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指的是一套推理体系,一套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于各类具体现象,作为抽象,它把对象的抽象属性概念化,经某个科学理论的推演后,得到关于某类现象的某个抽象属性的结论。
真科学:在用某个科学理论进行推演时,它的起点概念一般称为前提,它的推演结果称为结论。
对于真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对于正确的前提,能得到正确的结论(也就是经的起实践的检验)。
但是,对于错误的前提,真科学理论的到的结论必须是错误的(也就是具有可反驳性)。
这两个属性:科实验证明性,和存在反驳性实实验(可反驳性)。是真科学的基本属性。
伪科学:对于一个错误的前提,如果得到的推演结论为正确,那么这个科学理论是伪的(伪科学)。这是因为,前提和结论间的链条有错误(哲学上,不具有可反证性)。
对于一个正确的前提,结论也正确(具有可证明性),但是根本上这个结论不是科学推演的结果,而是跳跃式或断言式推理得到的,这就假科学(不具有可反证性)。
其基本特征是:推演的逻辑链条是间断的,不连续的,从而在事实上形成了偷换概念行为。
在学科交叉时代,此类理论很多。
似科学:对于一个正确的前提,如果的到的推演结论为错误,那么这个科学理论不能解决此类问题,有待完善(待完善的科学,哲学家也称之为伪科学)。在结论是否为真之前,称为待检验的理论(假说)。
但是,它依然满足对于错误的前提能得到错误的结论(具有可反证性)。
大量的理论属于这个范畴。
就科学哲学上的用词而言,以上的3大类均被视为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理论。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一个联系前提和结论的推理链条。而链条的推演规则,以及对于属性的概念化抽象规则,就是理论(泛称科学)。
与科学无关:
如果前提和结论间的关系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因人而易,因时而易,因地而易),这样的推理体系是没有资格被上升到伪的。是与科学毫无关系的。
与科学无关的争论有一个基本特征:既无法用实验证明,也无法用实验反驳。从而,就是靠水军取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