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g主人 汪阳洁 按:硕士毕业之际写给学校的一篇征文稿,可能因为篇幅太大,被编辑删减后发表在了学校校报。文章写的是导师对我们的教育,但删的太多,以至我认为不足以表达原来的意思了。因此,这里将原稿再发一遍。
稿子由汪阳洁和蔡元汉写于2010年4月底。重读此文,更觉导师当年之教育弥足珍贵。】
前几日我们去洛阳看牡丹,回来带了两个小纪念品送给姜老师,顺便聊聊最近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老师最近好像身体不是太好,略微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交谈中,他一如以前,一谈到学术上的问题就精神抖擞起来,劳累顷刻间似乎烟消云散。末了,老师也不忘关心我们的生活状况,嘱咐我们这几天天气多变,注意身体。每每此刻,我们感到很温馨,那是一种感动和幸福。
老师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教授,他对学术有着无比的赤诚和热爱,在教育学生方面也极富感召力和行动力。1988年老师从原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陕西汉中林业局工作,但是政府任职似乎对他并不具有吸引力。思考再三,他毅然放弃工作,于1990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开始了他充满激情的学术职业。多年来,老师潜心于学术世界和学生培养,丝毫不为外界浮躁与诱惑之风所动,他把它们作为自己的事业用心呵护,并沉迷其中,乐此不疲。
在学生培养上,老师的严格在学院里是出了名的。在他的培养原则里,第一条就是“严格”,严师出高徒;第二,学术千秋,训练无所不在;第三,基础重于专业,方法重于知识,素质高于一切。这三条原则白纸黑字地成文公告于众,告诫学生,既然选择了研究生之路就省点偷工减料的工夫,安心接受严格训练,脚踏实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须知艰难困苦,青汝而成。在他的“严厉”指导下,学生读文献、写读书笔记、开研讨会。他还会不定期地与我们一起交流心得、分享彼此经验,给我们鼓励和希望。上研以来我们过得非常充实,学到了不少东西,提高了科研能力,并能很快地着手论文的创作。韩愈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一介书生,实不愧“师者”之典范。
为方便信息传递及强化相互间的学术交流,老师专门创建了一个QQ群——“犁牛亭”,给师生彼此间学术讨论、即时交流、资料转递及分享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想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平台为何取名“犁牛亭”。
按照老师的意思,“犁牛亭”之源,主要基于三层考虑:其一,在经管学院楼西侧有犁牛雕像一尊,这尊犁牛俯首躬耕,奋蹄向前,颇有气势;楼南面又建有凉亭一座,小巧别致,故取其意境而名之;其二,力犁之牛有较强的象征意义,寄寓我等书生宜崇尚“默然奉献,只问耕耘”之品格;其三,《论语·雍也》记载:“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故取之。关于第三条,当初并不太清楚谓之何意,后来专门查阅一番,发现这里还藏有一个典故。相传周朝时,人们把红色的头角周正的牛做祭祀用,而杂色的牛被认为卑贱,只能耕地用。孔子的这句话其实是暗指他的学生仲弓虽出身微贱,属于真正的“犁牛之子”,但他各方面都很优秀,长着红色的毛和周正的角,即使不用于祭祀,山川之神也不愿将他舍弃。因此,夫子用人,只看他的德行,而不在意他的出身。老师引用该典故,蕴含了“英雄不问出处”的韵味。在老师眼里,不管我们来自何方,背景如何,都要敢于从一切困境中跳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正确看待自身未来发展。只要我们如犁牛一般默默辛勤耕耘,终会出类拔萃、不同凡响。事实上,就我们学校而言,即使偏居西北,但仍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栋梁之才,为社会谋取福祉。老师的“犁牛”之意,颇有韬光养晦之远见,意义深远,学生又岂能不倍受鼓舞、奋发图强呢?
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传授一套套学习理论和为人处事之原则。其中,最让我们津津乐道的就是“砸核桃理论”。老师说,不仅仅是做学问,做任何事情,你都面临着一个未知的核桃,你想吃里面的核桃仁,唯有砸开它,如果总在核桃表面逛来逛去,不使劲不努力,那就永远也吃不到。当然,核桃壳往往总是非常坚硬的,要砸开它也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你得努力寻找砸开它的工具,并要使劲的砸。初次听老师的这个理论,总感觉似有佛学禅语的味道,简单的例子就把整个人生说明白了。对学术训练而言,这其中最本质的一点应该是,对一个问题一定要深入思考、挖掘和剖析,直至拨开云雾见青天,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那就难免雾里看花,不知所措了。关于人生与做学术,老师向来认为它们是相通的。他经常说,学生毕业之后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从商、从政,三年的研究生训练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够经受住学术的训练,掌握并具备一定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容易得多,学术训练与工作并不冲突。这些话,对于今后我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是颇具借鉴意义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为学严谨执着,培养学生亲历亲为,点点滴滴都成为我们每一届所有学子享之不尽的财富。我们笑言,老师若是生在古代,那定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两袖清风著学问”的典范。正如孔子《论语·子罕》中所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老师之道,或许正是这样一条学习钻研之路,并带领着学生心无旁骛、坚定不移地延续下去。
从姜老师身上,我们学到了一份淡定,少了一丝浮躁。无论今后身在何方,师恩永难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