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5.12汶川大地震5周年纪念日,本博随全国防震减灾研讨会的日程安排,前往映秀参观漩口中学遗址。
站在原本5层砖混结构的学生宿舍楼前,看着地面以上4层尚处直立的房子,颇感疑惑。目前能查阅的看法(地震遗址导游也是如此介绍的),是该楼底层受震发生了下坐式倒塌。能看到的两侧,底层外墙向外倒塌的痕迹不多,若目前的这种看法合理,则意味着底层外墙绝对大多数是倒向室内的,而这看似又要以室内的诸多承重横墙先于外墙倒塌为前提;其次,对纵向长度较大(10余个开间)的砖混结构来说,其整体性有限,上部沉重的四层结构要平稳地从接近3米高处坐下来而不出现附加破坏和倒塌,按理说并非大概率事件。
印象中,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叶列平教授等于2009年在《建筑结构》期刊上系统介绍漩口中学建筑结构震害的文章中说过,该学生宿舍楼底层下坐式倒塌震害现象,目前尚无法解释,有待于进一步调查分析。
查询谷歌卫星地图,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位置(截图中虚线圈内)离河边颇近,地基不排除为冲积和回填土层的可能性。在汶川地震中,11度的地震烈度,难道不会使得这种地基产生软化(液化)而导致建筑下沉吗?要是底层下沉了,上述诸多疑惑便会大大减轻。
本文没有结论,只是将疑惑写在这里,供同行们思考和讨论。
附记:这所中学是汶川地震前几年因紫平铺水库建设而将漩口中学迁与映秀中学合并的,许多建筑是按2001版国家建筑抗震标准新建的。据传也正是如此,与所在映秀镇的整体伤亡相比,汶川地震中该中学的伤亡要轻许多-地震发生时有在校学生1527人、老师133人,师生55人遇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