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智光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guangkong 著名美学家,文艺学家。山东大学教授,韩国昌原大学客座教授。

博文

从文艺意识与道德意识的区别看文艺本质是审美意识形态

已有 4760 次阅读 2010-6-29 17:4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审美意识形态, 文艺本质, 文艺意识, 道德意识

从文艺意识与道德意识的区别看文艺是审美意识形态
       ——孔智光关于审美反映和审美意识形态的论述(四)



    凭借感性意识与理性意识的统一,自我意识与它物意识的统一,能够区别文艺意识与科学意识,但要区分文艺意识与道德意识就比较困难。因为道德意识作为人类社会中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限定和规范的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理性意识内容,而且具有感性意识内容;不仅具有它物意识内容,而且具有自我意识内容。正因这样,道德意识与科学意识存在区别,而与文艺意识却存在相似之处。由于相似,二者的关系就更密切,更容易互相渗透。在各种社会意识内容向文艺意识渗透和灌输的过程中,道德意识内容是最积极、最主动、最活跃的一个。翻开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史,大量文艺作品都或直接或间接、或公开或隐蔽、或强烈或稀薄地内蕴着道德意识的内容或因素。这些文艺意识又反过来影响道德意识,或直接渗透到道德意识之中,进一步强化着道德教育。
    那么,它们又有哪些不同呢?首先,从感性意识与理性意识的关系角度来看,道德意识虽有道德情感、道德形象等感性意识内容,但更偏重于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的理性意识内容。在这一点上,它虽然与科学意识有区别,但与其他社会意识相比,它又向科学意识靠拢。文艺意识虽然也是感性意识与理性意识的统一,但更偏重于感知、想象、情感等感性意识内容。它虽有理解方面的理性意识内容,但这些理性意识内容是蕴含在形象与情感之中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发生作用,并不象道德意识中的理性内容那样强烈、鲜明,大多是通过直接灌输的方式进行教育。
    其次,从自我意识与它物意识关系角度来看,道德意识虽然有自我意识内容的介入,不过更偏重它物意识内容。每个人都可依据自我意识对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准则发表意见和看法,形成个体性的道德愿望和要求,从而为道德意识增添自我意识内容,但道德意识作为具有普遍性、规范性的社会意识,更偏重于对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历史由来、现实状况、未来趋势的把握,对这些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实际过程的把握,以便使一些法则与规范更有客观性,更加合规律。就是说,道德意识更侧重于那些把握道德活动、道德行为等道德实践的它物意识内容。与道德意识不同,文艺意识虽然也有它物意识内容,但更重自我意识内容,在这两种意识内容中,后者居于主导的支配的地位。每位文学艺术家都是借助于自我意识去能动地表现生活,掌握世界。文学艺术家对生活的表现是创造性的表现,而不是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模仿”。模仿说在肯定文艺创作的客观现实基础方面是有合理性的,但它不理解文学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未免太机械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没有自我意识,这种刻板的摹写与某些动物的模仿又有什么质的差别呢?任何文学艺术家都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把握人生的。同样一种社会生活,在不同文学艺术家眼里会有不同的色彩。所以,在一切成功的文艺创作中,都能见出一个活生生的“我”来,都能见出鲜明的自我意识来。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文艺意识中的它物意识内容,文艺意识中的自我意识不论如何强烈、鲜明、浓重,都应忠实于社会人生的内在本质,而不能主观随意地歪曲、丑化或粉饰现实生活。道德意识中的自我意识内容对它物意识内容就谈不到有主导和支配的作用。不管谁关于道德的自我意识如何强烈,都不可能离开他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上的具有普遍有效性的道德实践,凭空制造出一个“道德准则”,来取代现行的道德准则。现行的道德准则之所以能被社会群体所接受,能对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有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是因为它是在长时期的社会实践过程,社会群体对那些有利于人类历史发展、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由自发到自觉的肯定。这些关系一旦作为具有规范性的道德原则确定下来,就要求人人自觉遵守。它虽然不具有政治法律的强制力,但有舆论的约束力。当然,道德准则也不是凝定不变的。一种新的道德准则取代旧的道德准则,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取代旧的道德观念,都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在道德实践中完成的,并不是在某一个人的主观的道德愿望中完成的。一般说来,道德意识领域中的它物意识内容,即主体对客观存在的道德活动、道德行为等具有社会普遍性的道德实践的意识,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个体性道德主体的自我意识。如果个体性的道德主体一意孤行,完全按照自我意识去完成某种活动和行为,自以为符合道德要求,却往往得不到社会性的道德主体的承认。只有当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新的道德实践、新的道德观念,在旧的道德实践、旧的道德观念的内部孕育、发展乃至脱胎而出时,某些个体性道德主体的内蕴着新的道德观念的自我意识,才能得到社会性的道德主体的认可,当然这种情况是属于道德意识的矛盾转化问题了。
