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对理性科学的蔑视是抄袭和低水平重复的内在原因

已有 3964 次阅读 2011-3-15 02:2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里,使用理性科学以区别于科学理论一词。就构词法来说,一个具体的理论可能是科学,也可能是不科学的。在理论的前面加上定语“科学的”只不过是主观的修辞而已。

       所谓的理性力学是由牛顿创立的,他提出了理性科学的原则1)物质及其运动的客观性; 2)用既不多余又必不可少的参数和函数来描述其中的本质规律;3)能由规律本身对现象给出精确的描述,而不求助于其它的原因。

       牛顿力学在其适用范围内是个理性科学的典范。

       在牛顿之后,各种科学理论不断的建立,有的经受了长期的实践考验,而有的则不断的吐故纳新。沉淀下来的基本骨架就是理性科学。她是一种高度的抽象,并用尽可能新的数学语言描写。因而,她也是动态演化的。

       显然把握理性科学的难度是很大的。耗费时间的。也是需要大动恼筋的。

 

       一个省事的办法就是:不问其它,只要结果。

       长期以来流传的一句话:“只要知道公式的含义,会用就行了。”也就是说,不追根究底。

       把这一观点放到“科研”上就等价于:“找某个(几个)有出处的(或名人的、或名刊上登出来的)公式用用不就行了。”

       这就是我国科研队伍的主流思想。

       总的来说,无论是学校的教学,还是出版的教科书,基本上贯穿了一个最基本的特色:对理性科学的蔑视。

       但是,完全抛开理性科学也不大好办,因而,各种断章取义、歪歪斜斜的解释就出现了,并且形成一个隐匿的约定:“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对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科研人员,一旦要求他们写论文发表,对本学科的理性部分把握不了的弱点就暴露无遗。

       如何掩盖呢?

       1)直接的拿虎皮(“理论公式”)做大旗,东拉西扯的拼凑出一个“理论依据”或做出一套“理论解释”。一般地说,这是因为自身没有相应的导出该“理论公式”或由该理论公式推出其它需要的推论性理论公式的能力;或者是,对自身的推导结果没有自信。

       这种论文的典型特点是:跟风

       2)牵强附会的,或顺手牵羊的利用别人的、可从文献上看到的东西,通过可能的排列组合来构造一个“理论”,并按类似手法,搞一个“数据证明”。

       这种论文的典型特点是:低水平上的重复

       3)如果作者连正确把握、理解别人论文的能力都不足,那就只好大片大片的照抄了。

       这种论文的典型特点是:

       显而易见,如果不要求他们写发表论文,作者也就犯不着:低水平上的重复或抄。

       但是,由此而下结论:低水平上的重复或抄是因为要求发表论文而引起的则是片面的。

       反过来说,如果不要求科研人员发表论文,这个致命性的弱点也就暴露不了,我们可能还会满足于:XXXXXXX名高级科研人员这样一个“强大”的队伍,而认为“科技”大国指日可待。

       也就更不用谈:社会上对“低水平上的重复或抄”的爆光和批评了。

       脓包就是脓包,早破早好。

       撇开其它,作为结论:对理性科学的蔑视也是缺乏原创性的内在原因。也是“一流高校”没有基础的内在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422462.html

上一篇:超弦理论:是重要的物理学进展
下一篇:高校的两层皮:一个双壳球模型
收藏 IP: 202.102.253.*| 热度|

7 赫英 文双春 郑波尽 孙学军 姜洪洲 李政江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