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随时代而变化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一般地说,得到外文期刊、书籍是非常困难的。这种局面在上世纪80年代才逐步改善。
但是,这种改善是非常有限的。取决于所在单位的经济实力和对学术的观点。
就图书馆定购而言,普遍采取的法则是:有足够的读者面。基本上没有按照学科的组成结构来定购的,更不用说是连书名含义都怪僻的学术专著了。
这样一来,多数文献是:普及类的和教科书类的,及发行量较大的、学科性的期刊。
总的来说是完整性极差。无法支撑搞深层研究工作的需求。
对我国的研究人员而言,即便是同一个高校的同行发表的论文,常常是除非他专门给你一份考贝,也读不到或者说是不会去找来读。
人们热衷于为写发表用论文而做“针对性”检索,热衷于读“热”的论文,或者是“假定读过”,这都是服务于发表论文的需求的。
在这种大背景下:论文在传统期刊上发表是传播其价值的最有效途径吗??
如果认为不是,障碍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读论文就要定购期刊,如果该期刊不值或没钱,也就不定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放存取(OA)也就是一条必由之路。显而易见,最大的受益者是学术团体,间接受益者是整个社会。
但是,连带而来的问题是:作者出资?还是不出资?
无论何种出版方式,只要是提职称或考核制度规定算数,作者乐此不疲。
如果不算呢??那就只有少数作者会出资了。
这样,无论何种出版方式,学术出版商垄断集团为了维护收益,唯一的办法是:把经由它出版的文献打上一个“高水平”,“权威”等等正面标记,从而使得它们在提职称或考核时算数。
目前,多数出版商是在为此而奋斗不息。
但是,在海量出版名不副实的大量论文后,用人单位被迫提高标准,从而,令出版商的某些期刊上的论文不算!
这场斗争是最近几年发生的非常明显的斗争。
斗争的结果是:科学交流的主要障碍由读不到转变为难于读到有价值的文献,大量的时间花在重复性的论文阅读上。
对作者来说,论文不能被同行注意到而挑拣出来;对读者来说,难于在几百、几千的海量论文中选出有价值的;这个交流障碍是非常明显的。
有的国家、学校或团体规定,所有被资助的研究工作必须在指定网上发表。其它地方或方式发表的论文不列入考核依据。
这是一种战略性的决策:1)出版商说了不算!2)peer-review 说了不算!(谁知道他们可靠不?)3)所有读过该论文的读者说了算!!
目的很简单:学术界的总体评价(包含现在的、未来的、及不可预见的)算!!
这就把东郭先生给赶出来了!!结束作者为了自身利益而发表论文的时代!!
换句话说:为了克服科学交流的主要障碍,社会化(国家、学校或团体)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一场还科学论文本来面目的发表机制开始了试探性的脚步。
“一切为了读者”将是这类网站的立足点,从而,也将迫使作者的写作方式和发表方式向这个方向转换。
由此,也必将是使社会投资的科学研究工作在社会的监督下进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