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文

无风不起浪——谈谈波浪是如何由风引起的 精选

已有 34624 次阅读 2016-3-21 10:36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重力波, 水波, 风波

无风不起浪

     ——谈谈波浪是如何由风引起的

注:文中为了简单定量地说明具有微小扰动的液面,在风的作用下会起波浪,引进了少量简化计算,如果对这部分没有兴趣,可以跳过,直接看得到的结论就可以了。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是说风在水面上拂过才引起水面的波浪。所以南唐冯延巳有词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南唐冯延巳的词是说的微风的情形,而且风是“乍起”,即风吹的时间不很长,所以只是把水面吹皱。如果风速很大,风吹的延续时间又很长,还能够在江河湖海里掀起惊涛骇浪、翻江倒海。有纪录显示,台风引起的海浪起伏高度竟可达32米。大约有10层楼高!

图1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图2  惊涛骇浪

 

从人们的直觉来看,似乎是由于风吹过水面时空气与水面的摩擦力把水带动引起的波浪。其实,没有那样简单。因为要是那样的话,既然风与水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在水平面上,总是水平地沿着水平面并指向风吹的方向的,所以风的作用只能带动表面的水随着风的方向流动,而不会掀起那样垂直于水面起伏的波浪。所以实际情况和这种直觉并不符合。那么,水到底是怎样掀起波浪的呢?

这个问题有许多人进行过研究,有的主要考虑风对水面的法向应力[3],当然也有的主要考虑切向应力[4]。还有的用数值方法来求解。迄今也很难说有一个公认的结论。

我们这里利用比较简单的力学模型来进行定性的讨论。

先来看一种情形,如图设粗线代表已经有一个波浪的水面。风是从左边吹来的。设想与水面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在虚线所画的那个高度上风速已经是均匀的了。并且设想风是吹过由水面与虚线组成的洞体的。显然,水面高处A,洞体的截面比起水面低处B的截面要小,所以A处的风速要比B处的风速大。

图3  风与水面作用的示意图

流体力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定律,就是伯努利定律。这个定律说,在一条流线上,流体质点的速度与在这点的压强成反比。也就是速度愈大压强愈小。更具体地说是沿着一根流线,我们设流体质点的速度为v密度为ρ,这点的压强为p,它们之间有关系

½ρv2+p=常数。

从这个定律可以看出,流体速度大的地方,压强要小,速度小的地方压强要大。也就是一般地可以说,既然在水面高处风的流速比低处大,那么在水面高处相对于平均压强来说是负值,而水面低处取正值。

这就是说,在有风的情况下,只要是水面有了起伏,水面高的地方受一个向上的吸力,而低的地方受一个向下的压力。

在没有风,也没有别的扰动的情形下,水面的自然平衡状态是水平的。如果有一个扰动,使水面的一个地方鼓起来了,像下图,中心滴进一滴水。这时,在重力作用下,鼓起的地方就要向下运动,当鼓起的地方达到水平面时,由于向下运动的惯性,那些质点还会继续向下运动,直到把原来鼓起来的地方向下形成一个坑。这地方形成了坑,原来这地方的水质点便会被挤到四周,使得四周高起来。这时,四周高起来的地方又在重力作用下回落,又要形成一圈环状的坑,原来坑的地方又会向上运动鼓起来。就是说,原来鼓起来的地方的水质点,会不断上下运动,而周围便形成波,一圈一圈往外传。随着波的运动能量往外传,再加水内部的粘性,运动的振幅逐渐衰减下来趋于平静,水面又回复水平的平衡状态。

 

图4  水滴引起的波浪

图5 波浪起伏时流体质点的运动

图5表示在小振幅的波浪,或者说在线性化表面波理论之下,液体质点的运动轨迹。它们都在沿着一个近似圆的轨迹运动。在质点处于液体愈深则圆半径愈小,切逐渐变为椭圆。

现在,我们考虑平静的水平面上有风吹来。从前面讨论,我们看出,只要水面有任何的轻微扰动,亦即当水平面有任何一点小的高低不平,于是高的地方就受一个向上的吸力,低的地方就受一个向下的压力。水面的任何地方都在上下运动,随着上下运动,同一个地方一会凸起,一会凹下去,凸起来,风就向上吸,凹下去风就向下压。不过,由于凸面不管是在上升还是下降都向上吸,凹面也是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都是向下压,所以这种情况下并不会有能量输入。水面的波动也不能够保持。

现在我们要问,当水面经过微小的扰动凸起来后,怎样的风速能够使这个凸起维持?显然,如果风速比能够维持水面凸起略微大一点,因为凸起的地方受风的作用向上吸,凹面受风的作用向下压,波浪就会维持和继续升高。为此,我们做下面的简单估算:

考虑图3上的A点,大气的密度为ρ风速为v;我们还由小振幅重力波理论知道,水面上A点的运动轨迹是一个以R为半径的圆,不妨设这个质点的运动周期为T,我们知道水的密度是1000 kg/m3,重力加速度为g,A点的速度是2πR/T显然质点A所受惯性力和风力与重力相平衡的条件,即风对A点向上吸力加上A点做圆周运动的向上的惯性力应当和A点所受的重力相平衡,这就是:

½ρv2/R+1000(2πR/T)2/R=1000g.

