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情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oodlefish 关注鱼类和水环境之间的关系,聚焦鱼类对水环境变化的能动作用。

博文

“种群多样性”——警惕名词误用

已有 8273 次阅读 2012-3-5 17: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发现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名词population diversity在国内存在误用的情况。故通过中国知网以种群多样性题名搜索出多达几十篇的中文文献。经逐篇阅读,发现竟无一篇是完全意义上的种群多样性研究。

有感于此,特撰此文,以正其误。

1.种群多样性概念:

Population  diversity 是指目标物种的自然存在单位——种群的多样性特征,是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的重要研究层次,属种群生态学范畴。

说起生物多样性,大家知道的有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和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等三个层次。但实践中,这三个层次的研究彼此疏漏,难以满足全方位揭示生物多样性的需要。就系统中生物成分的多样性特征描述而言,现有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彼此分割且内涵片面,揭示的生物多样性内容支离破碎,缺乏完整性。

    首先看看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以研究区域内的物种为研究单元,考察群落内关注的物种数量(N)、物种相对丰度(Pi)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和时间动态。无论是α多样性、β多样性还是γ多样性都是基于NPi的统计分析而得。显然物种多样性属于群落生态学研究范畴,不适合单一物种的多样性研究。当我们专注于特定目标物种(specific species)时,物种多样性是不能清晰地描述该物种的存在状况或动态变化等具体信息的,比如目标种的分布范围(extent/range)、种群数量(population number/population density)、种群空间排布格局(linearclumped or uniform etc.)、种群大小(size)、发展动态(growth)、种质状况和扩布趋势(dispersal)等等特征皆非物种多样性所能及。简言之,物种多样性无力揭示既定物种的特征状态及其时间动态。

再看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的内涵和外延。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而狭义地指种内不同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由于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动或非随机交配等生物进化相关因子的作用而导致物种内不同隔离群体,或半隔离群体之间等位基因频率变化的积累和群体间遗传结构异质化(differentiation)。此层次的研究显然属于分子生态学范畴。主要研究目的是借助遗传分析手段揭示种下阶元的多样性状况及形成机理,而对于上述物种存在状况的描述同样显得无能为力。

接下来看看种群多样性。种群多样性专注于目标物种的记录和描述,其研究内容涵盖经典的种群生态学特征、种群空间生态学特征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特征。其研究单元为种群,关注种群的集结状态和数量动态,同时关注其种质状况及变化,因此是对既定目标物种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状态描述,为退化物种保护研究或风险物种控制研究所必需,为物种多样性的深层次研究和重要补充。其研究方法集种群生态学、空间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技术为一体,为现代种群生态问题研究的焦点。

正如种群生态学是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种群多样性研究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在保护生物学和物种管理研究中至关重要。

2. 国内误用情况分析:

    国内种群多样性概念误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混淆了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的区别,误将物种多样性称作种群多样性;二是以偏概全,主要是以相对片面的遗传多样性替代种群多样性。分述如下:

    将物种多样性称作种群多样性的问题出自两个方面,其一是上世纪80年代部分生态学教材中把植物物种多样性定义为种群多样性。这是个例且无效仿,无需多言。但近年来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研究领域内种群多样性概念误用比较普遍且呈上升趋势,当慎重。其基本研究是基于特定遗传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特定微生境内某类群微生物的物种组成或兼顾其时空格局。依据遗传距离所界定的物种类群及其统计学特征为典型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参数,而研究者却偏偏称之为“种群”多样性。不能简单地以“确定生境内的物种存在单元为种群”而简单地推论出“特定生境内的(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即种群多样性”。殊不知,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多样性分别属于群落生态学和种群生态学两个不同学科,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相径庭,研究尺度、研究对象和参数指标差异显著。这种混淆应引起相关领域学者高度重视。

以偏概全的问题表现为以遗传多样性替代种群多样性。与上述误用不同的是这些研究的对象是专一物种的多个种群,符合种群多样性研究的基本条件。但问题在于其参数指标仅仅存在于遗传多样性层次,没能完全涵盖研究种群的空间特征和种群统计特征。严格地说,这种处理损失的是种群多样性应有的多层次特征信息,影响的是对种群多样性特征认识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应用中应着力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升研究结果的信度及应用价值。

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93-544381.html

上一篇:湖南湘江株洲段死鱼“缺氧”说不能成立
收藏 IP: 115.171.225.*| 热度|

1 虞功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