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群论——是数学概念。在数学和抽象代数中,群论研究名为群的代数结构。群在抽象代数中具有基本的重要地位

已有 5882 次阅读 2021-10-19 11:3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E%A4%E8%AE%BA/10980672?fr=aladdin


群论,是数学概念。在数学和抽象代数中,群论研究名为代数结构。群在抽象代数中具有基本的重要地位:许多代数结构,包括环、域和模等可以看作是在群的基础上添加新的运算和公理而形成的。群的概念在数学的许多分支都有出现,而且群论的研究方法也对抽象代数的其它分支有重要影响。

群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中,因为许多不同的物理结构,如晶体结构氢原子结构可以用群论方法来进行建模。于是群论和相关的群表示论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有大量的应用。

  • 中文名  群论

  • 外文名  Group Theory

  • 类    别  数学概念

  • 开创者  埃瓦里斯特·伽罗瓦

  • 领    域  数学、抽象代数

  • 用    途  数学、物理、化学

目录

  1. 1 引言

  2. 2 历史

  3. 3 基本概念

  4.  定义

  5.  运算

  6.  替换定理

  7.  子群

  8. 4 举例

  9. 5 应用

  10.  数学

  11.  物理

  12.  化学

引言

编辑 语音

群的概念引发自多项式方程的研究,由埃瓦里斯特·伽罗瓦在19世纪30年代开创。在得到来自其他领域如数论和几何学的贡献之后,群概念在1870年左右形成并牢固建立。现代群论是非常活跃的数学学科,它以自己的方式研究群。为了探索群,数学家发明了各种概念来把群分解成更小的、更好理解的部分,比如置换群、子群、商群和单群等。

群论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物理学和化学的研究中,因为许多不同的物理结构,如晶体结构和氢原子结构可以用群论方法来进行建模。于是群论和相关的群表示论在物理学和化学中有大量的应用。

历史

编辑 语音

群论是法国数学家伽罗瓦(Galois)的发明。伽罗瓦是一个极具传奇性的人物,年仅21岁就英年早逝于一场近乎自杀的决斗中。

伽罗瓦伽罗瓦

他用该理论,具体来说是伽罗瓦群,解决了五次方程问题。在此之前柯西(Augustin-Louis Cauchy),阿贝尔(Niels Henrik Abel)等人也对群论作出了贡献。

最先产生的是n个文字的一些置换所构成的置换群,它是在研究当时代数学的中心问题即五次以上的一元多项式方程是否可用根式求解的问题时,经由J.-L.拉格朗日、P.鲁菲尼、N.H.阿贝尔和E.伽罗瓦引入和发展,并有成效地用它彻底解决了这个中心问题。某个数域上一元n次多项式方程,它的根之间的某些置换所构成的置换群被定义作该方程的伽罗瓦群,1832年伽罗瓦证明了:一元 n次多项式方程能用根式求解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是该方程的伽罗瓦群为“可解群”(见有限群)。由于一般的一元n次方程的伽罗瓦群是n个文字的对称群Sn,而当n≥5时Sn不是可解群,所以一般的五次以上一元方程不能用根式求解。

伽罗瓦还引入了置换群的同构正规子群等重要概念。应当指出,A.-L.柯西早在1815年就发表了有关置换群的第一篇论文,并在1844~1846年间对置换群又做了很多工作。至于置换群的系统知识和伽罗瓦用于方程理论的研究,由于伽罗瓦的原稿是他在决斗致死前夕赶写成的,直到后来才在C.若尔当的名著“置换和代数方程专论”中得到很好的介绍和进一步的发展。置换群是最终产生和形成抽象群的第一个最主要的来源。

数论中,拉格朗日和C.F.高斯研究过由具有同一判别式D的二次型类,即f=ax^2+2bxy+cy^2,其中a、b、с为整数,x、y 取整数值,且D=b^2-aс为固定值,对于两个型的"复合"乘法,构成一个交换群。J.W.R.戴德金于1858年和L.克罗内克于1870年在其代数数论的研究中也引进了有限交换群以至有限群。这些是导致抽象群论产生的第二个主要来源。

在若尔当的专著影响下,(C.)F.克莱因于1872年在其著名的埃尔朗根纲领中指出,几何的分类可以通过无限连续变换群来进行。克莱因和(J.-)H.庞加莱在对 "自守函数”的研究中曾用到其他类型的无限群(即离散群或不连续群)。在1870年前后,索菲斯·李开始研究连续变换群即解析变换李群,用来阐明微分方程的解,并将它们分类。这无限变换群的理论成为导致抽象群论产生的第三个主要来源。

