,介绍本单位情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孝廷教授作为上级领导致辞,展望国内生态学哲学研究,给予鼓励和希望。考虑到国内疫情形势与防疫要求,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参会的方式进行,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共100多人,接收会议论文或摘要42篇,线上报告27人,在场报告14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国内生态学哲学研究的历程、成就、问题与对策”,主要分为如下四个主题展开讨论:第一,探讨生态学哲学与其他哲学或学科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专业研究方向;第二,梳理国内外生态学哲学研究的历程,指出国内生态学哲学研究方向;第三,展现生态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为生态学和科学哲学研究提供启迪;第四,开拓应用生态学哲学研究,为学科交叉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实践服务。每个主题又分为若干专题。一、探讨生态学哲学与其他哲学或学科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专业研究方向在这一主题下,清华大学的卢风教授区分了生态学哲学和生态哲学,启发性地指出生态学哲学和生态哲学都是定位在科学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生态学哲学注重研究生态学所应用的基本方法,而生态哲学更注重生态学、复杂性科学对价值论、价值观、自然观和知识论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孝廷教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太慧学”之精华,提出生物多样性之“多”既是一个博物学的“首要”性发现,也是一条“共”的世界性原理,世上万物皆为共在的共之哲学。北京大学的刘华杰教授明确指出,脱离各种实践根本就没有哲学,生态哲学是面对工业文明之弊端而生长出的新学科,需要由理论走向实践,改变目前生态哲学面对环境问题无能为力的现状,这点对目前的生态学哲学研究者们颇有启发。沈阳工业大学的李世雁教授则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生态哲学的理论基础,指出生态哲学就是哲学在当今时代的外在转向,而内在逻辑则是生态哲学是哲学本身的发展和继续,是哲学自身的完善。二、梳理国内外生态学哲学研究的历程,指出国内生态学哲学研究方向“生态学哲学”这一专业术语直到2000年才出现,作为一门新的哲学分支学科还是21世纪10年代的事。河南大学的郑慧子教授就他自己如何从环境哲学转向生态学哲学研究的历程和各位与会者做了分享。云南师范大学的李际副教授则以“生态学的哲学研究百年图景”为题对国外生态学哲学研究的历程进行了概括,认为生态学哲学以特殊的“科学+哲学”的范式为主干,方兴未艾,应当进一步加强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交流。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的肖显静教授梳理了国内理论生态学哲学的历程、成就、热点与问题,主要得出以下成果:(一)系统梳理国内理论生态学哲学研究的历程及概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81-1990:理论生态学哲学的引入及其研究的自发2、1991-2000:生态系统平衡的研究及生态学哲学内涵的探讨3、2001-2010:规范的生态系统本体论研究及生态学学科界定4、2011-2020:理论生态学哲学学科的确立与研究的兴起(二)回顾国内生态学哲学学科的建设及其成就1、查阅国外生态学哲学专业书籍,明确开展理论生态学哲学研究2、招收理论生态学哲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后备人才3、申报各级各类基金项目,推进理论生态学哲学研究(三)综述国内理论生态学哲学研究的热点及其学术创新和贡献1、学科的自主与学科的哲学化:从生态学到生态学哲学2、生态学实在论研究:回归自然和追随自然3、生态学整体论与还原论争论:整体论的追求与还原论的责难4、其他生态学哲学主题研究(四)反思国内理论生态学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学科定位不明确,研究主题不扩展2、研究基地偏少,研究队伍不稳定,后续研究人才缺乏3、来自生态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支持缺乏,研究的支撑不够4、对国外生态学哲学研究述评翻译不够,有待推进5、对生态学、生态哲学以及生态保护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三、展现生态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为生态学和科学哲学研究提供启迪(一)生态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研究1、生态学实体实在论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丞副教授就“群落构建的生态位理论与中性理论之争”进行了哲学反思,分析了早期以“竞争排除”为主要原则的群落构建的生态位理论和后来发明的中性理论的不同侧重,指出了并分析了其疑难,对理解生态学范式转变和生态学历史及理论内涵具有深刻意义。山西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张亚玲基于对米尔斯坦的相关研究为“种群个体论”进行了辩护,指出种群与个体生物体相比具有较为松散的综合性和凝聚力,但这只能表明种群作为个体的程度与生物体作为个体的程度不同,不会因此削弱种群的内聚力,甚至推翻种群个体论。