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20120518),研究生答辩结束,我的导师角色的扮演也告一段落。两年半的风风雨雨,一千个日夜的酸甜苦辣,为人师表的个中艰辛,只有亲身体验者才能真正懂得。初为人师,成长艰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首先,选择学生就是一个选择苗子的过程,这是一个技术活。一年前曾讨论和总结过如何选择硕士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9620-443689.html)。如果能招到一个领悟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腿脚勤快又懂得感恩的学生,我想应是导师的一大幸事。可作为普通院校的导师,这种事不能强求。作为初为导师的我,选择学生的过程也是我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其次,要培养一个研究生,需要导师提供科研经费,国家或学校提供的一个研究生四千块只够给学生买一个试剂盒。但在如今这种科研经费分配体制下,一个不入流的院校中,一个入行不久的导师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才能给学生多找点科研经费,但却找不到太多的门道。年年报课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所以总是幻想天上能掉馅饼,即使没馅也行!可怜天下导师心呀。但是经费紧张却没法向学生去说,就像穷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愁的是当爹的。千怪万怪其实主要怪本人不才,所以我常常问自己,你会误人子弟吗?!
第三,导师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学生,一是搞科研,二是指导为人之道。在指导学生科研的同时,导师能学到很多东西。因为你得不断地去了解前沿,去充实自己,才能更有见地更正确地指导学生,虽然你可能没有亲自操作过,这是导师艰难成长的主要方面。导师要教学生学习的是科研的思绪方法,而不是做一个实验员。对于学生的科研,我的要求很严,我认为是为学生好,他在以后的科研生涯中最终会理解为师的一片苦心的。当然,从学生身上也可能学到一些东西。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导师需要明确与学生的关系,需要学习如何与学生相处。导师不是老板,不能把学生当秘书一样使。尤其是在当代,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奉行的是现实主义,如张虎之流,除了与课题直接相关的,其他的免谈。甚至有学生会问你,我要怎么做你才满意?为了应付你,他会消极怠工,他会编造数据,他会想办法搪塞你。这就需要导师的火眼金睛了。为人师表,总是免不了教授学生为人之道。尤其是在当下这种科研体制之下,在抄袭作假成风的科研环境下,科研人员的诚信尤其珍贵。我想,在严谨的科研上面都造假的人,在其他方面更会作假。
总之,导师指导学生的过程,就是导师艰难成长的过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