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在具体学科中 “基础科学”的地位 精选

已有 6136 次阅读 2014-7-1 12:1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国工科教育的致命缺陷是:对具体学科的“基础科学”定位的混乱,和对“基础科学”地位的贬低。

      在逻辑上,工科教育的目的长期以来是满足“工程”部门(行业)的技术人才需求。按流行的术语,工程行业的技术可分为:1)过去式的。这是使用最广的,最为普及的。2)现在式的,正在引进或推广使用的。可进一步细分为:通用的;国内先进的;国际先进的。3)未来式的,未来升级换代的。也可进一步细分为:可购买到的;可自行开发的;既开发不了也买不来的。

      在改革开放前,工科的人才目标是:满足工业化的需求,技术基本上是过去式的。这类技术有大量的如何培养人才的成熟教材,从而,可以照抄照搬。

      到了改革开放的头20年,对高端工科的人才的需求向国外的现在式技术转移(引进技术)。此时,我国的工科教育已经非常吃力,师资力量不足,而完成学科教材更新的层次只限于“专业课”教科书。基本上无力对学科的“基础科学”课程和教材做出有效的更新。此时,急就章式人才的培养方式获得了工业界的肯定。而这种肯定也就掩盖了对学科的“基础科学”课程和教材做出有效的更新的迫切需求。

      进入高校扩张期以后,由于师资力量的储备不足,叠加上新技术产业在我国的落地,急就章式人才的培养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与此同时,本来应将注意力和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科的“基础科学”课程和教材做出有效更新方向上的教授们的工作重心被导向“论文”和“科研项目”,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就急剧的滑坡了。其基本标志是:学科的“基础科学”教学弱化到几乎是徒有其名。

      也是在这个时期,研究生(大部分是为满足师资更新而培养的)的毕业标准被导向“发表论文”,从而急功近利式的“科研法宝”成为利器,研究生在学科的“基础科学”方面的训练不足,但是在各类“秘笈”方面的无师自通成为潮流。

      在这批研究生进入高校成为新的师资队伍的主体人群后,学科的“基础科学”课程和教材就快被清理出去了。这种清理是以陈旧过时的“基础科学”概念来实现的。

      由此引出的后果就是:表象上的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而其深层上的对学科“基础科学”的把握不足。

      我们谈“基础科学的落后、”是在这个意义上的,谈对“基础科学的支持力度不足”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的。

      在我国,很多人一谈基础科学就盲目的泛谈“数学”,“物理”等,全校加强此类科程等被看成是加强基础科学教育。这种盲目性恰恰是对具体学科的“基础科学”一无所知的行为。行政上的诸如此类的一刀切,及动不动就全国性的“规划”教材,以及专业目录的调来调去,都是源出于对具体学科的“基础科学”概念的错位。有的学校以它国教育为例动不动来个新动作,提倡教授治校,或发明各类评价指标体系,所有这类行为在本质上就是否定具体学科的“基础科学”是特定的、动态演化的。我们无法定义所有学科的“基础科学”,只能在抽象的哲学层次使用这个概念,而把这种宏观的空洞概念在国家尺度上搞“规划”也就消灭了各类工科专业的千差万别,从而,成为标准化的。这是与工业界对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背道而驰的。

      面对我国的实际问题,精心的加以解决的事情显然是被各高校所排斥的。高校的当前重心依然是集中在各类人才计划(或规划)上。也就是说,高校并没有向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方向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给老百姓交出的答卷是:在科技文献上,培养了大批能发论文的人才。

      我想,最近几年,高校会被迫的在社会压力下审视具体学科的“基础科学”问题。而高校章程是一个作为起步用的宏观构架。步伐会有多快?没有任何答案,而且,征象也不明显。[注:具体学科的“基础科学”问题见前几篇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808119.html

上一篇:测绘类专业: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
下一篇:基础科学研究的护身符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16 梁光河 陈楷翰 马建敏 姬扬 李宇斌 吉鹏举 许方杰 胡九龙 黄永义 李轻舟 杜占池 代恒伟 ybyb3929 shenlu PWANGSEIDON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