华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梁艳丽分享了她对生态学中“自然平衡”概念使用情况的分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生态学界对“自然平衡”的使用情况涉及以下三个主题:对“自然平衡”概念的历史演变探究;生态学界对“自然平衡”概念的质疑;生态学家使用“自然平衡”的不同哲学态度。山西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张建鑫就生态学客体的时空本体论进行了探究,界定了生态学中时空问题的基本方面,梳理了对生态学中时空问题的基本回答。2、生态学理论实在论北京交通大学讲师赵绪涛以“改进的生态系统基于模型的建构论”为主题,以概念分析支持“生态系统在本体上是以具体对象构成的抽象对象”的观点。北京邮电大学讲师江学如分析了生态学“抽象化”数学建模的实在性,指出其研究的意义在于生态学与传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与方式的不同,通过介绍对其的反驳与辩护指出“抽象化”是简化模型的重要理论方法,以一种特定的视角来表征实在,不断“逼近”和契合实在,极大改善了模型在理论层面上的普遍性。3、生态学实验实在论 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松对其有关“生态学微宇宙实验的特征及其实在性追求”的研究进行了汇报,他首先考察了生态学微宇宙概念的提出,随后介绍了生态学微宇宙内涵的发展情况,在论述微宇宙内涵的变化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生态学微宇宙概念里比较核心以及争论比较激烈的部分作出了考察。(二)生态学中的因果及其内涵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刘龙飞基于萨戈夫和唐豪斯的争论探究了“生态学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得出我们既不能从实证主义角度出发也不能遵循中立的进路,而是承认在生态学以及我们所处的真实环境中也存在普遍的因果关系。华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刘甲玉汇报了他有关“机制、因果与自然律”的研究,回答了“应该如何运用自然类的概念来解释世界”的问题,指出自然界由客观存在的自然律支配,可以通过自然类来解释和建基自然律。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首园就生态系统间接效应的本体论特征进行了探析,梳理出生态系统间接效应具有中介性、关系性、非线性、远距性、放大性、非局部性以及主导性这七大特征。(三)生态学整体论与还原论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倪俊伟梳理了生态系统有机论的产生以及发展历程,生态系统有机论的产生受到早期生态学有机论的影响,特别是克莱门茨的群落演替机体论。在坦斯利提出作为类有机体的生态系统概念后,生态系统在进一步系统化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有机论进一步科学化,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有机论者从自组织、认知和进化三个层面论证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赵亚萍对“共生”这个生物学术语进行了研究,该词在 1877年首次被弗兰克(Albert Bernhard Frank)提出,但通常被认为是德巴里(Anton de Bary)1879年的发明,其具体内涵及其与共栖、竞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挖掘。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叶国豪针对种群调节学派进行了整体论与还原论的分析,并在总结分析过程的基础上给予了总体性的评价。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钟炜豪探析“生态系统能否还原为物种”这一论题,他从“生态系统的工程师”这一重要概念出发,指出这一概念经十余年的争辩、演进,最终形成大体一致的共识,但国内外对其与生态系统的联系都缺少系统性的探究。四、开拓应用生态学哲学研究,为学科交叉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实践服务(一)将理论生态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态学指导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华南师范大学的肖显静教授基于萨戈夫与唐豪斯等人的研究与争论,对于“生态学理论能否用来解决环境问题”这一论题展开研究,阐述了萨戈夫“生态学理论不能用来解决环境问题”的论点以及来自环境政策史、生态系统理论内涵、生态学哲学方面的论证,分析了唐豪斯“生态学理论能够用来解决环境问题”的论点以及论证,指出不能把生态学理论作实在论的和反实在论的二元对立对待,而应该在这两者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恰当地展开生态学理论研究和生态学理论应用。对此,他进一步指出,生态学理论研究无禁区,对生态学理论应用有限制,在应用有时应该要特别谨慎。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杨婧对“因果异质性对于生态学理论预测的影响及其改进”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整理生态学理论预测的内涵及其现状,梳理生态学理论预测困境及其原因分析,针对因果异质性对生态学理论预测能力的影响以及提升生态学理论预测能力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探析和阐述。(二)将生态学与伦理学关联起来进行广泛的哲学研究一是有关生态学与生态美德。南京师范大学的曹孟勤教授指出,从本体论角度引出的美德是首要美德,通过对生态文明的本体论分析提出了“看护自然”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人之首要美德,进一步分析指出人通过看护自然得以看护自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人与自然关系创造人与社会关系的联通进路。