A.凯莱于1849年、 1854年和 1878年发表的论文中已然提到接近有限抽象群的概念。F.G.弗罗贝尼乌斯于1879年和E.内托于1882年以及W.F.A.von迪克于 1882~1883年的工作也推进了这方面认识。19世纪80年代,综合上述三个主要来源,数学家们终于成功地概括出抽象群论的公理系统,大约在1890年已得到公认。20世纪初,E.V.亨廷顿,E.H.莫尔,L.E.迪克森等都给出过抽象群的种种独立公理系统,这些公理系统和现代的定义一致。

在1896~1911年期间,W.伯恩赛德的“有限群论”先后两版,颇多增益。G.弗罗贝尼乌斯、W.伯恩赛德、I.舒尔建立起有限群的矩阵表示论后,有限群论已然形成。无限群论在20世纪初,也有专著,如1916年Ο.ю.施米特的著作。群论的发展导致20世纪30年代抽象代数学的兴起。尤其是近30年来,有限群论取得了巨大的进展,1981年初,有限单群分类问题的完全解决是一个突出的成果。与此同时,无限群论也有快速的进展。

时至今日,群的概念已经普遍地被认为是数学及其许多应用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不但渗透到诸如几何学、代数拓扑学、函数论、泛函分析及其他许多数学分支中而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形成了一些新学科如拓扑群、李群、代数群、算术群等,它们还具有与群结构相联系的其他结构如拓扑、解析流形、代数簇等,并在结晶学理论物理量子化学以至(代数)编码学、自动机理论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作为推广“群”的概念的产物:半群幺半群理论及对计算机科学和对算子理论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群论的计算机方法和程序的研究,已在迅速地发展。

就科学内容而言,群论属于数学范畴,在许多数学分支中都有它的应用。它还被广泛用于物理、化学及工程科学等许多领域,尤其是物理学成为受惠最多的学科。从经典物理中对称性和守恒律的研究到量子力学角动量理论及动力学对称性的探索再到同位旋超荷和SU(3)对称性在现代基本粒子物理中的应用等无不闪耀着群论思想的光辉。 [1]  粗略地说,我们经常用群论来研究对称性,这些对称性能够反映出在某种变化下的某些变化量的性质。它也跟物理方程联系在一起。基础物理中常被提到的李群,就类似与伽罗瓦群被用来解代数方程,与微分方程的解密切相关。

在物理上,置换群是很重要的一类群。置换群包括S3群,二维旋转群,三维旋转群以及和四维时空相对应的洛仑兹群。洛仑兹群加上四维变换就构成了Poincare群。另外,晶体学中早期的关于晶体的各种结构的问题中,也是靠群论中的费得洛夫群的研究给出了答案。群论指出,空间中互不相同的晶体结构只有确定的230种。

在研究群时,使用表象而非群元是较方便的,因为群元一般来说都是抽象的事物。表象可以看成矩阵,而矩阵具有和群元相同的性质。不可约表象和单位表象是表象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在许多研究群论的数学家眼中,也即指在抽象群论中,数学家关心的是各元素间的运算关系,也即群的结构,而不管一个群的元素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根据凯莱定理,任何一个群都同构于由群的元素组成的置换群。于是,特别是对研究有限群来说,研究置换群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了。

基本概念

编辑 语音

定义

 是一个非空集合

 是它的一个二元运算,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1) 封闭性:若

 ,则存在唯一确定的

 使得

 ;


(2) 结合律成立,即对

 中任意元素

 都有

 ;


(3) 单位元存在:存在

 ,对任意

 ,满足

 。

 称为单位元,也称幺元;


(4) 逆元存在:任意

 ,存在

 ,

 (

 为单位元),则称

 与

 互为逆元素,简称逆元。

记作

 ;


则称

 对

 构成一个群。


通常称

 上的二元运算

 为“乘法”,称

 为

 与

 的积,并简写为

 。


若群

 中元素个数是有限的,则

 称为有限群。否则称为无限群。有限群的元素个数称为有限群的阶。


运算

对于

 ,对于

 的子集 

 ,定义

 ,简写为

 ;

 ,简写为

 。


对于

 的子集

 ,

 ,定义

 ,简写为

 。


对于

 的子集

 ,记

 。


替换定理

 是群,则对于任一

 ,

 。


子群

 是群,

 是

 的非空子集并且

 也是群,那么称

 为

 的子群


这条定理可以判定

 的子集是否为一个子群:



 且

 

 

 是

 的子群


举例

编辑 语音

全体整数的加法构成一个群:

最常见的群之一是整数集,它由以下数组成:

..., −4, −3, −2, −1, 0, 1, 2, 3, 4,...

