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田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angnk

博文

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之间的关系​

已有 11418 次阅读 2014-12-2 13:42 |个人分类:电子政务|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博主按:本文节选自“我国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及利用情况调查研究(王芳,张璐阳.电子政务,2014(1):58-69.)

 

 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之间的关系

王芳 

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是电子政务的三大公共服务手段,三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对于三者进行比较,将会明确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提高政务微信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成本效益。

政府网站是最早出现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19984月,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正式上线。历经16年,目前我国在政府域名“gov.cn”下的网站已超过5万个。早期的政府网站主要为适应电脑上网的需求而建,具有信息容量大、存续稳定、后台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功能强大、信息组织与检索技术成熟、与公众交互方式较为丰富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对网络环境要求高,上网设备以电脑为主,在使用的时间、空间及经济成本上有一定的局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泛在移动服务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网络信息和服务,加上移动设备比电脑更加轻便易携,且购买成本相对较低,使得以移动终端设备应用为主的微博迅速发展。由于政务微博比政府网站更易于与公众直接沟通,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政务微信不但具有基于移动终端的优势,而且其交流的私密性和强大的移动支付功能又使其将电子政务服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与政府网站相比,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不足之处在于,移动终端设备界面较小,难以像电脑界面那样能够展示丰富的信息,致使信息在界面停留的时间较短,加上后台的数据库和应用系统也无法像政府网站那样强大,因而更适用于短小信息的即时化交流。

政务微信与政务微博都利用了移动互联网的泛在特性和移动终端轻便灵活的优势,但是二者又有显著的区别。王芳等分析了社会公众对政务微博的期望,发现社会公众普遍认为政务微博在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互动交流方面存在不足,希望政务微博能够更加积极地关注公众需求,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并能够切实解决实际的问题[6]。从传播特性来看,由于政务微博的传播方式是一对多的大众传播,信息发布字数限制在140个字,后台没有应用系统的支持,因此很难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尽管政务微博采取了适时收集公众反馈问题、与相关业务部门快速沟通联动、限时公开事务办理进程等方法[7],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公众希望与政府进行一对一的适时交流,并远程处理相关事务的需求。微信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从传播的效果来看,如果说微博是一种大众信息发布平台的话,微信就是一个适时交流的通信工具。与微博相比,微信的指向性和功能性更强,互动更具私密性,互动形式也更为丰富,且信息相对不易沉没[8]。这些优点有力地弥补了政务微博难以解决一对一沟通的不足,成为电子政务服务的重要途径。加之政务微信的支付功能可以为百姓提供公共事业交费或缴纳违章罚款等便民服务,因而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9]。相比于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不足之处在于认证难度更大,每天发布的信息数量受到限制,依托于社交网络和朋友圈,尽管信息的可控性更强[10],但粉丝数量远远低于政务微博,因此宣传推广难度更大。

从服务对象来看,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目标用户群有不同的特点。王芳的研究发现,受上网条件和电脑使用的局限,农民工对政府网站的利用率较低,更倾向于选择电话、面对面交流等替代性方式与政府沟通[11],说明政府网站的实际用户主要是有上网条件的公民。随着手机网民的增加,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潜在客户也在不断增加。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调查报告,截至2014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27亿[12]。截至201312月,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到84.6%,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手机上网成本低、易操作,便于农村地区居民接入互联网,成为农村居民上网的主流设备[13]这意味着在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潜在用户中,农村居民所占比重可能会高于政府网站,也表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有助于缩短数字鸿沟。但是同为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政务微信与政务微博的用户特点也有所不同。据《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在微信用户中,收入占比最高的是月收入30005000元的中产阶层,占32.0%,消费潜力较大;而微博用户整体上呈现学历低、年龄低、收入低、集中在大中城市等特征,收入整体上低于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收入[14]。上述分析表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用户群并不是完全重合的,而是有所分化,因此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我们在前期研究了政府网站利用率低的现象,提出不同的政府网站应当确定自身的目标用户,调查其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15]。这一结论也同样适用于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网民已经超过6亿,但是仍然有大量的非网民。据第34CNNIC报告显示,非网民群体中低学历群体占比很高,且该人群上网意愿非常低[16]。为了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有必要深入调查非网民的结构和需求特点,采取适当的非互联网方式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服务。

