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锡臣教授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shi2008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博文

神奇的因特网-----我对因特网的认识之二

已有 11190 次阅读 2009-9-18 22:24 |个人分类:灯下漫笔|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1、因特网是什么?因特网就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

技术专家们认为,因特网就是基于共同确认的网络协议TCP/IP并通过协议实现了各种计算机和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相互交流信息的计算机网络。

社会学家则高度概括地认为,因特网是一个有自己的法律和道德的虚拟国家和虚拟社会。

通俗一点讲,因特网就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相互连结起来的一个计算机国际性网络。它有经过共同协商一致确认的游戏规则即所谓网络协议TCP/IP。在因特网上没有阶级没有压迫也没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不管什么人种、性别,无论你富有或贫穷,也不在乎你美或者丑、什么宗教信仰或意识形态,都欢迎你一律平等地共享因特网上的所有资源,完全自主地与任何人交流。可以这样说,暂时忘记现实生活中的你,进入因特网,就能真正体验完全自主的你,真是一种全新的感觉。

2、因特网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早期的计算机,主要功能是计算,基本上都是单独使用。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扩展,人们觉得单独使用的方式效率非常低,很快被发现如果将计算机连结在一起构成一个计算机群体时,就可以达到互相交流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这种计算机的群体连结方式就是早期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计算机网络通常分为两类,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和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顾名思义,局域网是指小范围内如办公室、实验室、建筑物、校园之间的计算机网络。广域网则是指远距离之间连接的计算机网络,如城市与城市之间,地区或行业之间,国家之间甚至洲与洲之间。

六十年代,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国际研究学院,将四台计算机连结起来组成了一个实验性网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

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机构(Adve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基于当时的冷战思维,投资进行网络研究,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ARPANET互联网,并根据著名的兰德公司的咨询意见,确认这种网络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具有足够的通讯线路,局部受损不致影响全局;

采用无中心控制方式,各节点都具有独立处理的能力;

各自具有贮存转发信息的能力,并能够自动选择最方便最快捷的传输线路。

兰德公司的这些意见,体现了他们非凡的洞察力,确实成了后来国际互联网组网的基本理念。

ARPANET建立之初,就着手研究有关网络的游戏规则。这就好比世界各国人们交流的时候需要一种共同语言,否则你说中国话,他讲法语,还有人用英语,那谁都听不懂,就像聋子和哑巴对话,无法沟通。现在已约定成俗,国际交流场合都得讲英语,大家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那就好交流了。世界各国的交通规则也是这样,我们中国大陆是靠右走,可香港按过去英联邦的老习惯靠左走,苦了过境来往车辆的司机,你说有多别扭。

为了保证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和不同的操作系统在互联网上能交流信息,因特网制订了自己的游戏规则,所谓网络的TCP/IP协议,就是因特网上的语言和交通规则。信息传输时规定了一种数据传输的统一格式、规定了计算机发送方与接收方如何确认发送完数据或接收到数据的方法,提供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手段和其它一些信息交流所必需要的机制。

随着计算机数量的迅速增加,信息交流的形式也开始多样化,而简单、方便、可靠、功能愈加完备的网络协议的产生,才是整个七十年代因特网技术发展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

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以国家教育科技网NSFNET为骨干的计算机互联网,并开始接纳其它国家和地区接入。随即美国国防通讯局命令ARPANET所有主机都必需使用TCP/IP协议,这就导致了互联网开始取代ARPANET走向世界,这就是今天国际互联网的前身,可以说是第二代互联网。

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取消了对因特网商业利用的限制,因特网从此不再只是科研与教育的网络。因特网一旦商业化,就使它具有了更高的经济价值,旋即以汹涌澎湃之势,以一种前所未有出人意料的速度向全世界扩展,这就是现在的第三代互联网,即国际计算机互联网,人们习惯上都叫它因特网。

我们常说的所谓上网,就是你的计算机按TCP/IP协议接入了因特网,你就成了这个虚拟世界大家庭中平等的一个成员。

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商业化、生活化是因特网的三道亮丽的风景线。聪明的人类创造了因特网,而因特网正在为人类构筑一个更加绚丽多姿的明天。

3、因特网是怎样工作的?

