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文

回忆郭仲衡先生的几件事——纪念郭仲衡先生80周年诞辰 精选

已有 12637 次阅读 2013-4-25 12:04 |个人分类:科技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纪念, 回忆, 郭仲衡

回忆郭仲衡先生的几件事——纪念郭仲衡先生80周年诞辰

一直想写一点文字纪念郭仲衡先生,但一拿起笔,千头万绪,无法落笔。今年是他80岁诞辰,又是他去世20周年,写一点回忆聊表对老朋友的纪念。

1963年,北大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在忙了一些时候,刚刚搬家到昌平十三陵附近的分校不久,暑假后,固体力学教研室来了一位从波兰留学回来的博士,他就是郭仲衡。后来我们都戏称他为“郭博士”。原因是,教研室里的教员,除了王仁先生是我们老师一辈的,是一位博士外,在同辈的教员中,他是唯一的得过博士学位的。

1993年九月的一天傍晚,我和他在北大中关园宿舍区一边散步一边聊天,他谈到他近来的研究工作和对于非完整约束的理解,以及和一些人的不同意见,还谈到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些派别。第二天我就出差到成都参加一个非线性计算力学的学术会议,回京后被告知他的噩耗。这对于我实在是一个十分突然的打击。我便和同教研室的王大钧一起到他家里向他的夫人张蝶丽女士问候,才得知,他去世前一天曾经觉得不舒服,到校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心脏功能有问题,说他应当立马住院治疗。而他却说手边还有一点事情处理完就来住院治疗。不料在第二天晚上,夜深了,张蝶丽已经去睡了,而他一人还在伏案工作,他突然倒地的声音惊醒了夫人,这时夫人给他含救心的药,岂料他这就一去不复返了。几十年的相处,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和学习非常勤奋的学者,他为此献出了生命。

正由于他一直是那样勤奋,所以他的研究工作很出色。他在非线性弹性力学领域有享誉国际的成果,国际知名的学者Gurtin在他的综述性的专著中,引述了郭仲衡的17篇文章(见Gurtin, M.E., The linear theory of elasticity. Handbuch der Physik VIa/2, 1-296,

Springer Verlag, 1972)。郭仲衡的外语也是第一流的,他不仅对俄语、英语、波兰语都很精通,而且还能够看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的书。他在我国是最早开展理性力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从事基础力学、应用力学、张量分析和数学力学等方面的研究。首创两点张量抽象记法;在连续介质力学中率先使用Lie导数;得到非线性弹性动力学现存3个精确解中的2个;解决了3个本构基本量的正确定义及内蕴表达,所给出的伸缩张量率被称为郭氏速率定理;建立了开闭口薄壁杆件的统一理论;提出了对场问题普适可用的主轴内蕴法,简称“π-方法由于他的学术贡献,先后当选为波兰(1988)和中国(1991)的科学院院士。

郭仲衡于1963年到波兰留学,在波兰一共十年。他的导师是著名的弹性力学家乌班诺夫斯基(W.Urbanowski),是一位很有名的非线性弹性力学方面的专家。五十年代末(也可能是六十年代初),乌班诺夫斯基曾经应邀来中国讲学,我曾经到力学所听过他的报告,那次报告是郭永怀先生主持的。乌班诺夫斯基人有点驼背,据说是因为二战中参加战斗受伤所致。郭仲衡在得到博士学位后,他的导师希望把他留在波兰工作一段时间,这件事得到中国外事部门的允诺,不料不久乌班诺夫斯基逝世,郭仲衡也便回国了。乌班诺夫斯基逝世前,曾经送郭仲衡一件礼物:一支西方的长笛,作为纪念。郭仲衡虽然不会吹长笛,但导师的礼物,也是很珍贵的。岂料,这支长笛,被中央管弦乐团知道了,(估计是海关的资料),那时中央乐团很需要一支好的长笛,但当时外汇很紧张,他们没有外汇来买,于是便出面想要动员郭仲衡把这支长笛贡献出来,并且通过党组织动员,郭仲衡终于把长笛贡献出去了。后来郭仲衡说起这件事还是多少有点遗憾的。

文革初期,大家都没有办法搞业务了,如果搞业务,会被扣上业务冲击政治的帽子。后来学校两派之间武斗起来了。那时郭仲衡还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而我住在科学院的家属宿舍。因为武斗的原因,学校的集体宿舍楼经常是两派武斗的前沿,很不安全,他便把两只箱子存放在我家。我们这些人又不愿意参加派性很强的组织,于是便都“逍遥”了起来。我就花时间做半导体收音机。而郭仲衡说他想自学修表,为了支持他,我在家里找到一块不动了的女表给他练手。后来他居然自学成功了,他能够花很少的钱买一块旧的名牌表,把它修好自戴或送人。在后来他还练过一阵书法,他写得一手很好的颜体字。他说,他小时候在学校里的书法还是可以的。

逍遥到1969年,经过工、军宣队进校,“清队”以后,数学力学系的教师都要下放劳动了。固体力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搬到汉中褒城分校,但郭仲衡和王仁两位先生例外,他们两位下放到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原因是他们有特嫌。说来可笑,那时管留学回来的人当作特嫌。王仁是留美回来的,就是帝国主义特嫌,郭仲衡是从波兰回来的,就是修正主义特嫌。从此我们就分开了十年。直到1979年汉中分校搬回北京我们才再会面。不过他留在了数学专业,而我还在力学专业,这时力学专业已经独立成为力学系了。

文革后,他在学术界很快活跃起来。他组织国内最早的应用数学与力学的学术研讨会(即MMM会议),他组织国际非线性力学学术会议,他在北大最早开设非线性力学和理性力学方面的课程,他协助钱伟长先生组织理性力学方面的学术活动,他还多次出国讲学,被一些大学授予客座教授,1988年被波兰科学院授予院士。在1991年被选为我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正当他60岁的那年,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为学界多做贡献的年龄,他却离开了我们。英年早逝,是我国力学界的一大损失。不过,他留给人们学术贡献和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却是与世长存的。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683836.html

上一篇:《音乐中的科学》前言
下一篇:一千多年以前的动手智力竞赛
收藏 IP: 111.196.188.*| 热度|

28 陈小润 李学宽 蒋迅 刘建兴 曹聪 徐大彬 刘洋 孔梅 朱晓刚 郭向云 刘永亮 杨昆 逄焕东 刘强 李宁 曹裕波 李宇斌 王宗 董焱章 叶威源 杨正瓴 吉宗祥 张士伟 刘全慧 陈志刚 crossludo zhangcz07 chemphil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