    再次,从意识形式的角度来看,文艺意识的形式偏重于个体性形式,道德意识的形式侧重于群体性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文艺意识偏重于个体意识,道德意识偏重于群体意识。前面已经说到文艺意识的个体性形式特别鲜明而突出的问题,没有这种意识个体性形式,便没有文学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不会有文艺作品的艺术风格。所以,与文艺意识的自我意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识个体性形式至关重要,它是文艺意识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的形式标志。文艺创作中虽有集体创作,但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着,在文艺主体的创作个性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存在着,并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在文艺领域中,意识形式基本上是个体性形式,而非群体性形式,也可以说基本上是个体意识,而非群体意识。道德意识与此不同。由于它是对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进行规范的意识,是对社会主体那些有利于人类社会历史前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活动、行为和言论进行鼓励,对社会主体那些不利于人类社会历史前进、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活动、行为和言论进行约束的意识,具有社会普遍性和现实实践性,所以趋向于用群体性形式肯定自身。个别道德主体虽然会出现较为鲜明、突出的意识个体性形式,产生不同于社会群体的个别性道德意识,但在一般情况下,这种道德的自我意识内容和意识的个体性形式,往往得不到社会群体的认可,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只有那些大家都认可的道德意识内容,才能作为具有规范性的道德准则确定下来。在这种社会主体大都承认和接受的道德意识内容制约下,大家在道德意识形式方面也就基本上趋于一致。这就使道德意识在形式方面基本上是群体性形式,而非个体性形式。与此相联系,也可以说道德意识基本上是群体意识,而非个体意识。道德意识偏重于群体意识内容,政治意识也偏重于群体意识内容,在这方面二者是相通的。所以,在任何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上,道德意识与政治意识都是密切相连的。在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意识就既有道德意识内容,又有政治意识内容,而且二者又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这就形成了与道家意识明显不同的伦理——政治型的群体意识。这种伦理——政治型的群体意识在历史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和维系曾产生过巨大作用,今天也不能对这一点予以简单否定。同时也要看到,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期,在唐代以前的历史阶段上,这种伦理——政治型的儒家意识内容对文艺意识的渗透,为文学艺术创作增添了特别丰厚的意识内容,功不可殁。只是到了封建社会的下降期和衰亡期,将这种儒家意识凝固化、教条化,将“文以载道”的主张绝对化、片面化,才使它成为束缚和阻碍文艺发展的桎梏。所以,儒家意识对文艺发展的作用具有矛盾二重性,不能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道家对儒家倡导的伦理——政治型的群体意识不感兴趣,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他们更加看重个体意识,注重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发展。道家对个体意识的张扬,与文艺在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关系中更加偏重于个体意识的要求是贴近的。道家意识对文艺意识的渗透,可以使后者在内容方面增强个体感性生命的成分,在形式方面强化了个体性色彩,所以对封建时代文艺的发展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道家意识往往将个人与社会、感性与理性对立起来,片面强调个体意识、感性意识,贬斥群体意识、理性意识,又走上了极端化道路,对封建时代文艺的发展也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儒家意识与道家意识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但对立方面比互补方面要大得多,强得多。儒家意识对道家意识基本上是排斥的。儒家意识要求封建文人在得志时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失意时也应安分守已,独善其身,注重节操,而不是恣情游乐,放浪形骸,玩世不恭。所以,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意识,对封建文化包括封建文艺的影响远远超过道家意识。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艺意识与道德意识有相似之处,又存在诸多差异。道德意识是一种在感性意识与理性意识、自我意识与它物意识、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统一中偏重于理性意识、它物意识、群体意识的社会意识,而文艺意识却是在上述各种矛盾关系中偏重于感性意识、自我意识、个体意识的社会意识。

(摘录自《关于文学艺术本质的思索》第三节“从文艺意识与科学意识、道德意识、宗教意识的区别看文艺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载《文艺沉思录》,华龄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48页至52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554-339860.html

上一篇:从文艺意识与科学意识的区别看文艺是审美意识形态
下一篇:审美反映论的哲学根基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成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