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zhanc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zhanchi

博文

对我国南方草场资源评价的首次尝试

已有 5298 次阅读 2010-3-19 16:32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我国,将草地作为一种资源进行考察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此时考察范围局限在北方牧区的局部地域。比如:中央农业部和内蒙古农牧部组团,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的调查;王栋等对甘肃省黄城滩和大马营草原的调查等。就草场资源而言,该时期的考察内容囿于草场类型、牧草营养成分和产草量等。这是我国草场资源考察的第一阶段。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步入我国草场资源考察的第二阶段。此间,中国科学院与有关单位组织了大量综合考察队。但草场资源调查范围,大都在北方省区和西藏,且考察内容通常停留在第一阶段;只有新疆综合考察队和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其研究内容有所创新,考察深度明显增加。廖国藩等制定的评定新疆和内蒙古草场资源的原则和标准,以及对这二个自治区各类草场进行的质量和数量综合评价,开创了草场资源评价的新阶段。
1963年,国家制定了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要求综合考察工作由边疆向内地转移。于是,1964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西南地区综合考察队,下设数个分队。当时,综考会草场组有7人。组长廖国藩和赵献英、黄瑞复是蒙宁队成员;我们刚刚来到草场组的4位新人,田效文和宝音乌力吉被分配到了蒙宁队;高兆杉被下放到安徽省肥西县劳动锻炼;我被分配到西南队分队之一的贵州农水分队。最初听说,领导要把黄瑞复调到贵州分队,与我一起承担草场资源的考察;我大喜过望。心想,在这位学术造诣颇高、植物分类基础扎实、思维缜密、为人谦和的老同志帮带下,贵州草场资源的考察工作,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但始料不及的是,紫胶考察队也要在这一年组队;领导选中了黄瑞复。我感到非常失落;思想压力很大。因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我,没有半点实践经验,对南方的植物更是两眼一摸黑;一个人完成贵州草场资源的考察任务,谈何容易!我提出,南方的草场资源考察工作暂不开展;我也参加蒙宁队。但,有关人员告诉我:这是革命工作的需要,是考察任务的需要。看来,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退路,只有背水一战了。我只好抓紧时间,加班加点,狂补有关草地资源知识,熟悉南方草场和畜牧业资料。当时,与南方草场资源有关的文献很少,就连草场类型及其产草量的资料也甚为罕见;虽有少量植被方面的文献,如姜恕对川西高原草甸和徐祥浩对华南草坡的研究等,但亦局限于类型的描述。
1964年4月下旬,贵州考察工作正式开始。由于分队搞草场资源的仅我一人,所以就与植被和植物专业,共同组成植被草场组。考察开始后,组长赵儒林和黄威廉,以及组里的其他成员:姜守忠、刘民生、胡成华、左文江、俞泽华、王增学等,都成了我的植物分类老师。没过多久,常见植物就都认识了。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句当时流行的语言,确实不谬。
10月中旬,贵州队考察工作结束。通过5个多月的考察和总结,写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草场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条件》和《贵州省铜仁专区草场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二篇报告;论述了考察地区草场植被的环境条件、主要饲用植物的特征,草场类型及其评价、以及开发利用意见。就其内容而言,尚属我国草场资源考察的第一阶段。
其后,我被调到刚刚组建的川滇接壤地区农业分队。该队于1965年3月下旬出队,1966
年1月中旬收队;历时近10个月。这次考察与贵州分队不同的是,除设专业组之外,还将有关的专业组合并为任务组。其中,植被草场、土壤和地貌等专业组,组合为土地资源任务组;中心任务是土地资源评价及其利用方向。为完成这项任务,必须编制为农林牧业服务的土地类型图。为此,在孙鸿烈的主持下,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察研究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野外,有关专业组要在同一地点,分头同步进行观测,并同时将地貌、植被等地物,与地形图或航空照片上的影像进行对照,现场讨论;在室内,利用地形图和航空照片,采用流水作业法,依据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以及利用特点,将地貌、土壤和植被的各个要素,分别添加到同一张底图上,绘制出土地类型图。然后,以此为基础,再绘制一系列的应用性图件,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宜农荒地资源图、草场资源图、宜林地资源图等,及其相应的类型图。实践证明,这个决策,不仅使各专业的成果水平大有提高,而且为全队拿出高质量的综合性成果奠定了基础。此外,专业组内,虽有所分工,但在野外却不分彼此。我们植被草场组共6人,每个人都承担组里的全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植物样方调查,优势植物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植物标本和化学分析样品的采集,产草量和牧草再生能力的测定,关于草场利用改良及牧草适口性的访问与实地观察等。室内总结时,虽然有所分工,但各专业时有穿插,互相协助。因此,草场资源方面的工作虽然由我负责,但成果实际上是在何妙光、杨宗贵、李琼华、肖育檀、孙玉平的等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正是这种建组和考察方法上的革新,才使这次草场资源的考察成果向前迈进了一步。
由于土地类型图上标出了每个类型的分布海拔、切割深度、坡度和岩性;土壤类型、质地和厚度;植被类型、林地郁闭度等,所以,绘制草场类型图及其资源图,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同时,气候组的降水量、气温等气象数据;水利组的地表水文资料;畜牧组提出的适宜畜种,均为合理开发利用草场资源提供了可贵资料。此外,从经济组和农业组获得的相关资料,为摸清农副产品的数量,建立人工草地的规模,冬春饲草的解决,提供了重要依据。
从上述可见,没有全队团队精神的发扬和多学科优势的发挥,完成这次草场资源的考察工作是难以想象的。这次考察充分显示了综合的优越性,是单一的草调所无法比拟的。
当时,由于任务急,时间紧,不允许按部就班进行全面总结。所以,首先对“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的渡口市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楚雄和西昌2个专区(州)19个县(市)的草场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研究。统计项目包括:分县(市)、分类型、分等级的草场面积及其载畜量。编制了《川滇接壤地区天然草场资源统计表》,并写出考察报告《川滇接壤地区天然草场资源评价及其合理利用》。就其内容而言,此次草场资源考察成果,属于上述第二阶段的之列。
正当这项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之时,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草场资源考察就此中断。后来,每当想起此事,倍感遗憾。“文革“之后,百业待兴,草场资源考察再次提上议程。1979年,在农业部统一领导下,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草地资源调查;标志着我国草场资源考察进入了第三阶段。但此时,我已在建立不久的中科院内蒙古草原生态定位站,从事定位研究了;与这次草场资源调查失之交臂。
机缘巧合,天随人愿。没想到三十多年后,行将退休之际,又偶然遇到了一次评价草场资源的机会。1997年,有幸参加蒋世逵负责的中科院“九五”重点项目:“中国非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农业持续发展评价”;我承担其中“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部分。由于时间紧,经费少,人员不足,所以不可能去实地考察。在此情况下,利用历时10余载,耗资3000余万元,所完成的全国草地资源调查成果,是最佳选择。但必须与时俱进,有所突破。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首先建立了以能量(代谢能)为中心的牧地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并据此重新计算我国各类牧地的载畜量;然后,按照新设的类型和区域,对资源数据进行统计,进而作出评价。与以往比较,此次研究主要有如下新的进展:(1)我国不同自然区域天然和人工草地资源评价;(2)我国南方地区天然草地营养价值和生产能力评价;(3)我国各类人工草地生产力和营养价值评价。并陆续在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0篇论文。这项工作,为我的草场资源考察研究生涯,划上了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
 

