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03月中旬,我第一次到庐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地质考察,终于圆了几十年的梦!
庐山是李四光先生发现并创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理论的发祥地!然而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地学界就存在着两个观点对立的群体,围绕着庐山第四纪冰川问题持续论战一个世纪,而争议的代表地就是庐山!早期中国学者多支持李四光的发现,而反对声主要来自国外的地学人士。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地质学家认为中国东部存在着大量的第四纪冰川地貌,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施雅风院士等地理学界为主的学者群坚决反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说,为此召开多次讨论会,反对声逐渐成为学界主流。
李四光院士简介:施雅风院士简介: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同林研究员在河北丰宁喇嘛山发现冰臼并赋予其冰川融水意义以来,少数与韩同林同时代的地质学家在东部相继报道了以壶穴为代表的花岗岩地貌,认为是第四纪冰川地貌的重要标志,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研究再掀高潮。
在南京大学读书和工作期间,我就一直想去庐山考察但始终未能成行。到中国石油大学工作后,我利用野外带学生地质实习或完成地质考察任务的机会先后在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发现了很多第四纪冰川地貌标志,于是加入到与第四纪学界主流群体相对立的少数学派中来,成为对方称呼的“泛冰川论”的几个代表人物之一。
在阅读第四纪冰川相关论文时发现:李四光所说的冰碛物在施雅风院士眼中就是泥石流堆积,而李四光所称的庐山王家坡 U形谷则被施雅风等定为向斜谷。然而,向斜谷一般难以形成,这让我必须去现场考察核实,于是就有了2019庐山之旅。
下图展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原理(向斜比背斜抗侵蚀):
上述这种受褶皱形态控制的地貌现象叫作“地貌倒置”。举例如下:
施雅风院士论文片段之一:
施雅风院士论文片段之二:
施雅风院士论文片段之三:
下面介绍我所了解的庐山概况(所有未注明卫片底图都来自Google Earth):
野外初步观测显示:至少在王家坡U形谷的上游南北两侧的石英岩岩层产状都倾向SE,因而不是向斜构造。经过王家坡南的横剖面示意图如下:
尽管前人做了很多工作,但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和工作程度也往往会出错!不要盲目相信,一定要自己核实!
根据庐山的气候和地貌特征,山洪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阶段非常频繁,那么即使有第四纪冰川堆积也必然受到这些频发的地质灾害事件的影响,有的甚至弄得面目全非了。
频发的地质灾害:
可以初步判断的地质景观举例(注意判别标准,没有排他证据前先别排除那些可能):
中国的第四纪冰川地貌研究争议之所以多,往往是因为研究者事先站队造成的。主张冰川成因者,看到所有现象似乎都是冰川造成的;反对冰川成因者,看到“冰川”就反感。有一种流行说法:“用泥石流能解释的,为何还要借助于冰川?”这是非常荒唐的观点。科学研究不是满足于有一种忽悠人的解释,而是追求真相。下面这张照片介绍的混积物露头,既可以用泥石流解释,也可以用冰碛物解释,该用什么?我的看法是:目前尚无定论,需要更多的野外调查。如果没有排他证据,只能承认两者都有可能,或许是冰碛物被泥石流再搬运,或者....,但真相只有一个,必须承认目前我的研究还不够。
鉴于前人在庐山所做的野外地质调研还不够详细,要想破解庐山第四纪冰川有无之谜,必须重新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研究。新的研究不要限于引用前人文献,因为文献很可能是错的。要将重心花在野外现场解读大自然密码这一关键环节上,不要曲解大自然,第一步地质事实认知非常重要。对于具有泥石流和冰碛物共性的堆积物,不要忙于下结论,而应进行更多的调查与对比。我的感悟是:地质学的真谛不是自圆其说,而是尊重事实。在当前认识观点严重对立的情况下,学者们不要忙于站队,而要仔细地寻找证据。说服别人不需要多么完美的理论,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地质事实。找到真相是地质学家的责任,说出真相也是地质学家的义务,这就是我们今天一直做的工作。
三天的考察对于我来说实在太少了,在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同仁们的陪同和讲解过程中,我还处于学习和了解情况阶段。当谢、陈两位主任问我:多少经费能弄清庐山重要地质现象和第四纪冰川地貌问题时,我无言给出答案,我觉得花费最多的应该是时间,当然需要认真的态度和扎实的地学基本功。然而有一点是清楚的,要做就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除了第四纪冰川和泥石流地貌需要破解外,还有很多更加有趣的现象需要展示出来,从地学科普到科研,任重道远。
别企望在办公桌前读几篇中外文献就能破解大自然的难题,还是到野外阅读大自然这本真经吧!别试图躺在床上勾画出一张全国古雪线高度图,还是先找到确定古雪线的地貌标志(古冰斗)吧!庐山欢迎您!
感谢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同仁们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希望庐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科研与科普工作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
吕洪波
2020年06月10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