密度用ρ=1.29kg/m3代入,近似用g=10m/s2,π2=10代入,就近似得到。

v2=800R(10-40 R/T

由于式中左边为正,所以右端必须有R/T<0.25.,即R<0.25T,否则在无风的条件下,A处的质点会自动跳离水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在实际情况,水面的微小扰动,可以有不同的R和不同的T,这对应于不同的波长与周期。于是可以看出,当R/T与0.25很接近时,很小的风速就能够使微扰动的水面凸起不再下落。

上面我们是对于水面上一个质点微小扰动后所受的重力、风力和惯性力来讨论,他被风“掀起”的条件。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讨论风压对这个被扰动后的液面所做的功。

设在传播中的波面的表达式为

y=Asinx/l — t/T

其中y是波表面质点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T是周期,l是波长,A是波幅。

我们知道,力乘物体的速度,就是力做功的功率。现在我们来考虑空气压力作用在行波面上做功的功率。为此,我们计算上下运动的速度

           u=∂y/∂t= —2Aπ1/Tcos2π(x/lt/T,

其中u=dx/dt,是波传播速度。

现在考虑作用在波面上的压强。我们前面讨论过,风压的分布是随液面的起伏不同,扣除平均大气压力,在波面高处,有向上的吸力,在低处有向下的压力。在实际情形下,压强的最大处并不是出于如图3波面的最高处,而是略微偏右一点,也就是略微偏向波面最高点的背风面。这种情况就使压强的表达式有一个小的位相偏移量δ

p=Bsin(x/l t/Tδ).

为简单计,令α=x/lt/T,于是在一个振荡周期中,风压对波面所做的功率在一个振荡周期上的积分为

U=ʃpudt=ʃ[ Bsin2π(α—δ)] [—2Aπ1/Tcos2πα]dt

积分是从0T

由于sin(α—δ)=sin2παcosδ—cosαsinδ把它代入上式,经过简化和积分就得到

U=ʃpudt=2ABπ1/Tsin2πδʃ[ cos2α]dt

由于积分前面的系数都是正的,被积函数又是平方项,显然这是一个正值的积分。就是说,风压对波面不断做正功。也就是说,只要是有风,它就会不断向有微小扰动的液面输入功,从而增加液体的动能。这就是只要风不断吹,波浪就会不断升高的道理。

综合以上的讨论我们看到,在用前面的式子求出的风速的条件下,水平的水面平衡是不稳定的。就是说风速的任何增加都会使水面离水平面越来越远。这就是为什么,风一吹,水面就起波浪,也就是“风咋起,吹皱一池春水”的道理。

不过又会产生一个问题,既然有风持续吹,波浪就会越来越高,是不是就会无限高下去呢?不会的,我们知道波浪往远处传就相当于把能量传播出去,另外水的粘性也会消耗一部分能量,这样,当风输入的能量和波传播以及水的粘性消耗的能量平衡时,即使风继续吹,波浪也不会再高上去,而会维持在一个高度上。一般说来风速越大持续的时间越长浪越高。下面这张表,就是一张在风吹的条件下风速和海浪高度的对照表。它对于航海的人和渔民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因为从气象台知道了预报的风速,就能够大致估计出浪高,就会估计是不是适宜出海。

 

风力等级和风速的关系对照表

   

风级

名称

风速

风压WO=V2/16

kg/m2,10N/m2

陆地地面物体象征

海面状态

浪高(M)

km/h

m/s

0

无风

<1

0-0.2

0-0.0025

静,烟直上

0

1

软风

1-5

0.3-1.5

0.0056-0.014

烟能表示方向,但风向标不动

微波 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6-11

1.6-3.3

0.016-0.68

人面感觉有风,风向标转动

小波 峰无破碎

0.2

3

微风

12-19

3.4-5.4

0.72-1.82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小波 峰顶破裂

0.6

4

和风

20-28

5.5-7.9

1.89-3.9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的小枝摇动。

轻浪 白沫波峰

1

5

清风

29-38

8.0-10.7

4-7.16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的水面有小波

中浪 折沫峰群

2

6

强风

39-49

10.8-13.8

7.29-11.9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

大浪 到个飞沫

3

7

疾风

50-61

13.9-17.1

12.08-18.28

全树动摇,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巨浪 破峰白沫成条

4

8

大风

62-74

17.2-20.7

18.49-26.78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狂浪 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75-88