互联网上所有的计算机都采用各种不同的拓扑结构相互连结起来,取树枝状或烟火爆炸的形式,或星形或环型,或其它不规则型式构成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群体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际上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部分就是连结在网络上供用户使用的计算机,通常称为主机(host)或叫网络结点;另一部分则是用来把主机连结起来并在主机之间传递信息的设施,包括传输线路和转接部件,称为通讯子网。其中转接部件是处理信息如何转送的机构叫路由器,它实际上也是一台专门从事选择线路和传输信息的计算机。

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协议TCP/IP,不仅仅指TCPIP两项协议,而是包括了很多相关协议的一个协议集。我们只是习惯上用TCP/IP来表示一组完整的网络协议。至于说这个协议的细节,也许对一个非专业人员普通的计算机用户来说似乎并不重要,你以后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将会和各种各样具体实实在在的计算机软件打交道,却很难感觉到TCP/IP协议的存在。可是TCP/IP协议不仅确确实实存在,而且非常重要,必需严格遵守,才能确保你的计算机能在因特网上与其它计算机正常交流。所以上网之前除了要申请你的IP地址外,还必须安装并承认TCP/IP协议。

IP地址,就像人们的身份证号码一样,一台计算机,一旦上网就必需申请一个唯一标明你计算机身份的号码,就是IP地址。它按一定的规律编排,一看就可以知道你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某一台计算机。网络上就是由路由器来决定选择合适的传输路径,或下一个最合适的路由器,将信息传送到对方计算机的。所依据的也就是IP地址。IP就像我们计算机的通讯地址,路由器就像是邮局的邮检人员。

4、我国的因特网

八十年代后期,国内一些单位开始建立范围非常有限的计算机局域网。试图涉足因特网的,理所当然首先是科研机关。19879月,北京的CANET向因特网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这是中国迈向因特网的第一个里程碑。

19916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通了我国与因特网的第一条专线。1994年实现了TCP/IP协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网络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等也相继接入因特网。

我国邮电部门是1994年开始进入因特网并于1995年开通中国公用因特网(CHINANET)作为商业网络向公众提供服务。

1996年,我国已形成了四大骨干网络体系,分别隶属于四个部级单位管理,它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网(CSTNET)、教育部的中国教育与科研(CERNET)、信息产业部的中国公用网(CHINANET)和电子工业部的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前面两个是非盈利性网络。而后面两个则是商业性网络,有偿提供因特网的各项服务。

最近又组建了第五个骨干网络联通公用计算机互联网(Uinet),暂时不面向个人拨号上网,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和电信增值业务。

大多数普通中国人知道因特网是九十年代中期的事,可这几年中国上网的计算机、上网的用户、上网时间的增长速度堪称世界之最。据统计到20026月为止,中国每周上网一小时的网民已达4500万之多,占据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与日本。这种巨大的热情和动力真让外国人目瞪口呆。这兴许是由于国人过惯了穷日子,凡是价廉物美的东西总是趋之若鹜。六十年代冷水疗法和甩手疗法,七十年代鸡血疗法,到后来八十年代的气功等等。几乎不用花钱就能健康长寿,何乐而不为?其实谁不知道牛奶疗法鸡蛋疗法更加有效,但那要花的代价太高,不容易推广。如今计算机愈来愈便宜,越来越普及,上网花费也不高,问题更在于网络世界给人们无穷的乐趣。你看看那些年轻人和孩子们泡在网吧不肯出来,你就可想而知它对人们有多大的吸引力了。目前社会上一味谴责网吧的负面影响,似乎它和黄赌毒一样应该取缔,实在是有失公允。它能给那些尚未有能力购置自己的计算机上网的青少年进入神奇的网络世界,摆脱学习生活所给予他们的严重而又残酷的心理压力,尽情地寻求另类世界的另一种感觉。至于说不良网站有害内容的负面影响如何防范与杜绝,那只是管理上的问题,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

