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故事发生在南京,但不是零下五度的现在,而是一千多年前南唐的夏天。五代十国时南唐建都金陵,在皇帝李璟的身边,有个叫李家明的伶人,是庐州西昌人,为乐部头,大概是明星歌手队队长吧。李队长说话幽默、诙谐,也小有文彩。有天,皇帝李璟见牛在树荫下卧着乘凉,便说:“这牛还是觉得热呀!”李家明立刻摹仿牛的语气赋诗一首:
曾遭宁戚鞭敲角,又被田单火燎身。
闲向斜阳嚼枯草,近来问喘是何人?
意思说:我曾被宁戚用鞭敲角,又被田单用火烧身;却在斜阳里闲嚼枯草,可有谁来关怀我呢?。该诗名《咏卧牛》,录于《全唐诗》,是讽谏皇上的。
诗中出现了三个牛人:宁戚、田单和邴吉,前两人是战国齐国人,后一人是西汉人。田单的火牛阵就不说了,单说宁戚歌牛和邴吉问牛。
宁戚,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一说今河南人。据《东周列国志》载,周厘王二年(公元前680年)春,齐王国攻打宋国,管仲率部至峱山(山东临淄),见一放牛穷汉疾击牛角高歌,问其姓名,知是卫国百姓宁戚。管仲叩其所学,宁戚对答如流,便写信推荐
南山灿、白石烂,
中有鲤鱼长尺半。
生不逢尧与舜禅,
短褐单衣至轩。
从昏饮牛至夜半,
长夜漫漫何时旦?
这便是著名的《宁成歌》。
桓公听后,很不高兴,说:“寡人征战天下,百姓如草木沾春,舜日尧天不过如此,你却说‘不逢尧舜禅’且‘长夜不旦’,何故讥讽朝政?”争辩中,桓公大怒,命令斩首。宁戚面不改色,仰天长叹:“桀杀龙逢,纣杀比干,今宁戚为三!”这时大臣隰朋上奏:“此人见势不趋,见威不惕,非寻常放牛之人。”桓公顿时怒消,说:“寡人聊以试子,子诚佳士也。”这时,宁戚才献上管仲的亲笔信,桓公阅后说:“既有管仲书信,何不早早呈上?”宁答:“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君如恶直好谀,以怒气加臣,臣宁死也不自荐。”桓公非常高兴,拜宁戚为大夫,与管仲同参国政。后任大司田,主管农业,是专家学者型官员,著《相牛经》一卷,为中国最早畜牧专著。
当时,可能没有官学,由省级地方政府兴建的第一所官学,大概应是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3—141年),蜀郡太守文翁于成都创立的蜀郡郡学,即行政学院而非科技学院。因此民间多有人才,隐、狂、游、诗、说,均是谋官之道。宁戚的成功,与齐桓公招贤纳士,锐意求治,欲建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霸业的大环境有关。现在,不经本、硕、博、后、洋,难成大牛。但不狂,又失成大牛之气慨。
有游客“,,,,,,,,,”君在拙文《满庭芳.迎春》中留诗一首:
世人皆言李公狂,未谙狂源自何方。
意至境极狂自生,不欲狂时还是狂。
后有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然而,该故事的核心还在如下一句话。据《吕氏春秋.举难》记,当时人事档案没有建自初中,群臣建议外调,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从此勿“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成为人事管理之道。
“孔子问人”与“邴吉问牛”同是典故。前者出于《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说的是2000多年前的一天,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只问伤着人没有,没有问马烧得怎样。后者出于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楚王轼怒蛙,以昆虫之敢死;丙吉问牛,恐阴阳之失时。”意思是看到牛的异常就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邴吉西汉山东人,由狱法小吏官至丞相、太子太傅。问牛一事讲,邴吉有次外出,遇群斗,死伤数人横陈路上,邴吉经过时却不闻不问,掾史奇之。再往前走,遇有人赶牛,牛气喘急,吐出舌头,邴却停车问:“追牛走了几里了?”掾史认为丞相不问群斗而问追牛,太不恰当了,邴吉说:“老百姓争斗,相互杀伤,这是长安令、京兆尹职责应当禁止、防备和追捕的事,宰相不亲自处理小事。而现当春天还不当热,牛行不远却因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伤害农业而影响全国百姓,因此过问这事。”
这是典型的管理授权的故事。如果老板缺乏有效的授权技巧,工作非但不轻松,也不见得会有大的成效。一名称职的大老板,应从日常琐事中脱出,去做自己职权内应该做的事。所以,遇到一位好的大老板就有可能由小牛、中牛至大牛。
邴吉崇尚宽大,讲求礼让,其行为也有争议。有个掾史有罪赃,不称职,邴吉就放其长假,让他离职,而没有查办。有人说:“你当汉朝丞相,奸诈的官吏贪赃枉法,为什么没有受到惩处。”邴吉说:“用三公之府查处下属官员的名声,我认为不好。”以此为例,三公之府不直接查处下属官员,从邴吉开始而形成惯例。此事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今日,年三十,写一博文,祝博主与网编牛年大牛特牛,欢乐在今宵,欢乐就在今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