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厚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there 计算语言学博士 希望在这里留下学术的足迹

博文

从成像原理小议中西方绘画的差异与未来进化

已有 3880 次阅读 2020-9-11 10:57 |个人分类: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国画和西方立体画之间的区别。一般认为是散点透视和单点立体透视的差别。如果只把眼光局限在东西方,那么只能看到这个差别。如果从全世界文明的历代绘画作品入手,就会很容易看出问题。无论雕刻艺术多么辉煌的古埃及、玛雅还是非洲(木雕),其平面作品都很难看到利用单点透视原理的画作。而在儿童绘画教学的时候,会发现让孩子自主地发现透视原理是很难的。所以,单点透视法,作为西方绘画的发明,是写实的绝佳技法。从古希腊罗马的零星作品到14世纪文艺复兴而壮大。而国画所谓工笔,所谓写意,都是艺术上的另一种追求。我们可以说这是文化的多样性,也可以说是科技参与艺术的不同产物。

clip_image002.jpg

clip_image004.jpg

clip_image006.jpg

clip_image008.jpg clip_image010.jpg

 

人类对眼睛、视觉的认识,不仅仅是一个透视原理。但凡玩过摄影的人都知道,光学镜头有很多有趣的特性,光圈、焦距、快门、曝光、景深等等。只用人眼看世界,很难发现人眼这个透镜的特点,例如单反照片告诉我们,透镜几乎只能聚焦于很小的一块区域,而周边都是模糊。而况人眼的解剖实验,进一步发现,人眼除了中心区域有高密度彩色感光细胞,周围居然只有稀疏的感应黑白的细胞。人眼看到的比光学镜头要差一些。更不用说还有视觉盲点。我们感知的清晰世界,是大脑不停地控制两个眼睛快速扫描,加上部分脑补,一起构成的大画面。


以肖像照片来说,现在人们拍照都喜欢虚化背景,看到的人物更加有真实感。这就是景深的效果。在古代绘画中,我们可以发现但凡写实点的画作都不会虚化背景,背景往往也刻画地很清晰。即使是写意画,也往往是前景背景一起写意。即使是印象派,也是如此。现代绘画,也是随着对于成像原理的认识而琢磨出背景虚化的招数。

image.png

image.png

那么,在现代之前的绘画中,人们对于整个画面的构图是如何安排的呢?按照空间立体光影场向一个平面的投影来说,单点立体透视原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科技背景之上。就像西方近代绘画使用暗室加小孔成像的原理进行投影绘画的技法一样,实在是依靠技术的进步。但是这种技法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对宏大场面进行绘制。比如中国的许多长卷,将许多场景和景色融为一幅画。用透视法就会出现严重的割裂感。用今天的手持180度相机全景拍摄来说,需要软件进行大量的图像融合操作,解决众多焦点产生的畸变问题。即使如此合并,照片也会让人产生错觉,无法感知这是180环绕的结果,而是一个大场景拉远拍摄的结果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遵循透视原则的水墨画也会有很强的立体感。明清时期的传教士带来的透视画法,已经起到了功用。

clip_image012.jpg

* 焦秉貞 山水 原籤山水楼閣 7

不过在这之前,水墨画所遵循的是美感。有人非要论证其真实感,其实很难。若说是散点透视,更难。散点透视的说法,其实是每个局部都需要透视,然后移步换景加以组合。而水墨画很难找到立体透视的影子。既然从来没有追求过立体感,为什么不退一步承认我们的老祖先就是在追求平面的美感构图呢?齐白石的小虾是立体的吗?世界其他文化中没有遵循透视画法的画作就不能追求平面的美感构图吗?当然,有人又要追问,什么是平面美感构图。

举例来说,根据人们的文化认知,进行局部夸张的表现,虽不符合真实人物比例,不也美而实用吗?

clip_image014.jpg

 image.png

 

现代的单焦点立体绘画,实际上只是我们一只眼睛看到的世界。无法给我们足够的真实感。所以摄影技术继续向双眼3D成像迈进。不只是图片,而且是视频。可是,我们在电影院也好,VR眼镜也好,都感到不真实。立体比较足了,就是不真实。也许这可能就是没有考虑到我们眼睛平时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空间的光影场,而不只是两片小显示屏发出的光。

image.png

多年以前,我就在想两个方案:第一个,为什么不把光投影到眼球上呢?戴上一个黑幕眼镜,然后由多个微距光源形成光影场,对两只眼睛分别投影,直接作用于视网膜。

第二个,直接使用脑机接口,将光影场的信息,输入到视觉神经束中,或直接作用于后脑的视觉处理区。很多盲人也可以看到光明世界。

VISIRIUM® Technology | Applications | QD Laser

这两个方案都需要大量的实验。当然,为了能够揭开门神画那种夸张又让人觉得理所当然的奥秘。还需要心理学、神经科学做更多的研究。不要再说什么“散点透视”之类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话了。发展科技,运用科技。让科技服务于艺术,让艺术家在未来乘风破浪去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14-1250131.html

上一篇:为理论还是为应用?——语义学新教材《形式语义学原理》读后感
下一篇:计算语言学的学习方法——饮沧海一瓢
收藏 IP: 183.212.250.*| 热度|

5 武夷山 王安良 尤明庆 郑永军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