我国的因特网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有如一股强劲的狂飙正席卷中国大地,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因特网业务,因特网用户正迅速增加。98年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现在又正式开始推进中国信息基础设施(China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ll)的建设,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以光缆为主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的灵活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我国的信息产业正步入快速发展、有秩规范的新时期。

5、因特网能提供哪些服务

电脑扩展和延伸了人脑的许多功能,能够从事许多常人难以胜任的工作。如果你一旦上网成了因特网上计算机网络群体中的一员,那么你的计算机就如虎添翼一般,还将具备以下多方面的功能:

1)万维网WWW服务

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的缩写,又称全球超媒体信息网,是一个功能强大性能完备的多媒体信息浏览查询工具。它运用一种叫标准超文本(Hypertext)的语言格式HTML,将文字、图形、视频、声频等各种多媒体元素连结在一起,上网供用户查询或发布。由于它快速方便,近年来已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信息发布与查询工具。

用户利用浏览软件如ExplorseNetscapeMosaic等通过WWW系统就可以上网浏览新闻、查询资料,还可以通过超级链接(Hyperlink)和通用资源定位器(URL),不仅将一台计算机的原有超文本连接起来,还能将位于其它计算机的所有超文本全部连接在一起。用户只要进入某个万维网WWW服务器,就可以方便地查阅到整个因特网上其它成千上万个WWW服务器上的所有资料。从一个服务器转到另一个服务器,从一个文件跳到另一个文件,这就叫做浏览。它就是通过超级链接和通用资源定位器来实现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网看新闻,就是通过万维网WWW接到各个相关的新闻网站进行浏览。看到的不仅是一条条即时发布和及时更新的消息,而且还能在屏幕上看到生动的画面,有时还伴有优美的音乐,简直就是一本有声有色的彩色新闻画报。你一旦熟悉了上网浏览新闻,对那些灰不溜湫呆板的报纸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2)电子通讯(E-mail. MIME. IP phone

电子邮件E-mail就是人们常说的伊妹儿,是因特网上一种非常实用简单的应用服务。瞬间它可以将你的邮件发往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它快捷方便而且十分经济,尤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多媒体电子邮件(MIME),它除了能发送文字文本之外,还可以传送图像、声音、动画和软件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进一步满足各种广泛的需求。

使用专门的软件,计算机还可以发传真,打IP电话。今后网上传输速度提高后还可以开通可视电话,多方通话并组织网上可视会议,将大大缩小世界范围内的时空距离,人际交往也愈来愈方便。

3)远程登录服务(Telnet

所谓远程登录就是允许你以仿真终端的方式登录到远程一台计算机上使用它的全部资源。

以前提到过的TCP/IP协议集里,也包括了这里所说的远程登录协议Telnet。要在远程计算机上登录,条件当然首先必需安装并承认Telnet协议,其次还必需得到远程计算机的授权,即掌握远程计算机的IP地址、它的合法用户名、账号和口令(密码)。利用远程登录功能,你就可以访问远程计算机的资源,它就像是你自己的计算机一样。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的资料室,甚至政府网站的大型数据库,都对外开放供用户远程登录查询与检索。

既然计算机有这种功能,你就得备加小心。上网聊天交网友千万别得意忘形,将自己的有关资料暴露无遗,否则你的计算机就等于是别人的一样,无任何隐私可言了。

4)文件传输服务(FTP

网络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也是TCP/IP协议集的内容之一。远程登录联机的情况下,你可以浏览远程计算机上的所有文件,但恐怕你更乐意将这些文件取回放到你自己计算机里慢慢品味,这样可以使你更从容地阅读这些文件资源,也不用你支付大量的上网费。因特网上联机的两台计算机,无论你相距多远,只要都支持FTP协议,就可以将文件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如果文件文本非常巨大,包括数据量极大的音频视频文件,也可以利用压缩软件先进行压缩,传输过来存放在你的计算机里,需要看的时候再调出解压缩后慢慢地处理。

有些信息服务机构为了方便用户通过网络获取其发布的信息,开发了一种匿名FTP服务器(Anonymous FTP),用户登录到这种服务器时,不要求你先行注册,任何人只要以Anonymous作为用户名,用你的电子邮址作为口令即可进行文本传输。