二是有关生态学与哲学及其伦理学的关联。葛永林教授针对自己翻译的《变化世界中生态学与伦理学之关联:价值观、哲学与行动》一书,涉及以下四方面:(1)哲学与生态学的整合:生物文化的交叉领域。这部分的主题是生物文化伦理,涉及地方传统(宗教)文化中蕴含的生态知识与伦理规范。(2)生态世界观:美学、隐喻和保护。这部分的主题涉及美学欣赏和隐喻在生态世界观的建构以及环境保护中的作用。(3)环境哲学:伦理学、认识论、公正。该部分讨论了环境哲学的不同流派、生态实体、实证主义对生态学家的影响、气候正义、生态女性主义等话题。(4)生态系统:科学、价值观和行动。这部分的主题涉及生态学最新范式的讨论、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生态学与环境伦理的知识怎样在公众中得到传播,进而指导培育他们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三是有关生态学、生态价值与人类认识。中山大学的王志康教授报告了有关生态研究价值维度的多个观点,提出了“生态保持自然平衡必然抑制人类发展,而人类的存在必然破坏生态系统自然平衡,人是要过得好一点,还是存在时间长一点”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同时王教授也指出,对生态价值的追问才是真正的生态哲学。河南师范大学的王海琴教授则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思考生态伦理学理论,通过对艾布拉姆诗性语言生态学的解析,展现了一种生态伦理古老而新颖的诗性语言哲学基础,进而指出诗性的语言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四是生态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齐文涛副教授探求中国古人是如何利用野生动植物的,梳理了古代农业伦理,概括出“焚涸之禁”“童胎之禁”“非时之禁”三大古人渔猎原则,指出城市具有反生态的性质,生态文明也许具有田园色彩。五邑大学讲师刘怡分别从动物学史、动物文化史和动物伦理学三个视角梳理了学界对先秦儒家动物观的研究,指出此主题有较多材料可供使用,十分具有研究的价值。五是生态学环境伦理学。江南大学讲师余怀龙分析了麦金托什对大地伦理生态学基础的批判,指出整体主义生态学的“完整性”“稳定性”难以清晰界定,会受到个体主义生态学的挑战,引发我们思考是否可以以及如何才能具有合法性地将仍有待完善的生态学学说作为大地伦理的理论基础。经过如上将生态学与伦理学相关联的讨论,对于生态学与伦理学究竟包含了哪些方面引出了许多问题,例如:生态学实体(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究竟有道德地位吗?生态学对于伦理学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是否可以用生态学来为环境伦理学辩护?中国传统文化或农业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意涵究竟如何?关于自然或生态的语言的伦理意涵如何?生态学与社会伦理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三)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关联起来进行广泛的研究北京大学的郇庆治教授从术语学角度解析了生态学哲学的学科定位及其特点,指出生态学哲学本质上是哲学而非广义上的科学,应当遵循哲学的思考认知和话语表达方式,同时郇庆治教授也指出生态学哲学无可避免地存在着价值考量与选择,必须指向广义的实际应用,需要不断去伪存真构建出一种内在一致的话语理论体系来有效地影响实践。中国石油大学的叶立国教授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马克思的“政治生态学”何以可能,从其概念界定到理论渊源,再到问题域,最后指出马克思政治生态学能够为深入理解和解决当今复杂环境问题提供研究视角和理论范式。北京化工大学的卢洪瀑讲师介绍了“新陈代谢断裂”理论的起源和基础并对其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如果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就不会是真正的生态革命,如果不是生态革命也就不会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王悦心考察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借用法兰克福学派“异化”观点来描述现代人“自我异化”的状态,对西方社会中无节制欲望与虚假需求等精神困境展开探讨,指出我们应当追求人与自然、他人、自我多维和谐的生态思维。南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刘超群通过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切入进行生态哲学理论研究,认为《自然辩证法》关于生态哲学具有方法论意义,即人类自觉通过自身意识或思维建立起与生态自然的客观辩证法相一致的主观辩证法得到承认并作为指导人类认识、改造生态自然的科学的方法论,极大地促进人类与生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石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和灿纯探析了李比希对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影响,深入挖掘了其具体历程及主要内容,认为这一研究可以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尹振国探究莱文斯和列文廷的生态学辩证法,系统地梳理了二人以辩证的整体论世界观为基点对生态学和生物学中相关观点的批判与反驳,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合理性和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四)其他华东师范大学的姚晓娜副教授对“生态敏感性”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就这一跨生态学、人类学、伦理学三个领域又内涵不同的概念与大家进行了讨论,认为生态学哲学要能够基于生态学知识的哲学元问题分析为生态哲学提供数学基础,我们仍需要对这一概念的生态学理论基础、生态学哲学意涵及美德伦理学的理论支撑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张成岗研究员则是从独特的生命科学的角度指出人体内存在三套DNA遗传编码系统,即人类基因组DNA系统、线粒体基因组DNA系统和微生态DNA系统,认为“菌粒阴阳学说”这一理论能够为生态学哲学提供直接的生物学基础。