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卷》与《开卷闲话》
子 张
《开卷》或许是我见过的最朴素又最精致的平民刊物。四年前我成为它的读者和作者,这让我感觉特别开心。
喜欢《开卷》,首先是喜欢它那种泉水般的清冽和甘醇,那种不施脂粉天然俏的平民风格。我这么说,当然并不意味着自己只认可这种风格。实际上,大多数人的欣赏趣味我相信都是富丽多姿的,因为一切风格的美都是美,都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我这样说,只是表明《开卷》的美是独特的,又是以素雅大气展示自己的独特性的。在这个多少有点过于贵族化、过于奢侈、过于注重装饰的时代,杂志世界同样是以视觉冲击力为第一卖点,争奇斗艳在所难免。自然,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读者定位,总体风格当然要依据读者的消费心理设计。即便是读书类杂志,属于老牌的《读书》、《博览群书》,属于新秀的《书屋》和上海的《书城》,面目也各有不同。我不知道当初《开卷》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但仅就效果而言,我认为它是别致的、有魅力的,因而是成功的。它似乎完全没有销售、利润方面的用心,只是准时地向读者传递着它那淳朴到极点而又典雅到极点的魅力。
喜欢《开卷》,当然更主要是因为其内容的亲切、隽永、有味。《开卷》从一开始,就拥有一批“国宝”级的作者,他们的名字或在演艺界,或在创作界,或在学术界,都是响当当、亮闪闪,而又淡出功名利禄是非之地,全无升迁奖惩盈亏之虞。只缘“人书俱老”,方才炉火纯青,率性把笔,任意而谈,叩心扉则从容有致,析时事则鞭辟入里,勾沉、考释亦可曲径通幽。似乎大有鲁迅时代《语丝》文体或林语堂时代小品文的味道。至少在我,黄宗江、流沙河、吴小如的随笔,邵燕祥的打油诗,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可喜的还有,《开卷》虽然高朋满座,却并不效梁山泊那样以资格辈分“排座次”,而是大腕新手一律平等,谁举手谁发言,毫无官场习气。我说《开卷》是平民化的,大约正是缘于此点。
喜欢《开卷》,也喜欢它那种民间作坊式的编刊风格。这本小小“月刊”,所有权属于凤凰台饭店,然其实际编者,据说只有董宁文一个。一人只手(宁文还有自己的工作)办《开卷》,这真有点“回归新文学传统”的意思了。试想若干年来,国内报刊体制早已习惯于“大一统”的模式,名誉主编、主编、副主编、编委,前呼后拥,“集体负责”,大处敏感,小处茫然,刊物的“个性”何以鲜活?而《开卷》从联络作者、读者,审读、编辑稿件,到邮寄样刊、稿酬,全是
喜欢《开卷》,还尤为喜欢每期杂志后面的“开卷闲话”,有读者称之为“戏台后头的事情”,真是贴切之至。编读往来,总会有不少精彩的对话,就像后台导演和演员说戏,戏外演员和观众交流,可惜几乎所有的报刊都完全忽视了这些精彩对白,偶尔有点“读者来信”,似乎也是精心选择的结果,读者真正的心声究竟如何,反而成了一笔糊涂帐。“开卷闲话”后来成了《开卷》的亮点,作者正文之外的交待,编者穿针引线的苦心,读者七嘴八舌的参与,都在这里留了底稿,算是最原始的作、编、读心理档案。接着,“开卷闲话”独立编辑成书,两年一册,在书店里也十分抢手。读者有眼,大概也正是看中了它的“七嘴八舌”或者类似于“我也到此一游”的“闲话”性质吧?
我和《开卷》结缘已有四年,但直到今年春天,才见到了来杭州开会的编者
事实上,借用一个流行的词汇,《开卷》“同仁”(或只有宁文一人?)在《开卷闲话》之外,果然已成功地“运作”出两辑“开卷文丛”,推出了辛笛、朱正、朱健、钟叔河、绿原、舒芜、流沙河、吕剑、龚明德、黄裳等十数位名家的随笔集,现又在陆续编辑《我的书斋》、《我的书缘》、《我的笔名》系列……看来,从杂志到丛书,或者将来再加上出版机构,“开卷”大有演变为“一条龙”的趋势。
末了,令我多少觉得有点遗憾的,就是没有看到《开卷》的创刊号,不用说,也就没有成为创刊号的作者,失却了一份难得的“荣誉”。
一笑。
(《开卷》,读书类民间杂志,南京凤凰读书俱乐部主办,蔡玉洗主编,董宁文执行主编,《开卷闲话》及其续编、三编、四编,系列出版物,见下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