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为人上,相互之间可以客客气气,但在学术上不能客气,一是一,二是二,用不着太多的客气和礼貌。外国人是这样,据说“过去大学都是这么做的”。
20世纪50年代初,留英回来的王竹溪(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时的老师)到山东大学讲学,讲座中途,束星北走到台上说:“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因为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没有搞懂热力学的本质。”他捏起粉笔一边在王先生写满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叉,一边解释错在哪里。一口气讲了大约四十分钟。王竹溪一直尴尬的站在一边。校领导为此找束星北谈话,束星北说:过去大学都是这么做的。(引自玉槐堂《朝闻道: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100位名士珍闻录》)
现在学校请来的名人,讲的好坏只能洗耳恭听,听完后问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让别人好“下台”,没有学术交锋,没有观点碰撞,学术交流成了人际往还或学术贿赂,可见“古风”尽失,学术也成了社交工具。
Note:
束星北,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安帖村四圩组人,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6: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