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这个题目已经立了一年多了,忏悔则有多年了。
崇拜
小时候,我父亲在十里外的乡初中当老师。有一天我开始崇拜他。听说,他也曾经在这里上初中,有一天徒手抓住了一只麻雀。
有一次我请教他是怎么抓住的,其实很简单。过去窗户不是玻璃的,是麻纸的。用小麦面粉做的糨糊把纸粘在窗格上。冬天的时候,麻雀在外面没有饭吃,搜寻到窗户上的糨糊。下雪后,麻雀更是不顾一切,贪恋于窗户上的糨糊。可以利用麻雀的这个毛病抓住它。
麻雀从外面啄食窗格和窗纸相粘处的糨糊,却看不到房间里的情况。如果有人在房间里头,对麻雀的行为看得清清楚楚。即使你挨着窗纸看,它也感觉不到。终于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伸手冲破窗纸,去抓麻雀。麻雀根本就搞不清楚,从哪里来了袭击。它还以为是从背后呢?反而会使劲向你的手心里钻。当然人的感觉会很不好,感到麻雀毛茸茸的,还能感到麻雀是温暖的,反而让人不习惯。
虐杀
我的初中也是在这里上的。也是一年冬天,我完美地重演了这一幕。但是我多做了一步。
我抓到了麻雀,兴奋地告诉了同学。给麻雀浇上了煤油,点着火,然后把它放飞——把它扔向空中。我们哈哈大笑。
麻雀忒忒地奋力飞,同时听见“轰,轰”的燃烧的声音。麻雀飞了十多米就重重地摔下来了。站在那里向着我们,大口大口地喘气,胸脯一起一伏,非常明显,毛羽基本没有了,有一会始终不飞。我们看得已经有点傻了。
我们过去要看情况,它赶紧跑,向砖头堆的缝隙里钻进去。我们不想追究,就走了。
生命——是生,还是死
小时候经常和小动物战争。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教室里围追堵截,抓住了一只小老鼠,它非常干净可爱。但是当时人的生存太恶劣,人和动物在物质关系和感情上严重对立,我们拿小刀解剖了它。用仇恨,同时用喜爱,把它的耳朵、尾巴,等等,一件一件地割下来。
小时候我喜欢劳动。养家禽家畜那些小动物则既是劳动,也是快乐。我对我家的鸡很好,经常到河里捞鱼给它们吃,它们也给我回报,冬天也会下蛋。
小时候经常捕麻雀,捕来的麻雀我也用来喂鸡。下雪后很好捕捉。我把麻雀用斧头剁成小块,鸡吃得特别高兴,喉咙里面呼呼的,显然是兴奋了。连毛带骨,鸡全吃掉了。这一经验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杂食动物。
反辩护——五十步笑百步
这些行为尚且可以归入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以及生活,本来就有残酷的一面,“生”本来就包含了太多的“死”。生命的路途本来就有许多歧路,有的走到一般意义上的终点,有的则半途而废。对于植物来说,没有神经,不论那种道路,都没有疼痛。对于动物来说,不同的路途对于个体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意义。但是自然界的进化法则,本来就是这样追求进步的,物种就是以个体的牺牲来保全整体。
但是用煤油燃烧那只麻雀,意义就太小。辩护只有一条,就是亚里士多德的“人天性好奇”。这件事情多少年来一只萦绕在心头,让我害怕,害怕将来我的命运会走到麻雀的命运。人固然有强大的一面,但是人在宇宙中,甚至个人在整个人类中,不是非常渺小?就是在一个小集体中,人也经常表现得象一个小动物,孤立无助,随波逐流,任人摆布。因此这种忏悔或许不是理性的力量,不过是人生体验在改变我们的理性。
最危险的问题是,这种小屠杀和南京大屠杀有本质上的区别吗?都是强者摆布弱者。区别是动物和人。但是有一条理由,让辩护不能成立。孟子说,五十步笑百步。杀人是一百步,杀动物是五十步。有理由杀动物,为什么没有理由杀人?何况是动物是广义上的人的同类。从自然法则看,异类相残,同类相残,都是自然现象。然而我们现在禁止了人的同类相残。我们的理由是什么呢?
战争的第一法则是残酷,但是第二法则是正义者的胜利。所以战争不过是剪除人类腐恶的艰难过程。是用行动来证明是非对错。战争不是很好吗?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基本不赞成战争呢?难道是因为战争是两败俱伤,因为价值的代价太大?或许这是理由。但是这一理由还是说我们不能承受它的代价——人间的悲痛。
理性是“一”
所以还是需要从人性中反思。我们谴责别人给我们带来的伤痛,难道有理由辩护我们给别人带来的伤痛吗?难道“小”是理由,是我们可以作恶的豁免吗?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我们想到南京大屠杀的时候,为什么不想到我们实施的小屠杀吗?而且这才是根源,这才需要更痛苦的忏悔。
其实道理或者理性是完整的,是“一”,当小的道理,理性中渺小的部分被我们昧掉了,我们对之无视蔑视,大的道理或者伟大的理性难道就有存在的理由吗?部分理性死亡了,全体理性难道还有生命吗?小理性和大理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也就是部分理性被损害了,全部理性也就没有完全的理由了。
但是,这一恶是可以忏悔的,还有多少恶,我就没有勇气忏悔了,就让我埋在心底,就让命运或者上帝径行惩创我吧!其实这个忏悔还是没有忏悔,就让我们还是继续作为人类,人类的特点就是善与恶的混合。
但愿仁慈的上帝原谅我的轻浮,给我平安健康,给我智慧和德性,让我用劳役来赎罪。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