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连续修改了几篇学生的论文,总结一下我的撰写、修改文章的基本流程,主要为日后课题组学生写文章提供“操作基础”、快速上手以免浪费时间(该流程仅是我的习惯,不一定具有推广性)
0、数据、实验平时全程参与,实时提供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炼结果
1、基本实验完成后,学生初步汇总数据,并以ppt形式多次讲解,获取基本观点或主要的发现
2、提炼图表提纲(很多人可能是文字大纲,我更喜欢图表形式的大纲):系统性汇总数据,挑出有用的核心数据,整理成图表,非核心数据放入SI;补充一些必要的数据;一番操作下来,文章的骨架基本形成,论文写作从ppt形式转入word形式,正式开始后面的写作部分了
3、口述文章的主要思路、亮点以及大概的写作方向、内容,初步确定标题(写文章我最喜欢先确定标题——因为我发表的论文一般主要亮点均在标题中体现,通常是很具体的名字,不像有些文章标题可能任何类似的文章都能用,当然随着后续文章的写作可能会进一步完善甚至重新起名,)
4、学生按要求写出初稿(目前发现学生提供的初稿基本在后续修改过程中都会被替换点掉,最多是一个素材提供。但初稿对学生很重要,锻炼他们的写作以及对论文构思、加深印象、理解)
5、浏览学生的初稿,并对初稿内容、思路再次调整优化,进一步对图表正式化、美化、编排
6、学生返回修改稿后,我开始对前言文字内容修改,师生修改稿件反复几个来回(个人比较看重前言部分的写作,对别人工作的汇总、提炼,找出本文的出发点很重要)
7、修改实验部分,主要是确定实验步骤的描述是否清楚、是否具有重复性,另外,催化剂表征部分要防止出现明显的“抄袭”现象
8、修改表征结果部分,提炼各种表征之间的联系,实时反馈给学生,更新图表内容甚至是补充新的表征以进一步确定所要获得的信息
9、催化反应讨论部分修改,与表征结果讨论修改遵循相似流程
6-9每个部分逐个修改,节省时间
10、撰写结论部分、全文再次系统性修改
11、撰写摘要、提炼关键词(通常是避免标题中出现的词语,实在避免不了采用类似词语替代,以增加后续文章被检索的几率)
12、整理SI材料
13、语法、文字、参考文献、格式修改、定稿
15、图文摘要,提供基本思路、需要体现的素材,学生动手画图,不喜欢用原文中有的图,反复修改、美化(但这方面是课题组的弱项,每次都不太满意,能力有限,美术素质不够)
16、投稿相关文档准备............................
最后就是期待好运来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