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讨论的科技情报是一种公开性的情报,如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如何有效的利用这类科技资源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英文科技图书论文的阅读方法及评价其价值的有关问题。主要内容是: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科技阅读的选择原则、泛读与精读、科学研究的方法、选材与建立摘记。
应当指出,目前,科技文献的主体文种为英文。即使是我国学者的创新性论文也大多数以英文发表,这是全球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因而,在当前,不掌握英文文献就很难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
一: 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
何为科技情报?首先,何为情报?对这一问题,就研究情报的宏观概念而言,它有以下性质:1。有用性,它含有特定的信息—知识性,有发出者;2。有载体(媒体),具备可传递性;3。有时效性;4。有特定的接收对象。等等(效用性、社会性、积累性、及综合性)。
因而:信息发出者,信息接收者,及信息传播载体三要素是情报宏观概念的组成部分。
如果抽象地看,则:1。含有信息;2。有时效性;3。具备客观性(真实性)。
但,泛泛而谈的科技情报指的是: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
我们是情报的使用者。作为个体使用者,何为科技情报?
原则上,一个图书馆在拥有了某类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后就可以宣称:本图书馆拥有了某类(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科技情报。
对个体使用者,有下列可能:1。读不懂或从来没有读过该类科技情报;因而对他而言,这类科技情报并不真实存在;因为:有用性没有得到落实。2。读懂了,但是均为时效性已过的情报,因而为无效情报检索,这种可能常出现在应用技术性文献中。3。读了大量的某类科技情报,但该类科技情报不具备客观性(真实性),因而为虚假性科技情报。这对读者是有害的。4。无法完成情报的综合,即无法建立思想性的学科理论体系。
因而,对情报的个体使用者,只有在:读懂了有效期内的、具备客观性的某类科技情报后,该部分科技情报才成为他个人的科技情报。也只有在这时,他才是:某类科技情报的特定的接收对象。对学者而言,能否最终成为有效情报还要看他的综合和抽象能力。
就情报使用而言,消化(拥有)最大量的某学科科技情报的个体就是该学科的学者。
总上:个人必须成为某类科技情报的特定的接收对象。这样,该类科技情报才成为对个人的真实存在。
故:做一个科技工作者必须先成为一个科技文献的读者(某类科技情报的特定的接收对象)。
1960年代前的情报概念:情报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
但在60年代的“情报危机”、“情报爆炸”使一部分有很高价值的情报淹没在低质量的情报之中。
1970年代后的情报概念:“情报是判断、意志、决心、行动所需要的,能指引方向的知识和智慧。”
对一个学科而言,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构成一个系统性的、有浅、有深的文献总体。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
但是,就文献的时效性、客观性而言,它是因人而异的。客观情况是:存在大量的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90%)。
就文献的收藏机构而言:剔除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但作为读者,剔除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是一个更依赖于自己的事情。
一般地说,低年级教科书是最低水平的科技文献,也是最基础的科技文献。原则上,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最少。而另一个极端是:最新论文,它是最前沿的科技文献,原则上,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最多。
我们并无一般性的方法来剔除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这与学科的总体情况有关,也与社会风气有关。
另一方面,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时期、不同层次的读者、等等主观性因素会左右评价标准。
一般地说,学好教科书是取得基本评价能力的最基本条件。故,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是学好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