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量力而行,听从内心的引导

已有 2978 次阅读 2011-6-13 18:5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大学里,听了很多的成才之路,各种说教。

       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在大学毕业后的前十几年,喜欢制定伟大的学习计划,但是,没有完成过任何计划。

       在书店,看到书不错,感到有兴趣,就买下来。在最初的几天里,很快的就制定了看完该书的计划,但是,大多数也没有执行下去。

       虽说任何学习计划都没有确切的完成过,但是,始终保持看书,专业的、非专业的,理论的、应用的,哲学、伦理学的,经济学的、管理学的,桥牌的、围棋的,等等。从大学开始,买书就成为爱好。看书也就理所当然的是爱好了。

一时冲动,今天想干这个专业,明天想干那个专业。今天想开发这个爱好,明天想开发那个爱好。

      

买的多,看得少。深的书看不懂,浅的书不愿看。

有时,不量力而行,强制自己读某些别人告诉我的“伟大科学家”的“名著”,结果不仅读不下去,而且有时会几个月的看见书就烦。

       违背内心爱好的读书、学术行为是不可持续的。

 

但是,有一条是肯定的:所买的、看的书对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有利。这是最初的目的。

而且,也享受到由此而来的好处,如职称、工资等。

 

总结这十几年买的书,由发散的主题逐步形成一个狭窄的主题,就是现代数学、理论物理、连续介质力学这几类。

这类书看的越多,专业水平越高。

       因而这类书也就越看越深入,越深入就越买的多。看来看去就会产生系统性学习某个学科的想法,并克服困难完成它。也就是说,一个劲的反复折腾。

但我没有料到结果会完全转到理性力学上来。

 

       直到1994年的时候我才感觉到,人的学习是受内心爱好引导和功利引导的。

      

很多书跟随我20多年了,从来没看完过那怕是20%。但是,就是看过的那10%-20%指挥着我的发展方向,而之所以是这样的,那是受内心的兴趣引导的。

 

       后来我与几个学者谈到这个问题,说自己是买的书多看完的少。期刊上的论文是复印的多,看完的少。很懊恼。

       但是,他们批驳我说,大家都是这样。如果没有那么些泛泛的读,无法形成全局性的概念,也就无法进入科学研究工作的独立思考。就更不会形成特定的研究工作。

       有一个学者甚至说:买的时候看了几眼,买回来后看了看目录,偶尔看了书中一、两页,就算是没有白买。

      

       总结下来,学习上有三个阶段性特点:1)先是与专业直接有关的(利益驱动为主);2)在感到自身对专业的把握良好后,就自然的转向与专业相关的学科(内心引导+利益驱动);3)在有优势的方向上,会不自觉的投入进去(内心引导+兴趣驱动+预测利益驱动)。

      

       我看来不少的学科史类的文献,总结下来,大多数学者走的路都是这样的一条散漫的道路。1)由最初的专业,先是为个人利害,取得立脚点;2)在内心兴趣(自身并不明确的目标)的引导下进入某个方向;3)在各种思想中偏爱某种理论,最后走向科学上的个人黄金时代。

 

       再后来,我在物理、数学、力学史类的文献中看到很多对各种说教的批判。也看到对各种学术思想的批判。在阅读这类文献时,我有时会暗自庆幸:我好在没有完成过任何曾经制定过的学习计划。但是,始终不渝的以开放的头脑学习给我带来的利益却是总会不期而至。

       在科学研究工作上尤其是如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454826.html

上一篇:否定科学研究工作的层次性结构的后果
下一篇:要想做创新性研究工作就得多看点科学思想史和原创性文献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5 曹聪 文双春 刘钢 李毅伟 高召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