下列整数加法的性质,可以作为抽象的群公理的模型。

  1. 对于任何两个整数ab,它们的和a+b也是整数。换句话说,在任何时候,把两个整数相加都能得出整数的结果。这个性质叫做在加法下封闭。

  2. 对于任何整数a,bc,(a+b) +c=a+(b+c)。用话语来表达,先把a加到b,然后把它们的和加到c,所得到的结果与把a加到bc的和是相等的。这个性质叫做结合律。

  3. 如果a是任何整数,那么0 +a=a+ 0 =a。零叫做加法的单位元,因为把它加到任何整数都得到相同的整数。

  4. 对于任何整数a,存在另一个整数b使得a+b=b+a= 0。整数b叫做整数a的逆元,记为−a

全体非零实数的乘法构成一个群

对三个互不相同的有序对象的6种不同顺序间的改变(包括不变的情况)构成一个六阶的群(这是一个有限的置换群的例子),它由此被标记为S3

应用

编辑 语音

数学

群论在数学上被广泛地运用,通常以自同构群的形式体现某些结构的内部对称性。结构的内部对称性常常和一种不变式性质同时存在。如果在一类操作中存在不变式,那这些操作转换的组合和不变式统称为一个对称群。

阿贝尔群概括了另外几种抽象集合研究的结构,例如环、域、模。在代数拓扑中,群用于描述拓扑空间转换中不变的性质,例如基本群和透射群。

李群的概念在微分方程和流形中都有很重要的角色 [2]  ,因其结合了群论和分析数学,李群能很好的描述分析数学结构中的对称性。对这类群的分析又叫调和分析。在组合数学中,交换群和群作用常用来简化在某些集合内的元素的计算。

物理

几何晶体学的发展

晶体点阵、点群、空间群这些概念的诞生以及他们在晶体学中的应用。这个主要发展时间是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代表人物是熊夫利(Schöneflies,德国犹太人)、赫尔曼(Hermann,德国人)、毛古因(Mauguin,法国人)。)

对称性与守恒量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是诺特(Noether,女士,德裔犹太人)。她没得诺奖,不过这个不影响她本身的伟大。诺特定理的基本内容是“any differentiable symmetry of the action of a physical system has a corresponding conservation law”,也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保持拉格朗日量不变的微分算符,都对应一个守恒的物理量。

包括空间平移对称性对应动量守恒、时间平移对称性对应能量守恒、旋转对称性对应角动量守恒,等等。 [3] 

量子力学

代表人物是维格纳(Wigner,匈牙利犹太人)。他也因为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他的获奖原因,原话是“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the atomic nucleus and the elementary particles,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of fundamental symmetry principles”。Wigner 有一本书,叫《Group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the quantum mechanics of atomic spectra》,1931 年写的。也就是在这个之后,在物理学问题的研究中使用对称性的知识彻底地成为了一种思维。 [4] 

化学

最具代表性的领域是理论化学,很关键的一个人物是鲍林(Pauling)。他是第一个将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分子轨道、分子设计这些概念引入到化学研究中的人。也是我们现在公认的量子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开创人。 [5] 

化学领域中,比如晶体学、空间群和点群描述分子对称性和晶体对称性。这些对称性位于这些系统的化学和物理表现的底层,而群论使简化对这些性质的量子力学分析成为可能。例如,群论被用来证实在特定量子级别间不出现光学跃迁简单的因为涉及到了状态的对称性。

群不只对评定在分子中蕴含的对称性有用,而且令人惊奇的它们还可以预测出分子的对称性有时候可以改变。姜-泰勒效应是高对称的分子的变形,此时,在通过分子的对称运算相互关联的一组可能基态中,该分子将采纳一个特定的低对称的基态。同样的,群论还可以帮助预测在物质经历相变的时候出现的物理性质的变更,比如晶体形式从立方体变为四面体。一个例子是铁电物质,这里从顺电到铁电状态的变更出现在居里温度时,与从高对称顺电状态到低对称铁电状态的变更有关,并伴随着所谓的软声子模式,它是在变化时转到零频率的振动晶格模式。

