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应当怎样向外国学习
在我有生的这几十年里,除了文革那十年是闭关锁国以外,都一直是主张向外国学习的。从历史上我们知道这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大非当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态度可比。不过就这几十年中经历的向外国学习的方方面面,还是很耐人寻味的。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刚上大学,那时正是向苏联学习的高潮。不仅学校的建制、学制和学校中专业设置要照搬照抄,连教学计划、教科书、考试方法和五级计分制也要照搬。这还不算,在对教员的教学管理上学习苏联的工作量制。有一段照搬苏联的作息时间,实行六节一贯制,就是说学生吃过早饭后,要一口气上六节课然后才吃午饭。这一下,弄得多数学生叫苦不迭。因为中国学生早餐很简单,吃得很少,还有少数爱睡懒觉的同学,不吃早餐直接去上课,学生的生物钟也和苏联人不一样。六节课的后两节,饿得昏昏沉沉,教学效果很差。在各方一片反对声之下,才恢复了我们习惯的作息时间。
五十多年了,对于当年向苏联学习,见仁见智,有不同的看法。作为多年在学校工作的一个老教员看来,那一段的向苏联学习,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主要是,加强了我们的基础课的教学。实在说来苏联的基础课教本比起我们以前采用的英美教本来说,系统性、学生易于接受性和它的深度都是有不少优点的。当时组织翻译的许多基础课教本至今仍然是我们教员和学生的重要参考书,这些教本即使在英美也都是重要的教学参考书。
当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目前比较多的人认为,这就是理工分校、专业分得过细的弊端。也会有这样的单位,表面上苏联的理工分校和专业分得过细学来了,而苏联教学的厚基础却没有学来。这也只能怨自己而不能怨别人。
文革以后,由于我们有一段和苏联闹矛盾,后来又有苏联的解体,于是我们的开放就有了倾向性。学校里教俄语的大量转行,图书馆里的俄文书刊当废纸卖掉或者封存。英美的教学系统吃香起来了。媒体上也不断有著名人物指责苏联的教育体系,说他们早就反对向苏联学习,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以考留美学生的成绩对某些科系来排队。在这根指挥棒指引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争派留美学生、都以留美为荣。以致留美学生每年都大幅度增加,至今每年约有十万留学美国。
问题是在有些地方又是一切言必称美国。美国人说,“要么文章,要么灭亡”,我们更进一步也就凭文章数来度量人的水平;美国人流行“反课程”的教育思潮,我们也就亦步亦趋,在中学里取消了几何证明,不过却用所谓的各种名堂的诸如“奥数”的课外班增加许多倍的学生负担。在这方面我们甚至比美国人走得更远,有的学校对在science上发表一篇文章,奖励可达数十万人民币之多。一切似乎只要照美国做了,不管实际上美国的真正好东西是否学到了,只要表面上做得像,就一律认为是“改革”,是教育上的先进。我们是否又在学习外国人方面堕入了另外一种盲目性呢。
客观地说,美国的教育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他们强调和尊重学生的自立精神,强调独立思考,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验,他们的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比较强等等。
不过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上说,也不能就说美国就是世界教育的顶峰。更不能说美国的教育就是我们的理想所在。近来,美国总统奥巴马批评美国学生落后于别国学生,特别是在数学和科学方面。比尔盖茨批评美国的高中教育。他说:“如果美国人不设计一个能满足21世纪需要的高中教学体系,就还将继续限制(甚至毁掉)上百万美国人的生活。坦白地说,我为未来的劳动力深感担忧。”说明美国整个社会都在为他们教育存在的问题担忧。在他们为自己的学生的数学水平的低下而忧虑的时候,在奥巴马号召美国学生学习中国学生的时候,我们却一而再地降低我们自己的中学数学课内教学要求。而我们却还把他们作为理想境界在亦步亦趋。这实在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说实在的,美国与其说是教育在世界上领先,倒不如说是它在挖掘和吸引别国人才上是领先的。就二战前后,加入美国的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来说,先后有费米、爱因斯坦、哥德尔、冯卡门、诺特、冯诺依曼、布劳恩,等等。1957年当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美国人很担忧他们的教育,不过美国人拿了钱到欧洲走一圈就可以招募到需要的人才,因为在世界上他们最有钱。苏联解体后他们又从俄罗斯和前苏联各加盟国挖走了许多科学家,据说莫斯科的朗道物理研究所的高级研究专家几乎被挖一空。最近三十年里,我国顶尖的研究人才定居美国的也以万计。
事实上,美国人目下非常焦虑他们的教育。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对于有没有知识不在乎,二是由于价值观出了问题,对基础科学的东西有所轻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举凯莉(Kellie Pickler)为例,她在2006年《美国偶像》第五季排名的第六名。在人气正旺的时候,她上了福克斯电视台一档娱乐节目《和小学生比智慧》(Are You Smarter Than A 5th Grader?)。凯莉抽到一道小学三年级水平的地理题——“布达佩斯是欧洲哪个国家的首都?”审题之后,美女顿时傻了眼。只见她摊开双手,困惑地瞪着大屏幕,说了一句很雷人的话:“我原先还以为‘欧洲’是一个国家呢。”现场观众大笑。无奈,美女只好求助于她的“救星”、小学生内森。答案揭晓:匈牙利(Hungary)。美女的眼睛瞪得更大,并作难以置信状,喃喃自语道:“肚子饿(Hungry)?怎么还有国家叫这名儿?我听说过‘火鸡国’(Turkey)、法国,还真没听说过‘饿肚国’。”观众笑翻。《华盛顿邮报》的经济学专栏作家萨缪尔森(Robert Samuelson)一针见血指出,美国教育的问题出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美国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崩溃——全美国都流行快速致富和不劳而获的观念。”
说了这许多,我并不是不赞成向美国学习教育。恰恰相反,我倒是主张向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学习。问题是如何学习,要向他们的长处学习,而不是一律照抄照搬。更不是学人家的坏东西。
那末到底什么是人家的长处,这就需要仔细斟酌了。更进一步说,需要发挥大家的智慧,需要展开讨论乃至争论。那种不允许争论,只要领导认为把需要学的好东西吃透了,就军令如山倒地必须执行。这样往往会是学了人家的坏东西和人家正想要扔掉的东西。
其次,学人家的长处,不以是不是和自己政治一致来划线。苏联和自己一致了,就全面学习,什么都学。苏联垮了,于是什么都不是了。这一点,老美倒是比我们聪明,在苏美敌对的冷战时期,他们照样把苏联的科学杂志整本一字不漏地翻译过去。应当虚心地向一切人学,向反对自己的人学,只要是人家有长处。
第三,对于美国人几十年来以挖外国人才为能事的特长,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钱,学不起。现在也有人想以金钱为诱饵走美国的道路,此路肯定不通的。我们需要的是以一种民族责任感来留住我们自己的人才,以真正尊重人才让他们发挥作用来吸引人才,别无他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