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界的私下论谈中,在各类推动科学进步的高论中,在创建一流的规划中,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我国之所以科技水平上不去是因为科技人员的收入太低。所以,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提高收入。
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办法的成功性:如果搞宏观数据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科技人员收入的提高的确与我国的科技进步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但是,这个相关性目前受到了挑战:科技人员收入的提高只是促进了技术性的进步,而对基础科学的进步几乎没起作用。也就表现为:科技人员收入的提高与国家的科技创新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我国学界认同这样的观点: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对基础科学理论的深厚把握和理解。所以,在收入问题解决后,开出的第二个方子是:学术研究环境的提高。也就是常常听到的,不要急功近利。所谓板凳一坐十年冷。
前一个方子是宏观尺度的,而后一个方子是微观尺度的。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很多人用这两个方子构造了一个尖锐的矛盾。不急功近利的话职称收入上不去;职称收入上不去也就没法不浮燥,安不下心。
这个论调的不成立在于:科技人员的收入处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偏上)是个事实。因此,上面论调的根本内涵是:科技人员追求的是高收入。
高校及科研管理部门把这个内涵推向了极端:用高收入来促进科技进步(发表科研论文)。从而,我国学界对高收入的追求就“合理化”了。
因此,一个基本方程就可以列出来了: 【科研项目及科研论文= 高收入】。
高校及科研管理部门的信仰是:【科研论文 = 科技进步】 + 【高水平论文 = 科技创新】。
你很难说出上面的两个公式有任何问题。事实上,在宏观尺度,这两个公式在统计学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微观尺度,其可笑性也是明显的。
那么问题出在那呢?问题就出在:把这两个公式在微观尺度上使用。一旦在微观上使用,板凳一坐十年冷就成为笑料。
在宏观尺度的统计正确性只不过是表明:现象上有良好的相关性。然而,统计相关性与因果性相去甚远。
然而,很不幸的是,在我国,学界的很多人认同:【相关性 = 因果性】。而这种认识的根源就是基础科学素质低下的必然结果。
我们目前还看不到以上的三组公式会被高校及科研管理部门放弃的任何迹象。
然而,无论以上的现实是如何的突出,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成就【1)大批本科生、研究生的出现(就算是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2)科技群体的收入水平处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偏下)邻近;3)庞大的经济体及社会的稳定。】将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护身符。
有了这个护身符,基础科学研究必然在我国生根发芽。这是文明进程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高校及科研管理部门的意志为转移的。
就我的观察,我国搞基础科学研究的基本上都没有生存问题,无非是其收入偏低而已。滴水穿石,基础科学研究的持续性特征决定了以上所说的现实是我国在基础科学领域取的进步的护身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