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文

介绍赵致真先生的科普新作《奥运中的科技之光》

已有 8634 次阅读 2008-4-15 20:24 |个人分类:科学杂谈|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介绍赵致真先生的科普新作

《奥运中的科技之光》

 

武际可

 

在全世界都翘首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际。作为首辑《大众力学丛书》中的一本全面介绍奥运与科技的科普著作《奥运中的科技之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本期刊登的赵致真先生的三篇文章:《横杆下钻过去的跳高》,《从香蕉球说开去》和《游泳和“水性”》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出来的。

这本书的作者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也许力学界的朋友并不熟悉,为此我需要向读者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赵致真,1943年生。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52003年任武汉电视台台长。现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科教影视协会理事长,连续十多年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
  
他是我国在电视上进行科学普及工作的先行者和倡导者,被誉为“中国电视科普的带头人”。主要科普电视作品有科普电视片欢迎你,哈雷彗星我们应该长多高凯丽阿姨讲科学100集)、怪坡揭秘让科学的光芒照耀中国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当我们站起来之后追寻永乐大钟守护敦煌我们的宇宙;长篇科普散文我们的灵与肉怎一个老字了得等。多次获各种国家级奖项并在拉夫伯勒、巴黎、蒙特利尔、里斯本、布达佩斯电视节上获国际奖。
   
作为一位文学艺术工作者,他曾主持武汉市为迎接新世纪而建造在黄鹤楼上21千年吉祥钟工程,并撰写大钟铭文。他的其他作品有小说集小巷的琴声;报告文学集黄鹤百年归,电视文学脚本集荧海一粟,电视科普丛书凯丽阿姨讲科学8集),发表多篇科普理论文章,翻译美国系列电视片佐罗25集),校译英国动画片卡通之谜25集),主编了科技之光丛书科学家您好科海放谈中国科普与新世纪等。
   
赵致真多次出任国内各类电视奖评委,并担任里约电视节(1987)、蒙特利尔电视节(199619971998)、欧利亚克电视节(1997)、巴黎电视节(2003)国际评委。承担了2000200220042006北京国际科技电视节主要策划组织工作并担任评委。1999年被第二届全国科普工作会议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1999年度获意大利普里莫.罗菲斯国际科普奖,200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并成为2003年度香港科技大学包玉刚杰出访问艺术家

赵致真目前虽然退休了,可是用他的话说:“我曾在电视台的欢送会上夸过海口,说我这辈子如果能有点成绩,那一定是在60岁以后做出来的。”他说“原来是在文山会海之余做科普,还能取得一点成绩,何况现在有了大块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呢!”为了迎接北京的奥运会,他积累和查阅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资料,又为筹集资金和组织人力物力与许多单位打交道,是要组织一部以科技与奥运为主题的科普电视30多集的系列片。《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就是这部电视系列片的文字说明。据悉,这部电视系列片会在近期由中央电视台播出。我们相信读者如果手中有一册《奥运中的科技之光》来看电视,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以下是我为《奥运中的科技之光》作的序言:

 

我平时不太爱看电视。唯独看的是科普类节目。几年来浏览过许多电视上的有关科普的栏目。大多令我失望。因为它们把科普办成了“猎奇”。唯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有一个“科技之光”的栏目,在我的眼里,它是实实在在为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于是便对这位从未谋面的“科技之光”栏目的主编升起由衷的敬意。

 

2007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北大毕业的研究生领着一位陌生人偕同夫人来到我家,说是有事请教。经介绍原来这位陌生人就是我久仰的“科技之光”的主编赵致真先生。

 

经过相互了解,我才知道。赵致真先生是一位资深科教影视编辑。他编的多部科教片得过奖,还写过不少好的科普书籍。如今是要组织一部结合奥运讲科普的科教片,有些问题想共同探讨。这也就是他写本书的起因。

 

特别令人敬佩的是得知先生是学文科出身的。以学文出身而对科学技术普及作出许多贡献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先生究竟能和我探讨什么问题呢?我想,我只不过是一个是对科学普及的业余爱好者,本行是搞力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对科普了解得不过是皮毛,对体育则更是门外汉;而先生是学文科出身,对力学也不会有太深入的研究。所以共同语言不会太多。

 

后来的接触,却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

赵致真先生对物理、对天文、工程技术、生物等诸多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且都能够抓住这些领域中的关键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给读者。特别使我惊奇的是,他不仅对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很熟悉,而且运用它们解释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力学现象表现得游刃有余。而他要向我讨论的问题,恰恰是那些是体育和物理的专家也望而却步的、或者经常给出错误回答的问题。

 

例如他提出的:

为什么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后还要在空中做迈步的动作?

单双杆体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碳酸镁)的作用是什么?

运动员感觉到的网球拍上的“甜点”在力学上是怎样的点?

跳水运动员起跳时只有横向的旋转,为什么后来会有轴向旋转?

 

有些问题虽然困难,经过查阅文献、讨论和思索是能够给出合理解释的;而有些问题则是文献上查不到的,只能组织或委托研究单位实验来给出准确的结论。可见赵致真先生对问题的思考是多么认真和有深度的。他追求对现象背后的原理透彻的理解。所以他写的“科普”书籍不仅能使外行人开窍,而且能使内行人读了也获益不少。

 

赵致真先生从体育的角度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加以他生动的文笔,使人读来趣味盎然。他把体育运动与现代科技,特别是力学紧密结合起来,道理讲得透彻而没有一个公式。

 

他认为科普书籍中如果用了公式,会大大降低可读性。所以他在叙述力学规律时,总是用平白易懂的语言,而少用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这一点,也许给一些精通力学的人读起来觉得不够味。不过这恰是这本书的一个优点,一方面,它能够为更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另一方面又给力学的内行们以发展想像力的空间。也许内行们会由于读了它,提出更为深刻的研究体育力学的课题来。

 

竞技体育运动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其中绝大部分都和力学有关,所以本书的主题大致上可以说是,竞技体育与力学学科的关系。这本书涉及体育科技的方方面面,包括时间与距离的检测、球的旋转与球在空气中的阻力与轨迹问题、跳水运动与身体旋转问题、跳高运动的运动员的重心问题、运动的安全性与防护问题、游泳的阻力与游泳服的改进问题、自行车赛的空气阻力问题、撑杆跳的撑竿改进问题、运动场地和设施问题,等等。有少量问题与力学关系较少,为了比较全面地论述体育运动与科学技术题,也有些节目论及。总之,它是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体育和现代科技的通俗读物。

 

我相信无论是学习力学、物理或工程技术的学生、教师、运动员或教练、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乃至中学生,在阅读了本书后都会有收获的。是为序。                 



本文是作者投向《力学与实践》杂志,奥运专刊的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21775.html

上一篇:从一则笑话反思中国教育体制之悲哀[转帖]
下一篇:教学杂谈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