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很愿意来参加今天这个座谈会,纪念我参加核工业工作整整六十年。还有,今年又是821建厂的五十周年,他们在筹备展览,和我要我丈夫,刘启陆的照片和生平介绍。他们没有忘记他。我失去他48年了,我始终挺立着,为了我们的核工业,做出了成绩。最后的收获是他和我一直在一起,他活着,是我们两个人在为我们的核工业在奋斗。
今天的座谈会主要谈二次创业。我想谈谈我离开工作之前的最后一项工作:参加秦山二期核电站的施工图设计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永远忘不了和我合作过的同志们。二次创业中,代替军工两弹一艇的工作,核能发电是一件大事。
参加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工作,无论从哪个意义来讲对我都是值得庆贺的。首先这是自从1959年加入核工业工作以来我参与的第十个工程,一个大吉大利的数字。其次,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就在做着中国从制造原子弹到核能发电的梦,特别是在参加大亚湾核电站的工作以后,总想把从那里学到的先进管理经验引用到自己为主的核电建设中,就像当年从前苏联归国回来的感觉一样,就像为国出把力,1992年,正好赶上秦山二期初步设计审查行将结束,准备开始施工图设计,我正好结束了和广东合营公司的借调合同,五十七、八岁的我,义无反顾地回到二院,找到院长,声明:“我什么职位也不要,只要能帮上忙就行。”就这样,我被安排在了秦山二期办公室。成了那里的工作人员中的一名。
从1992年到2000年3月底,在整整的八年中,我拖着两条髋关节严重坏死的腿,从一名顾问到前台总抓,又从前台到后台的收尾,为秦山二期核电站的设计工作出尽了我的力。在这项工作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我们所有参与的人对这项工作的真诚的热心,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精神。我想在这里先提一下当时主持主控制室设计的周嘉椿同志,他那时已经身患鼻咽癌,可是他什么也没有说起,陪同我(我负责主持)到上海参加三个院的协调会,还特别照应我的上厕所的问题,因为我不仅行动困难,更是无法下蹲,一位男同志啊!我万万没有想到,他是重病在身!回到北京,就住进了301医院,听说是鼻咽癌晚期,我惊讶坏了。我到301医院去看望他,心里真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还有其他所有曾经付出过艰辛的同志们,其中就有给结构力学计算出过大力的不声不响的阮给安同志,他们都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我也不会忘记一些同志抛却自身的利益,为了保证秦山二期的出图任务,举例来说,那是一位九室的土建工程师,一位负责核辅助厂房土建设计的小组长,当时外面房地产活动已经十分活跃,他被以 8000元月薪聘请,我听说后,就劝他不要动心,他居然就拿着当年二院的800元月薪,没有离开,苦苦地主持他们的工作,校图审图,完成了NX厂房一万多张施工图的出图。
在秦山二期的管理工作中,因为我们是三个院的合作,接口特别复杂,接口总量达到10000多条,总电缆有41000多条,其中华东院有7500多根,8000条则属于核动力院的设计范畴。我们就借用大亚湾工程的经验,例如有序的接口管理,定期的技术协调会,还开始了采用计算机的管理,再说图纸,5~6年间,单单核二院一个院就为两台机组出图多达20万张(自然张数)以上。综上所述工作关系之复杂,工作量之大,设计管理就不能按过去二院设总工作的习惯办事,必须建立一套为各方所认可的接口手册和施工图管理大纲,事先明确各家分工原则和出图要求。
那时,是在1993年,作为顾问的我,依据大亚湾的接口手册,按照秦山二期的分工特点,编制了秦山二期的接口手册初稿,同时针对年轻人没有施工图工作经验和华东院出图老习惯的问题,编制了秦山二期的施工图设计大纲讨论稿,然后在上海召开了三家第一次的协调会。经过三天对草稿的逐条讨论,统一了接口原则和出图方式。在这里,我特别感受了大家为完成这项工程的相互理解和主动适应。华东院为了使用秦山二期统一使用的三字母系统编号,专门请我们讲课,在设计过程中不断适应;二院四室主动接过汽机首端压力测量系统GRE和反应堆保护系统RPR的接口工作;核动力院更是派设计人员常驻二院,与二院人员共同完成了反应堆厂房的管道三维布置图和电缆敷设工作,在最后出图时为了方便工地对核岛统一编号,他们还毫无怨言地按我们的统一规定修改了他们全部图纸编号方式。这时候,我反而为我这个做协调工作的没有预见这个问题而倍感惭愧。
在二院,为了确保工程进度,我得到了皇普院长的支持,为了保证向工地供图,理解我曾经向张华祝部长诉苦,说我们因为人力不足,不能保证按时出图,部长听明白了,就让我们院借人。皇普院长没有责备我的多嘴多舌,反而立即决定从首钢设计院临时聘用技术人员,借调了不少土建、电气、控制等设计人员,经过简单培训,由二院有经验的设计骨干把关,加上使用大亚湾的图纸作参考,实时地完成了现场施工要求。
院长还支持我的建议,把三室拆分为系统队和布置队,为了满足了不同性质的工作要求,保证工艺对其他辅助工种的接口资料的提交。
在了解到仪、控工种存在困难时,我又决定到仪、控室蹲点,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帮助他们出图。这个做法在开始部分领导觉得我这样做是对专业室的干涉,担心会得罪专业室。没有想到的是,我受到了四室的真心欢迎,我在这里感谢原来四室的袁世颐同志和奚绍黄同志,感谢整个四室的同志们。因为只有深入,才真正了解到在接口协调中的某些不足,才能完成准确的协调工作。就这样,我和他们室的不少同志成了知己朋友。
总之,我在秦山二期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都深深体会到了所有人为一个统一的目标奋斗的可贵精神,我受到感动,深受鼓舞,为此而竭尽全力。
秦山二期工程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项工作。新世纪来临的第一年,我告别了职业生涯,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但是我对我的工作岁月是满意的,因为最后实现了为自主设计建造的核电站出了力。
退休了,核工业的工作还是牵动着我的心。从2009年开始,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我时时刻刻在学习,不断满足工作的需要。给中核集团的一批研究生培训核化工的技术英语口语,为介入退役工作和外方合作人员的英语口语培训,为二院的老照片册的编织出尽了全力。
今年的5月21日,我又被拉到了廊坊,在拼命地梳洗资料的基础上,我完成了一上午的讲课,我从核电站的燃料元件的示意图开始,从中央对乏燃料处理的基本要求讲起,然后,介绍了对乏燃料组件处理的基本步骤和在中国建立大后处理厂目前的几项主要难点。按照给定的时间,完成了讲课的任务。对于科研管理人员,我觉得,应该是达到了讲课的基本目的,清楚明了。我感受到了大家对我这个老人亲切的欢迎。
就这样,我这个技术人员,纯粹的技术人员,六十年中始终和核工业连在一起。我离开工作岗位十九年了,人老了,出的力当然是微薄的。可是在准备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今天,为她庆生,为核工业的发展继续能贡献一点余热,哪怕非常微薄,还是感到自豪和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核工业的发展。我看着在我们的核工业中,一代代年轻人在起来,我知道年轻人任务的艰巨,不管是核电走到了华龙一号这样的世界核电前沿,还是,随着核电的发展,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大后处理厂,还有最后的废物最终处置。我都对我们的核工业存满了希望。祝福核工业,祝福祖国。
2019年6月25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