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学家不是救世主 精选

已有 6742 次阅读 2016-10-10 09:4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我们被很多关于科学家的研究如何改变社会的论述所包围。此类论述为科学家所热爱,因为这表明,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但是,长期生活在科学研究圈氛围下后,尤其是有所成就以后,就有可能产生在某个领域(学术,或技术)的“救世主”意识。这可能出现在科学家本人的意识中,但更多的是出现在该科学家的“粉丝”中。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称XX为某学科“之父”的说法。这类说法的潜台词就是科学家有救世主的属性。

       一旦某个科学家被捧为“X学之父”,在意识上已经把他视为创造者。而创造者的特性中也含有救世主的属性。

       大多数大科学家是否定自身为“X学之父”类说法的,他们会很严格的论述:即便是没有自身的研究,在几十年以后,也有人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或者是论述,前人已有此结果的原始态,此后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的会得到自己的结果。他们始终是把自身的贡献置于科学进展的长河之中。

       这类意识的潜台词就是:科学家不是救世主。科学家只是科学进步的推动者。

       近几十年,随着科研热而并发的现象是,大量的“中国X学之父”的词语飘扬在学界。这实质上是把科学家视为救世主的早期意识表现。

       如果一个科学研究者有科学家等价于救世主的意识,他就会无限的拔高他的研究的社会价值,从而对自身的研究没有被热捧而愤愤不平。这种情绪基本上也就注定了他不可能取得科学上的重要成就。说白了,他没有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推动科学进步,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对某个科学家(大多数)的重要科学研究成就而言,它首先是推动学科的科学进步,一般的是在滞后很长时间以后才表现为推动社会进步。这是科学历史的事实。

       由此,我们的结论也就很明确:个人的科学研究,无论其成就有多大,并不是直接的经由该科学家来推动社会进步的。科学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是非常的间接的。进一步的,科学家群体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也是间接的。一般的首先表现为意识(或认识)上的推动,此后才由社会本身转化为实质上的社会进步的实现。

       从而,科学历史也就表明:科学家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间接的。

       这几点是很重要的。只有在这类意识高度上才能深入的进行科学研究。因为,这类研究的社会价值是遥远的未来才能实现的,即便是科学界也需要有很长的时间才能消化,从而对科学进步的推动作用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这样,他就不会去追求“认可”,“X之父”,“高度评价”,“热捧”等等虚假的东西。更不会因为没有得到此类虚名而愤愤不平。甚至于也不会因为得不到周边环境支持(甚至于被批判)而放弃他的研究。

       我国目前的学界风气是对这类坐冷板凳的科学研究者冷嘲热讽。而就思想上的基因而言,此类冷嘲热讽的意识根源就是把科学家等价于救世主的意识。

       如果一个科学家把自身的研究使命看成是成有救世主的属性,那么基本的结局也就定了:灰心失望。

       然而,恰恰是我国传统文化把学者等价于救世主(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追求学问的这个终结目标(务虚目标)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科学家把这个目标作为实时的目标,甚至于想经由自身来实现的话,那就只能是悲情了。

       出于科学家是救世主的意识,很多科学研究者热衷于指点江山。这实质上是不务正业。如果此类指点江山成风,那么这个科学研究群体也就注定是没有多少科学成就的。而在此氛围下的为自身收入不是高收入人群而愤愤不平的潜台词就是:作为救世主的代言人,应该享有高收入。

       科学家就是普通人,因为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是间接的,从而实时的社会地位远远的低于社会进步的直接参与者。这一点决定了实时的一切。科学家能直接期望的只是推动本学科的科学进步,即便是这个有限的目标,也一般的是不能实时实现的。从而也就注定了,科学家就是容易被遗忘的那类闲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07748.html

上一篇:马后炮:谁先发现相对论?
下一篇:严格的学科分类式管理会走向何处?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19 武夷山 李颖业 姬扬 徐耀 李方和 李岩 黄永义 李竞 邹斌 姚伯元 罗春元 董全 晏成和 朱志敏 陈冬生 wqhwqh333 xlianggg zjzhaokeqin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