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高校的稳定剂

已有 3251 次阅读 2016-7-14 10:0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双一流建设被不少人解读为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中心,无论这种解读是否确切,但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确是高校的稳定剂。实力强的学校可以搞学科建设,实力不足的也可以搞专业建设。这无非是覆盖范围大小不同而已。从而,下面谈专业建设。

       一个专业要办出水平的话取决于:1)公共基础课的质量和理论深度;2)专业基础课的质量和理论深度;3)专业课的质量和广度。

       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作用的是:专业基础课。而它对公共基础课就提出了相应的特殊要求(重点内容及基本的理论深度),那种全校性的统一类课程就需要有一定的修改量(不同专业类的不同偏重)。

       而专业课要实现有质量和有广度就很依赖于专业基础课的实际质量和理论深度,从而在逻辑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教学过程。

       要办成高水平专业的话,其师资实力分配是:专业基础课师资最强,公共基础课师资次强,专业课师资有足够的专业视野(合格,但本身未必强)。

       我国很多高校的师资是偏重于专业课师资(最强),而专业基础课师资弱,公共基础课师资就是拼盘化(一盘散沙)。这种格局实质上是我国高校的通病。

       专业课师资批评学生基础课没学好,但是自身也上不好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师资嫌学生高数没学好,但自身也上不了高数课。而公共基础课师资则面对数量巨大的学生群,在各专业实质要求不同从而学生学习热情不同,在及格率必须足够高,等等的条件下,基本上是疲于奔命。结果在高校形成了一种隐文化:教授管专业课,副教授管专业基础课,讲师管公共课。

       关于学术水平的这种隐含结构把公共课推向了高中式教学,把专业基础课推向了缺斤短两,最后大家把热情倾倒在专业教学上。所谓的越来越职业教育化实质上就是指的这个问题。

       过去,评级一个学校的专业事实上就是评这个专业有多少院士、大教授,专业基础课师资和公共基础课师资是不参评的。博士点、硕士点的评价是导师与论文,给研究生上课的师资也是不参评的。

       这样,基础课师资、公共基础课师资的持续弱化就是高校最为普遍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提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客观背景是制止这种持续弱化趋势,但是,至少在目前的基本格局下,还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有任何的改变。为何如此说呢?因为我国高校在基础课方面的博士点少,基本上是以专业课方面的博士点一统江山。

       很多人认为“双一流”建设是211,985的延续。从本质上看,211,985是以学校产出(论文,科研成果)为基本评价依据的;双一流显然的不会放弃这个评价标准,但是限定为学科或专业,这样,很多学校的弱专业就凸显出来了。这是一个进步。

       但是,任何专业,它不能脱离学校的大环境,从而,双一流提法并不是针对基础课师资、公共基础课师资的持续弱化的实质性解决办法。从而,可以预计,还得出台各类补充性的提法,我预计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出现一批基础学科类的博士点,而专业类的博士点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压缩。由于这个倾向,高校今后的招聘原则(选择)会出现大的变化,对于学科带头人(实质上是专业基础课大师)的概念会出现变化。

       之所以这样预期是因为整个专业(学科)的收入是与此挂勾的。大家在收入的高低面前会被迫的设法解决基础课师资的持续弱化问题。

       实质上,一旦各学科(专业)获得特定的权力,而这个权力又直接关系到全体的收入,就会客观性的审查自身的结构性问题,两个问题突出:1)专业基础课理论大师几乎招聘不到;2)在专业涉及面上有广度和深度的大师几乎招聘不到。从而,也就只能感而叹之。发个广告,坐等大师上门是不可能的;千里奔走,挖来个院士或名人,那是养个大爷,不合算。人才问题由于实质性的需求而凸显出来。

       总之,双一流建设的提法将迫使部分学科(或专业)走上正确的办学道路,而这条路的确是奔一流水平去的。这是高校30年来最大的办学思想进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990576.html

上一篇:我们对大区域水系的运动缺乏研究
下一篇:化学上的点阵结构与连续几何的关系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1 droopg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 0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