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cas.cn/ky/kyjz/201411/t20141113_4251564.shtml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能够通过影响水汽输送,而直接影响东亚夏季的降水变化。前人的研究指出,西太副高的年际变率表现为两个独特的模态。两个模态的正位相都表现为西北太平洋的低层异常反气旋环流。但两个模态对应的热带海温型不同。第一模态伴随着热带印度洋到海洋大陆的暖异常海温(SSTA),以及赤道中太平洋的冷SSTA;第二模态则伴随着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冷SSTA。关于第二模态的成因,学术界尚存争议。有研究认为第二模态是局地海温强迫的结果,也有研究认为第二模态是大气内部动力过程的产物,与海温强迫无关。
为了厘清这两个模态与热带海温强迫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何超博士使用28个CMIP5大气模式,利用它们受历史海温驱动的AMIP试验结果,研究了模式对西太副高年际变率的两个模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观测中第一模态的空间型,并且合理地模拟出了热带印度洋SSTA通过Kelvin波对西太副高的强迫、海洋大陆SSTA通过异常局地Hadley环流对西太副高的强迫,以及赤道中太平洋SSTA通过Rossby波对西太副高的强迫。这些证据说明第一模态是海温强迫的结果。
但是,模式对第二模态只有部分的模拟能力。第二模态的5个异常年份中,CMIP5-AMIP模式只能模拟出其中两个年份的异常西太副高。模式不能再现观测中第二模态的西北太平洋局地“反气旋-SST”负相关关系,表明第二模态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海温强迫大气的结果。上述结果,增进了科学家对西太副高年际变率可预报性信号来源的理解。
该成果已于2014年在Climate Dynamics 正式发表。
论文信息:
He, C. and T. Zhou (2014). The two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modes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simulated by 28 CMIP5–AMIP models. Climate Dynamics 43(9-10): 2455-2469
图1 西太副高年际变率的两个模态的850hPa涡度和风场的空间型。(a-c)分别为第一模态的观测、集合平均模拟,以及模拟与观测之差。(d-f)分别为第二模态的观测、集合平均模拟,以及模拟与观测之差。
图2 观测的模拟的两个模态的典型异常年份的异常西太副高强度。蓝色柱表示观测,红色柱表示集合平均模拟,黑色细柱表示28模式模拟的范围。(a)第一模态正位相年份,(b)第一模态负位相年份,(c)第二模态正、负位相年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