附录:论文目录

1.杜占池,1999,关于牧地的概念及其类型划分的探讨。四川草原,2期,14~17

2.杜占池,2001,我国各类人工牧地的营养价值评价,四川草原,第2期,1~4

3.杜占池,2001,我国西部的南方省区草地资源及其开发。21世纪草业科学展望—国际草业(草地)学术大会论文集,《中国农学通报》增刊,148~150

4.杜占池,2001,我国饲用植物的中期生产量及载畜潜力预测。中国草地,23(3)6~12

5.杜占池,2001,我国牧地资源永续利用及牧业持续发展对策。草业科学,18(5)22~27

6.杜占池,2002,我国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的生产能力及其开发。资源科学,24(3)79~85                                   

7.杜占池、杜菁昀,2003,我国不同自然区域天然牧地和人工牧地营养价值比较研究。中国草地。25(1)22~26.

8.杜占池. 2004. 我国不同类型人工牧地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四川草原,(3):1113.

9.杜占池,樊江文,梁飚,刘建华.2004,我国南方地区天然牧地营养价值和生产能力评价及其开发潜力,草业科学,219):812.

10.杜占池,2005. 采用不同指标评价牧地载畜能力的比较研究. 四川草原,(1):14.

11.杜占池,樊江文,钟华平. 草原、草地与牧地辨析.草业与畜牧,(7):173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64-304436.html

上一篇:关于草地、草原和草甸等植被类型的概念
下一篇: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及其永续利用(一)我国牧地资源开发利用基础
收藏 IP: 123.113.41.*| 热度|

1 高建国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