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学研究上的不可控事件 精选

已有 10230 次阅读 2016-9-7 11:5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几个月以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NgAgo实验是否具有可重复性”问题成为热点问题。作为生物学的门外汉,我是没有判断能力的。这需要用实验来回答。

    我们目前能看到的是,部分实验者在声称没有重复出来后,宣布放弃做进一步的重复实验。

    我们是否就能以此为基本证据来判断出该实验不可重复呢?不能!

    为何如此说呢?量子力学的实验观测采用过这个标准。以基本粒子实验观测为例,重复实验次数很多,但是只是偶尔观测到。也就是,并不是短期实验,或是少量实验就能实际观测到的。这多少有拼实验技术、设备等的因素。概率论解释是量子实验采用的标准。在某个概率下(转化为置信度)能观测到。

    因此,我们不能对量子力学采用概率标准,而对韩的实验采用非概率标准。在这个意义上,不排除韩的实验表现出概率性事件的可能性。

    假如实际上为概率性事件,但是韩的实验赶上了若干次重复,从而在此基础上发表了论文。而控制出现概率的关键因素(未知)被改变(无意的),则韩的实验室也未必能非常“好运气”的实现重复性实验。

    如果的确有某个隐身的因素(隐变量)在支配实验的可重复性,而实验者对这个隐变量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重复实验依然表现为概率性事件。

    从科学论文发表而言,在没有针对实验本身(做足够的微小环境改变下实验)检验可重复性以前,就认定韩论文所述的实验方法为普遍有效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此,不可重复实验本身表明:韩论文所述的实验方法不是普遍有效的。

    那么,缺失的部分为何?作者如果不公布,那么就应在论文中指出“有部分关键技术因素”,从而给读者明确的信息:韩论文所述的实验方法不是普遍有效的,而是纲要性的。这样,重复实验者就有了重复不出来的精神准备。所以,既然有研究者指出实验没有重复出来,也就表明论文本身没有指出这不是普遍有效的实验方法。这是论文上的写作不规范,也是实验严谨性不足的基本表现。

    结论是:无论是否是概率性事件,至少韩的论文是严谨性不足的

    如果韩自身在论文发表后才意识到可重复性是个大问题,而他确认自己没有造假,那就只能是辛辛苦苦的去找出那个“隐变量”来,那就是若干年后,重新用实验来证实他的发现,并发表普遍有效的实验方法。

    河北省的投资(据报导,未必可靠)于这个项目实质上是追求这个目标。我们过度的指责此类投资就管的有点远了。

    所以,我们手头并没有指证韩春雨NgAgo实验造假的直接证据,实验不可重复实质上也不能成为直接证据。

    实验不可重复实质上只能证明:论文所述实验方法不是普遍有效的。从而,作者无法证明所声称的实验发现。这样,如果未来有人实验发现了其结论为真,但是发表了普遍有效的实验方法(可重复实验),则发现权也是后者,韩也就不具有发现权。

    如果是这种情况(未来确认结果为真),则结果也只能是:韩因为发表了不严谨的论文而丧失了首先发现权。

    事实上,韩对责疑的回应是错误的。在没有确认发表的方法为普遍有效的以前,应该如实的表示自身的重复性实验不足,从而表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提出撤稿或是补充一个堪误,来说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不是急忙的发表“实验方法修订”。更不应被媒体的议论误导而作出很多明显不合适的回应。

    出版社把一篇严谨性不足的论文视为重大发现,而某几个名人只是基于期刊等级而主观的把这视为不得了的发现,以及媒体对轰动效应的追求,以及单位对科研成就的渴望,是把韩春雨NgAgo实验推到风口浪尖的基本因素。

   假如没有此类因素,韩春雨NgAgo实验只是被以可疑的形式发表,那么在若干个实验者发现其方法不是普遍有效后,写几篇论文,在前言中说说,韩的论文也就完成其使命了。

    所以韩的责任在于,如果是要发表“技术保密”的论文,就不要公布“普遍有效的”实验方法。作为一般性的简要报导,声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不就没事了。

    就事论事而言,实验不可重复实质上只能证明:论文所述实验方法不是普遍有效的。我们不应由此而推断韩是造假。但是,不能推断并不意味着排斥“可能为造假”。就善意而言,我们也不应排斥“为概率性事件,有深层因素有待进一步发现”的可能性。

   事实上,国外实验研究者声称不再进行重复性实验的态度就是:论文所述实验方法不是普遍有效的,论文的发现缺乏后续实验证据的进一步证实(论文无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001403.html

上一篇:抄袭的形式界定和实质界定
下一篇:科学实验有几层含义?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26 周健 陈楷翰 姬扬 郑小康 李延谦 孙平 唐小卿 代恒伟 许培扬 牛登科 蔡小宁 余国志 秦逸人 黄永义 蒋永华 鲍海飞 王刚 wangbin6087 xlianggg ep4h loyalSciencefan wangqinling liufjie guhanxian xchen dialecti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