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字何意?塘字为堤。本文是对多份网上资料的综述】
1) 战国时期,称钱为泉,发音相近。钱称为泉,主要还是从古钱外形演绎而来的,因为秦半两,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钱与“泉”又是近音,直到现在,集币迷们仍以“泉友”相称,如今的钱学家也称泉学家。
2) 史记是西汉编篡的,在秦始皇传中首次出现了“钱唐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嬴政南巡曾经路过今天的杭州,“……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可见,将钱塘江的钱字与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王钱鏐之姓关联,不妥。
3) 直到唐朝,历史书上才逐渐结束了塘、唐不分的局面。有学者文章提及,秦钱唐县,没有县城,只有县衙,很可能在现在的灵隐寺一带。县衙附近山中有泉水,而现在的西湖,那时还与杭州湾(钱塘江)水域相连,靠近县衙的岸边,就是现在的林立果等编制571工程纪要的浙江宾馆一带,故有茅家埠、赤山埠,埠-水边码头之意。而要在水边用到更多的地,又要防止海潮和风浪袭击沿岸,故而人工筑堤-海塘。
综上所述,秦钱唐县名,很可能取自衙门附近有泉(钱)和海塘(唐)的特色。
4) 上述秦始皇访钱唐县的记载上,提及浙江,它是后来钱唐江的别称,而钱唐江仅是经过钱唐县的江之意。钱唐(塘)的历史文献上,江海难分,杭州(隋朝开始的地名)历史上的所谓海塘,后来被认为就是钱塘江的护江堤。古代钱唐县这里,那时水面宽阔如海(本身就是海),每日有两次大海潮,汹涌澎湃,天下奇观,所以后来所指的江堤,曾被称作“海塘”或者“捍海塘”。可见,钱塘江由古杭州湾经不断围垦和上游新安江、富春江水流作用而形成了目前的形态,认为它是一条人工河,基本靠谱。
5) 以往的钱塘江从六和塔上游不远的闻堰起算的。从翻看的几篇资料看,民国时期,才将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统一称为钱塘江的,并称是浙江的母亲河,这种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至于历史上的钱江县,据《十国春秋》等记载,922年吴越国“割钱塘、盐官(今嘉兴海宁)各半置钱江县,割富春(今杭州富阳)之长寿、安吉二乡入钱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