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否定科学研究工作的层次性结构的后果

已有 2911 次阅读 2011-6-12 12:4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office, style

 

我国的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特点是:否定科学研究工作的层次性结构性,表现为:

本、硕、博的脱节。

        在表象上,这个特点是非常突出的,自1980年代起就使得考研的本科生有所认识。当时的很多专业招生的突出条件是不容许跨专业报考。

       10多年后的1990年代,很多单位放弃了这一要求。但是,只不过是表面的。

       到了最近几年,按专业大类划分,又有所限制。

       这里,不讨论其合理不合理的问题,而是讨论其深层次原因。

       一般地说,做某个研究工作方向是有基本条件的,就是学过的课程结构及相应的深度满足要求。如果研究工作方向是只有某些专业的本科生能满足的,那就会有专业限定性。

       这种限定性阻止了考生按个人研究兴趣获得硕、博学位的可能性。

       这一特点使得当时出现要求放开跨专业报考的条件。

       但放开后,又产生了一个大问题:胡乱招生。这与研究生扩招是紧密联系的。

       在突然到达的招生资格面前,许多招生单位把大量的、连自己都搞不清的研究工作方向列入了招生目录。

       但是,如果招生单位对研究工作方向本身就不清楚,尤其是要求的课程结构及相应的深度不清楚,但是,又知道研究工作方向有跨学科特性,就会趋向于招跨学科考生。如果这种情况有普遍性,就会出现大量的跨学科招生。

       问题就出来了:招生单位对研究工作方向本身就不清楚,而学生的的课程结构及相应的把握深度也不满足最低限度的要求。结果就是研究生质量的急剧下滑。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也不知是何人灵机一动,提出了:论文发表的要求。

       以此为标志,论文要求登堂入室。各种版本相续登台亮相。

       在某些学校、在某些学科,其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普遍性的现象却是失败。

      

       在深层次上,失败的原因是否定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层次性结构。如果所招研究生没有学过所需要的课程结构及达到相应的把握深度,则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学生自学。当然,理论上,可以开设相应的面向研究生的课程,而且大多数单位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在论文要求的压力下,这项工作是走过场的。因而,课程结构及相应的把握深度一般地说没有系统性的提高。

       无论理由是如何的充分,客观上:还是否定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层次性结构。

 

       那么,为何也培养出了部分优秀人才呢?仔细考察就不难发现,导师的重要性。导师本身所把握的学科理论结构及相应的把握深度决定了他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然而,在单位招生资格、导师资格评定上,我们看不到对导师的:学科理论结构及相应的把握深度的任何实质性要求。

       这就是说,在实际操作上,也是:否定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层次性结构要求。

 

       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后果是明显的。

 

       在招生上,长期的考试结构的稳定性已经催生了考研专业户。

       在本科教学上,对学科理论结构及相应的把握深度的要求步步后退也强化了这个矛盾。也就是说,否定科学研究工作的层次性结构的后果还题现在本科教学上。

 

       那么,在发表的论文上呢?同样很明显。也就不去说它了。

 

       因而,对年轻的研究人员而言,当务之急不是去听“名家论道”,也不是去“申请基金”、发表论文,而是完成自身的必要的学科理论结构学习及达到相应的把握深度。

       无论以多么充分的理由否定这一点,结果将是必然的失败。

       无论“名家论道”鼓吹多少次“失败为成功之母”,如果没有必要的学科理论结构及相应的把握深度,失败者就是失败者,即便是戴上了“院士”、“专家”、“学者”的各种称号,在科学研究上,也还是:失败者。

 

       科学研究上的失败者的最大弱点是:牢固守卫已得到的,想象着还有的很多未来机会,而不愿意去踏踏实实的完善自身的学科理论结构及相应的把握深度。

       但是,这类牢固守卫的最终结果还是科学研究上的失败。

 

       一般地说,败军之将不再言勇。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很多科学研究上的失败者名利双收。也有很多科学研究上的失败者大谈特谈如何做科学研究工作。这真是莫名其妙。

 

       也就是说,否定科学研究工作的层次性结构的最终后果是:科学进步缓慢,甚至于局部学科的后退。同时,出现导向性错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454379.html

上一篇:以“认可和不认可”来替代“实征性”的后果
下一篇:量力而行,听从内心的引导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1 vigorou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