超讯通信的谭少锋工程师从广义进化论的角度看人类未来,设想了未来人类文明的形态,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华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生肖昆就“自然”与“人工”的内涵及其边界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界定了二者的实质内涵与边界,指出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过对文献的研究进一步说明随着深科学、深技术的发展会使“人工”与“自然”对立的观点被打破。华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王璇对可持续性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进行了界定,在已有的关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interdisciplinary)、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三个角度对其跨学科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研究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述。会议的最后葛永林教授主持了研讨会的闭幕式,肖显静教授作了会议总结。肖显静教授认为,我们国内的理论研究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国外有较多人研究的主题在国内研究的人较少,例如对可持续性科学的研究为我们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科学性的学科范式基础,这类研究在国外非常充分,但国内研究的人却很少。国内生态学哲学界学人的学术的鉴赏力,学术的开放性、突破性、创新性和深刻性还有待开拓,将生态学与环境哲学、伦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保护实践及其决策等整合不够,从而导致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管理、生态政治等中少有生态学。一个没有生态学或生态学哲学的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管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等,是不完整的。这就给生态学哲学界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一是深入生态学研究自身,探讨其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含义,为国内学界提供关于生态学究竟是什么的知识基础。这是理论生态学哲学研究的任务,构建生态学哲学知识体系,用于指导生态学家的研究,完善并且丰富科学哲学的相关结论。二是将理论生态学哲学的相关知识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实践中,进行哲学分析,构建应用生态学哲学的知识体系,为环境保护作贡献。这就需要我们“象牙塔”,将生态学哲学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管理学、生态政治学等生态学哲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联结起来,形成生态学哲学与生态学人文学科和生态学社会科学的联盟。三是扩大宣传和影响,与其他相关专业委员会加强联络,共同举办会议,吸引其他与生态学及其生态学哲学相关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关注乃至参与到生态学哲学的研究中,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这也是我们这次特别邀请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政治学等领域的专家与会的原因,他们的到来,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加深了我们对相关学科的理解。在此,特别感谢这些与会的专家学者!可以说,我们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我们吹响了开展应用生态学哲学研究的号角。今后,我们应该在理论生态学哲学和应用生态学哲学两条战线作战,将生态学哲学的研究生态学认识层面扩展到生态学应用层面。没有理论生态学哲学的研究,就没有水平和基础,而没有应用生态学哲学的研究,就没有前途和特色。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关心生态学的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实践的人们,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吧!谢谢各位参与专家学者与同学们!谢谢各位网上旁听者!(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