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创新无止境 精选

已有 8964 次阅读 2013-4-9 15:10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若干年前,某校召开教务工作会议,除了出差在外的,校领导全部参加了会议。主席台上一个挨一个坐了七八个校领导,教务处长只有坐在边边的份,足见学校对教务工作的重视。会场上,校领导们一个不拉地你方唱罢我登场,个个口若悬河,纷纷展现领导的口才。坐在我一旁的老教务长悄悄对我说:“会场成了领导演讲的PK台了。”有趣的是,会议结束了,谁也没弄明白主题到底是什么,也没搞清楚领导想表达什么,貌似每个领导表达的东西都不一样,也不能一样,否则如何凸显领导的个性与水平?领导是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馍馍的。

现实中类似的现象并不罕见,随着2011计划的正式启动,不仅产学研开始了新一轮的协同创新运动,连学校的教学工作也走上了“协同创新”的道路。产学研政企协同创新未见得是个坏事,只要做到实处,政策、措施得当,说不定真的可以折腾出一些能真正见到效益的重大成果。有意思的是,国人比较习惯于触类旁通,当一项运动展开的时候,其它工作必定跟着效仿,似乎不效仿不足以表明你紧跟形势。就说这教学工作吧,也殊途同归与“协同”搭上了关系。

今天收发员给我送来一份内刊《高教改革信息》,上面不仅有2011计划的信息,还有很多以协同为主题的信息,其中一则消息吸引了我:“某高校协同创新走向了课堂,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同时走进同一个课堂,谓曰:‘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消息全文是这么介绍的:

“‘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是由三名或三名以上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协同教学团队,同台授课,共同分担一门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教学任务。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间的“博弈”互补,促进师生间交流互动,倡导开放教学,强化学生的过程参与。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学资源中的各种要素有效汇聚起来,通过突破学科专业壁垒,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协同创新。”(消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3-2-25)写得真好。

从学生时代算起,俺接受教育的时间加上从事教育的时间少说也有四十多年,见识过的各类课堂不可谓不多,享受过文科课程的浪漫与激情,也体验过数理化课程的严谨与枯燥。课堂千万种,却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确让俺大开了眼界。要说在一次报告会上听很多人做不同的报告是很常见的,但作为大学课程,特别是本科生的课程,从未见识过多师同堂的协同创新模式,可惜没有详细的课堂实况录像,让我这个童心未泯的老家伙心痒难挠,很想一探究竟。科学网上肯定有该校的老师,能否在这里介绍一二?也算为你们学校的创新举措做一番宣传。据该文的作者,该校校长介绍,“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从2001年就开始在该校实施了,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毫无疑问这将是又一颗教育改革的卫星,教学成果奖指日可待。

中国教育报上的这篇文章就“多师同堂”从理论高度做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也介绍了教学的几个环节,不过我更关心具体的细节,有几个疑问,不知有没有人为我解惑?

1、多师同堂是什么类型的课?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选修还是必修?

2、多师怎么个同堂?是在同一节课堂上就同一个内容从不同角度讲解(或讨论)还是各讲一部分?教师间课前是否沟通或研讨?是否每堂课都有正反两方?如何展开辩论?如何保证足够的课时?

3、不同背景的教师之间背景差别有多大?教师是自由组合还是有关部门指派?

4、该模式的普适性如何?

对于某些文科类课程,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实行“多师同堂”的,因为这些课程学生完全有能力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有些课程也可以论辩或讨论的方式展开。即使似我这种纯理科教师,也可以适当准备一下在那种课堂上丫丫一番。我们好几门通识类课程就是由六七个老师共同承担的,每个人讲一两个专题,很多学校都有这类课程。就数学课而言,除了前沿问题研讨班,对于那些基础课程乃至专业基础课程,我无法想象如何实行多师同堂。是数学专业内部不同背景的教师同堂?还是数学与非数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同堂?如何“博弈”互补?

按照一般的逻辑,如果不同学科之间尚没有看到契合点或交叉点,那么让这些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协同教学显然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当然,像数学这类普适性学科是比较容易与其他学科找到交叉点的,但这与不同学科教师间协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其让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上同一门课,不如让同一个老师熟悉一下不同的学科,这样不仅节省了资源,说不定效果会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门课程进行得如何,本质上取决于教师的素养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多师同堂”能否真的做到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间“博弈”互补,我不得而知。不过科学网上有现成的案例,不同学科的博主间讨论同一学科的某个问题时效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如果有机会,俺这乡巴佬还真想实地观摩学习一下,如何让不同背景的教师将一门课程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最好有这类课程的全程录像,也好让有兴趣的观众好好研修一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678533.html

上一篇:导师是研究生与科研恋爱的媒婆
下一篇:梨花何须压海棠
收藏 IP: 113.65.8.*| 热度|

45 程智 吴飞鹏 孙学军 林松清 赵美娣 韦玉程 杨正瓴 李学宽 郭向云 刘立 陈安 钟炳 陆雅莉 武夷山 李世春 赵保明 李伟钢 刘伟 曹聪 赵鑫 姜咏江 薛宇 李宇斌 丛远新 曹敏 李宁 占礼葵 鲍海飞 汪晓军 陈果 徐传胜 何宏 祖乃甡 李天成 张玉秀 zhngshai biofans clp286 xiaxiaoxue86 zhouguanghui lzgys635 yxh3161 aliala dchlin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