数学·包含学科

14 逻辑与基础▪ 1410:演绎逻辑学▪ 1420:证明论▪ 1430:递归论▪ 1440:模型论▪ 1450:公理集合论▪ 1460:数学基础▪ 1499: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其他学科
17 数论▪ 1710:初等数论▪ 1720:解析数论▪ 1730:代数数论▪ 1740:超越数论▪ 1750:丢番图逼近▪ 1760:数的几何▪ 1770:概率数论▪ 1780:计算数论▪ 1799:数论其他学科
21 代数学▪ 2110:线性代数▪ 2115:群论▪ 2120:域论▪ 2125:李群▪ 2130:李代数▪ 2135:Kac-Moody代数▪ 2140:环论▪ 2145:模论▪ 2150:格论▪ 2155:泛代数理论▪ 2160:范畴论▪ 2165:同调代数▪ 2170:代数K理论▪ 2175:微分代数▪ 2180:代数编码理论▪ 2199:代数学其他学科
27 几何学▪ 2710:几何学基础▪ 2715:欧氏几何学▪ 2720:非欧几何学▪ 2725:球面几何学▪ 2730:向量和张量分析▪ 2735:仿射几何学▪ 2750:分数维几何▪ 2740:射影几何学▪ 2745:微分几何学▪ 2755:计算几何学▪ 2799:几何学其他学科
31 拓扑学▪ 3110:点集拓扑学▪ 3115:代数拓扑学▪ 3120:同伦论▪ 3125:低维拓扑学▪ 3130:同调论▪ 3135:维数论▪ 3140:格上拓扑学▪ 3145:纤维丛论▪ 3150:几何拓扑学▪ 3155:奇点理论▪ 3160:微分拓扑学▪ 3199:拓扑学其他学科
34 数学分析▪ 3410:微分学▪ 3420:积分学▪ 3430:级数论▪ 3499:数学分析其他学科
41 函数论▪ 4110:实变函数论▪ 4120:单复变函数论▪ 4130:多复变函数论▪ 4140:函数逼近论▪ 4150:调和分析▪ 4160:复流形▪ 4170:特殊函数论▪ 4199:函数论其他学科
44 常微分方程▪ 4410:定性理论▪ 4420:稳定性理论▪ 4430:解析理论▪ 4499:常微分方程其他学科
47 偏微分方程▪ 4710:椭圆型偏微分方程▪ 4720: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4730:抛物型偏微分方程▪ 4740: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4799:偏微分方程其他学科
51 动力系统▪ 5110:微分动力系统▪ 5120:拓扑动力系统▪ 5130:复动力系统▪ 5199:动力系统其他学科
57 泛函分析▪ 5710:线性算子理论▪ 5715:变分法▪ 5720:拓扑线性空间▪ 5725:希尔伯特空间▪ 5730:函数空间▪ 5735:巴拿赫空间▪ 5740:算子代数▪ 5745:测度与积分▪ 5750:广义函数论▪ 5755:非线性泛函分析▪ 5799:泛函分析其他学科
61 计算数学▪ 6110:插值法与逼近论▪ 6120:常微分方程数值解▪ 6130: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6140:积分方程数值解▪ 6150:数值代数▪ 6160:连续问题离散化方法▪ 6170:随机数值实验▪ 6180:误差分析▪ 6199:计算数学其他学科
64 概率论▪ 6410:几何概率▪ 6420:概率分布▪ 6430:极限理论▪ 6440:随机过程▪ 6450:马尔可夫过程▪ 6460:随机分析▪ 6470:鞅论▪ 6480:应用概率论▪ 6499:概率论其他学科
67 数理统计学▪ 6710:抽样理论▪ 6715:假设检验▪ 6720:非参数统计▪ 6725:方差分析▪ 6730:相关回归分析▪ 6735:统计推断▪ 6740:贝叶斯统计▪ 6745:试验设计▪ 6750:多元分析▪ 6755:统计判决理论▪ 6760:时间序列分析▪ 6799:数理统计学其他学科
71 应用统计数学▪ 7110:统计质量控制▪ 7120:可靠性数学▪ 7130:保险数学▪ 7140:统计模拟▪ 7199:应用统计数学其他学科
74 运筹学▪ 7410:线性规划▪ 7415:非线性规划▪ 7420:动态规划▪ 7425:组合最优化▪ 7430:参数规划▪ 7435:整数规划▪ 7440:随机规划▪ 7445:排队论▪ 7450:对策论▪ 7460:决策论▪ 7455:库存论▪ 7465:搜索论▪ 7470:图论▪ 7475:统筹论▪ 7480:最优化▪ 7499:运筹学其他学科
其他二级学科▪ 11:数学史▪ 24:代数几何学▪ 37:非标准分析▪ 54:积分方程▪ 77:组合数学▪ 81:离散数学▪ 84:模糊数学▪ 87:应用数学▪ 99:数学其他学科

学科前数字为国家标准学科代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308523.html

上一篇:[转载]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
下一篇:[转载]信息觅食:一种人们如何在网络上导航的理论
收藏 IP: 124.207.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