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示上述分析结果,我们用表格的形式,从技术条件、信息服务、办事服务、互动交流、其它功能、不足与问题六个方面对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1 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比较

 

政府网站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

 

技术条件

网络环境

传统互联网环境(部分有手机版)

移动网络,传统网络

移动网络为主

上网设备

电脑为主,部分可用手机

手机为主,也可用电脑或其它设备

智能手机为主

应用软件

较少

大量应用软件,如滴滴打车,抢红包,团购等

 

信息服务

信息组织与检索

分类全面丰富,信息组织结构稳定,导航功能强

条列式,简单分类,可以检索

条列式,类目单一,可以检索

内容要求

不限字数,内容丰富

每条限于140字,发布条数不受限制

不限字数,可发表长文,订阅号每天限一条,服务号每月四条

信息格式

以文字与图片为主,也可发布多媒体信息

文字与图片信息为主

可发表文字、图片、声音及视频信息

语言风格

权威发布,语言严肃

表达简练,文风亲切活泼

表达准确,易于理解,文风多样

传播特点

大众传播

开放式社交网络,大众传播

小众订阅,朋友圈转发,分众传播

更新速度

页面内容相对稳定,更新较为缓慢

适时发布,下沉速度快

个人界面,发布数量受限,内容相对稳定

时空限制

7*24服务,受网络接入条件限制

碎片时间,移动阅读

碎片时间,移动阅读

 

 

办事服务

 

服务方式

信息公开,一站式服务,表格下载与上传,报名、登记等,可查询办事进展,大部分事项需要到行政许可中心办理

通过评论反映问题,由微博发布机构协调相关部门线下解决

信息查询,税费缴纳与办事机构的服务号一对一交流,适时处理相关事务

 

服务事项

从摇篮到坟墓的个人服务,从注册成立到注销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服务,如证照办理、审批许可、招标投标、年检、税收,等等

以公共事务或问题为主,如垃圾、道路交通、应急灾害、公共安全等公共问题

以个性化服务为主,如消息公告、社保医保、公积金、地税、证照办理、卫生局、水电煤、违章罚款,等等

服务对象

所有个人网民、企业或非营利组织

草根网民为主

中产阶级网民为主

网上支付

部分网站有支付功能

不能支付

随时随地移动支付

互动交流

互动方式

通过QQ、电话、邮件或专栏留言互动,适时性弱,内容基本不公开

通过评论与回复交流,以文字与图片为主,内容公开

一对一对话,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声音或视频

交流的私密性

身份审查,保护隐私

以公开传播为主,有不公开留言交流功能

一对一交流,具有良好的私密性

回复的及时性

集中处理并回复询问,有一定的时滞性

取决于微博管理的完善性,可以快速回复,也可能置之不理

可以适时沟通交流

其它功能

社交关系拓展功能

一对多的交流模式,BBS功能较弱,基本不支持受众间的互联

开放的社交网络模式,支持陌生人互联,以浅层交流为主

封闭互联的朋友圈模式,通过群聊与信息跟踪拓展社会关系,可进行私密的深层交流

其它功能

网站间的链接,部分网站具有语义网功能

收听、评论、回复、转发

强大的支付、移动定位服务与社交网络功能,如扫一扫,摇一摇,群聊,朋友圈

不足

与问题

不足之处

互动性差,受众反馈途径有限,支付功能弱

信息容量有限,办事功能不强

发布条数受限,应用尚不普及

容易出现的问题

信息不全面、不准确,更新慢,信息组织不以用户为中心,分类混乱,检索困难,保存期限不规范

回复不及时,信息不权威,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语言不规范、不友好

宣传推广力度不足,订阅用户有限,可办事项有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36-847913.html

上一篇:今天,你的城市更“智慧”一点了吗?
下一篇: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
收藏 IP: 111.161.23.*| 热度|

10 钟炳 武夷山 赵美娣 刘桂锋 刘艳红 陈湘明 陆俊茜 袁圳伟 蔡庆华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