20.8-24.4

27.04-37.21

建筑物有小损

狂浪 浪峰倒卷

7

10

狂风

89-102

24.5-28.4

37.52-50.41

可拔起树来,损坏建筑物

狂浪 海浪翻滚咆哮

9

11

暴风

103-117

28.5-32.6

50.77-66.42

陆上少见,有则必有广泛破坏

狂浪 浪峰全成飞沫

11.5

12

飓风

118-133

32.7-36.9

66.42-85.1

陆上绝少,其催毁力极大

海浪滔天

14

13


134-149

37.0-41.4





14


150-166

41.5-46.1





15


167-183

46.2-50.9





16


184-201

51.0-56.0





17


202-220

56.1-61.2













在图3上,我们看到的情形是在水面有起伏时,水面上的空气流动还是贴着水面流动的,也就是说空气的流动还没有产生漩涡。实际上,在波浪的形成的水面背风面陡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在浪的背风处就会有风的漩涡产生。如图5我们看到在波浪背风的地方产生了风的漩涡。我们知道漩涡中心的压强很小,所以那里的吸力更大。这就说明当波浪高到一定程度,波浪的形状便会是顺风的一侧更高。这种压差,一方面使波浪顺着风吹的方向前进,这就表现为行波,即波的高度不变,但它的波峰以一定的速度顺风前进;另一方面背风涡的压差使得波的形状愈来愈不对称,即背风面愈来愈陡,这种趋势不断发展下去波浪就会破碎产生如图7那样的效果。在实际中就会出现浪花、波浪倒卷、波浪翻滚、惊涛骇浪的情况。

最后,回过头来说一说风和水面的摩擦力的问题。我们看到风引起的波浪起伏主要是由于风引起水面压强变化。原因是风与水面的摩擦力很小,是因为空气和水之间的黏性系数很小,只占次要的位置,所以在讨论风引起的波浪时可以忽略不计。

还应当指出的是,如果有两种比重不同的流体,而且上面比重小的那一层在以一定的速度流动,两层流体之间也会有波动。这和风与水波的情形是类似的。在具有泥沙的水库放水时就有这种情形,这时,比重大的泥浆在下面,上面含泥沙较少的水流动,就会激起下面泥浆的波动。如果控制得好,就会把水库里的泥沙带走,使水库的泥沙沉积减缓。这就是平常说的异重流的问题。

图6 波浪中背风的漩涡

图中带箭头的线表示风的流动方向,黑箭头表示水质点运动方向,+、-号表示该处压强与平均压强为正还是为负。

图7 波浪破碎

   所以,我们可以做结论说,风引起波浪主要是由压强变化而不是由摩擦力引起的。

 

参考文献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nd_wave

[2] 王振东,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谈流体运动的不稳定性,《力学诗趣》p.43-48(王振东、武际可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  Phillips,O. M. (1957), "On the generation of waves by turbulent wind", Journalof Fluid Mechanics 2 (5): 417–445, Bibcode:1957JFM.....2..417P,doi:10.1017/S0022112057000233Asin2π(x/l — t/T)

[4]  Miles, J. W. (1957), "On the generation ofsurface waves by shear flows",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3 (2): 185–204, Bibcode:1957JFM.....3..185M,doi:10.1017/S0022112057000567

 

附记:本文中的图片与表格,除图3外都来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963856.html

上一篇:科普写作的感受
下一篇:谈谈长度的测量单位
收藏 IP: 114.250.83.*| 热度|

50 陈楷翰 冯大诚 杨正瓴 刘洋 吕喆 李轻舟 史晓雷 董焱章 魏焱明 尤明庆 蒋大和 苏德辰 王春艳 陈子才 黄永义 刘忠波 赵凤光 康建 郑小康 胡健波 宋春林 郭向云 姬扬 张江敏 张士伟 王洪吉 朱勇 张云 李笑月 蒋迅 蒋永华 谢平 吕洪波 杨锦忠 曹冲 徐晓 吉宗祥 yingyan biofans shenlu sijin20120 ep4h luxiaobing12 xiyouxiyou qzw aliala yunmu jpx720 xqhuang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