5)信息交流服务

1Gopher

它是一种信息检索工具。计算机里存贮的信息量十分浩大,FTP虽然能够帮你传输文件,但却无法帮你了解文件的内容和存放在那里。而Gopher则是一种通过文件类别查找文件资料的工具软件。它通过多级菜单的方式逐级查阅文件目录,从主菜单、分类目到下属子菜单,一直查到你所需要的文件资料。

它还具有两个很重要的功能,一个功能是将查获的资料直接传送回你自己的计算机;第二个功能是可以通过另一个Gopher服务器漫游,查找检索或拷贝任何一台已建立Gopher目录的计算机里的资料。这些是登录远程计算机传输文件时非常有用的功能。

2Veronic

是专门用于Gopher服务器之间漫游的工具,用户利用它只要输入目录名称就可以直接检索到你所查阅的资料单元,而不必逐级调用目录菜单,使用起来更加简单。

3Archie

该软件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和一整套检索方法,它可以让你确定所要查找的文件在因特网上那一个FTP服务器里的哪一个子目录下。

Archie数据库已存入约1200FTP服务器和250万个文件资料,并将文件名、文件长度、存放位置与目录名以列表的形式供用户查询,就像检索图书馆的目录一样非常方便。

4WAIS

它是广域信息服务(Wide Area information Servers)的缩写。Gopher是通过文件类别进行检索的,Archie是通过文件名检索。而WAIS是通过关键词对文件进行检索,用户只需要输入你所查文件的关键词,WAIS服务器就会自动查找到出现此关键词频率最高的文件名,依出现频率多少依次排列,供用户检索。查到以后如果你感兴趣,就可以将此文件传回你的计算机保存起来。

5Usenet

人们通常称它为新闻组,它既不是一个软件,也不是一个网站,仅仅是一个具有相同兴趣相互交流信息自由组合的网民群体。你只要利用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新闻阅读器(NewsReader)进入因特网上某个新闻服务器,就可以参与此项活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往今来,风土人情、人间百态、奇闻趣事,分门别类,几乎任何一种话题都可以在因特网上找到相应的新闻组,即新闻服务器。所谓新闻几乎全部来自网民自己,当某个网民向新闻组发送消息时,假如你有感而发不吐不快,你可以当即作出相应反应,奋笔疾书将你的意见贴到它旁边去,几分钟之内你的高见就可以立即向全世界发布出去。所以,新闻组实际上是因特网上的自由论坛。不过可要提醒你特别注意,千万别忘乎所以胡言乱语噢!文责自负,如果你的言论危及国家安全或有损公众利益,难免惹来牢狱之灾,那你只能后果自负啰。

其实我们用来收发电子邮件的软件Outlook Express就具有上面讲的新闻阅读器的收发功能。具体如何利用Outlook参加新闻组的活动,你熟悉以后可找相关资料参考很容易掌握的。

通过以上的介绍,你是否对因特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根据我的理解可以如下来描述因特网:

因特网是一个庞大的具有人工智能功能强大的国际性计算机网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因特网是媒体,它以宽大无比的胸怀把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包容进来,只要你接受它的游戏规则,你就可以参与它的一切活动,从这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获取你所需要的服务。

   因特网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彻底打破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人际交往的方式,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刻都可以自由平等地出入这个世界性的大家庭。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辛勤地劳动,不断地在为因特网添砖加瓦,构筑和完善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这个因特网。它与所有的人共享这份精神财富,促使人们和平共处,也充分反映了人类的无私精神,它是一个虚拟的国际性社会。

因特网上进行的是无约束自主的信息交流,要自觉遵守一种叫做Netiquette的公共道德规范,更需要人们具有一种高品味的人格素养。

因特网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对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贡献,绝对不亚于导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的发明。

因特网是一种时尚,是一种潮流。新世纪的高科技推动了因特网的发展,而因特网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950-256482.html

上一篇:个人计算机能干些什么-----我对因特网的认识之一
下一篇:其实我不想走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