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早上我发了《成都有一顶躲开地震波的隐身斗篷》一文。今天看到秦先生发表了一篇批驳我的文章,题目叫做《关于“地震隐身斗篷”的说法,请别扯淡了!》,感觉此文有重大问题,本人已经在秦先生的博文下方回复,本人的回复如下(两排星号之间的内容):
我的原文链接如下:《幸免汶川地震:成都有一顶躲开地震的隐身斗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1933-1114836.html
秦先生的博文连接如下:《关于“地震隐身斗篷”的说法,请别扯淡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14890.html
*****************************************************
不好意思,我觉得您这篇批驳我文章的文章有重大问题:
1、您的倒数第四段说:“如果未来大地震发生在灌县-江油断裂东侧的“隐身斗篷”内,由花岗岩(这个得考证)构成的“隐身斗篷”,可是传播地震波的良好载体,在这样的地层中地震波的衰减较小,对成都的影响将会很大。对这个,估计谢干权教授可能想不到。”
实际上,您在假设未来地震发生在较为完整的花岗岩层,而非发生在地层破碎的大型断裂带,这个假设与有关地质应力释放的地质常识相违背。
2、您第三段说:“考虑到汶川地震时成都已经受住了考验,至于应对较小的“余震”更不在话下。所以说,讨论“强余震”的影响,几乎没有必要。”
但你这考虑的情况的是“只在同一个震源处发生余震”,但当时需要考虑的更多,需要考虑在其它较为可能的区域是否也会发生较大的诱发性地震,换一个震源,成都的地震响应就可能不同了。因此,当时的会议,是有意义的。
3、您第四段说:“至于汶川地震对成都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在于:(1)地震波主要沿东北方向传播;(2)灌县-江油断裂(见下图)以及盆地内的小尺度断裂起到了对地震波能量的“屏蔽作用”,导致向成都方向传播的能量得以大幅衰减。这些与“隐身斗篷”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个缓冲屏蔽作用可以说这是一个因素,但必须与“成都地区较为完整的花岗岩地层”这个条件同时运用才行。你看,连远离震源的重庆都倒了房子死了不少人,如果真纯粹是你说的作用,不涉及到成都本身的地质条件,那说得通吗?
4、成都地下的花岗岩层,厚度超过45公里,地震波在广阔的岩体中传播,可以分散能量,疏导到远处去,地表500米厚的土壤和沙砾层,再一缓冲,就形成了成都的地质抗震条件。这一点没问题的。
***************************************************
下面是我原文的一个简略示意图,我的这个图片只是一个示意图,以后有时间再按照花岗岩层的范围,把这个黑线所圈出来的区域好好调整一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