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遇春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李遇春

博文

为《麦田》代拟的卷首语

已有 4175 次阅读 2008-8-30 17:5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麦田》

卷首语

                                 李遇春

 

炎暑将尽,秋天快要到了。

我们的《麦田》终于收获了最初的稚嫩的果实。

一年前,我们告别亲人和朋友,从天南海北相逢在美丽的桂子山,相约在人文荟萃的文学院,相聚在中文试验班。文学是我们的精神纽带,我们都是文学这根绳子上的蚂蚱,因为热爱文学,我们在上苍的安排下相遇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领略了文学院老师们的风采,我们感受了大学同窗之间的友谊,我们开展了一轮轮热烈的读书讲演会,我们徜徉在知识和情感的海洋中。我们通过征集而拟定了班训、班徽和班歌,我们还共同策划和设计了班级书柜、班级日志、班服和班旗,我们还有“班果”“班球”等许多莫名其妙的创意。我们一直在寻找,寻找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能够承载我们心灵的重量,能够放飞我们青春的梦想。我们把这个家园叫做《麦田》。

《麦田》是我们的班刊。我们要把《麦田》办成我们的“文化衫”。《麦田》的本质是诗性的,她和世俗的功利性绝缘。求真是《麦田》的灵魂,爱美是《麦田》的天性,扬善是《麦田》的品格。在我们所置身的这个消费主义时代里,惟有精心构筑起我们的《麦田》,我们才能真正地抵御一切物质的诱惑和精神的陷阱。《麦田》是圣洁的,她拒绝肮脏;一个人的青春是宝贵的,所以我们拒绝颓唐。我们读书,我们歌唱,我们跳跃,我们飞翔。我们愿意在《麦田》里洒下我们青春的汗水,我们渴望在《麦田》里追逐我们浪漫的遐想,我们期待我们理想的大纛在《麦田》的上空高高飘扬。

《麦田》的风格是散文化的。作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她就是我们自己的田园。在这个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的时代里,我们愿意用我们的双手,在自己的田园里自由地培植千姿百态的禾苗。我们的禾苗虽然青涩,虽然素朴,但一棵棵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这是我们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折光。一切机械复制和电子拷贝出来的文字垃圾和文化游戏,在我们的《麦田》里都将无处可藏。《麦田》里的文字都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而不是从水管放出来的文字,更不是从试管里制造出来的文字。《麦田》没有宏大的主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她如行云流水一般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不矫饰,任自然。总之,《麦田》将忠实地记录下我们青春的足迹、思想的辙印和心灵的波澜。

我们创造《麦田》。我们礼拜《麦田》。我们都是《麦田》里的孩子。我们的《麦田》里藏龙卧虎。我们的《麦田》里有大美而不言。

我们要把《麦田》变成我们多年以后记忆中最温柔的部分。

我们要把《麦田》妆点成我们的青春工作室。

让我们一起来做《麦田》的永远的守望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56-36719.html

上一篇:最后的怀旧
下一篇:第九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文评语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