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葛宇路谈宽松的创新环境
“葛宇路”已经是老话题了,过去好长一段时间了,因为手边有活,一直没有得以说出我的话,但是不说出来,如鲠在喉,迟了,也无妨,借他之事,谈谈我对创新所需环境的想法。
葛宇是个年轻人,学美术,而且学得是社会行为美术,多么独特的一门专业,他的美术必然和社会问题牵连在一起,作为创新思维,一定会和当今社会现象有某种程度的冲突,否则算什么新?革新也罢,增加新景象也罢,总之要所不同吧?这是创新思维的必然结果。看看今天用手机的种种功能,用手机支付取代纸币的程度,过去哪敢设想?新事物越来越多,不能接受的也逐渐接受,然后成了习惯。几千年的社会不是就这样发展起来的吗?
回过来说葛宇的设计,那不是一条几年来没有路名的路吗?关注社会的葛宇想到了给个路名,用了他自己的名字,异想天开!还居然完美地把牌照按照规定的办法竖立在路边,三年了,给那里居住的人带来了多少方便,不管是怎么来的名字,总算这么一条路,有了自己的名字,给过往的车辆,出租车司机,快递员……都带来了方便。葛宇也觉得挺美,那么一条新路,优雅的环境,周围是新建的楼房(朝阳区,苹果园区,挨着就是北京国际学校),道路上有树,还有整齐排列的公用自行车。这些难道不是市区在管理吗?会不是默认吗?于是毕业时就以这条路的命名为中心加以修饰,完成了毕业设计。万万没有想到,也就在这时,有些人就觉得怎么可以一个年轻人给北京市的路用上自己的名字命名呢?想出名吗?(出名又怎么样?)还研究起了有什么资格才能作为路名,于是,什么张自忠路,赵登禹路……就给提了出来,似乎,葛宇太胆大妄为,做了多么大不韪的事儿,把自己的名字和这些烈士将军们排列在一起,认真追究起来。这样的议论当然就惊动了当地的管理部门,避面担当不作为的名声,他们就给这条路按着近旁的路,排着顺序,给了一个很不顺口的百子湾南一路。中央美术学院居然不欣赏这个学生的一种幽默,独立思考的本事,还满足了当时无人管理的需要,其实作为毕业设计多么有意思!不管怎么说头,这种处分的含义,就是:规矩点,别惹事,搞什么花招。那不是明显地紧跟北京市后来的行动吗?因为这样的处分,他在一个私企的工作也给抹吃了。一个美术专业的年轻人,还敢以后出新点子吗?
对于老百姓,怎么命名都无所谓,过去在上海法租界居住过的人,谁知道西摩路,拉都路,巨赖达路……都是怎么回子事,关键是有了路名,不管收信,坐车,不都有的地址码?交管部门今天统一管理,当然未尝不可,但是,葛宇不是曾经垫补了他们曾经对这样一条路的遗忘吗?政府应该谢谢他才对,至少对前三年的对地址的需要。
说起创新,总有些报道,好像某件事特是别被中央领导说到了,就特别了不起,可是,创新,本身就会有大家想不到的,想想当年的梵高,他的美术被人理解吗?他不是曾被当地人赶跑来着吗?“‘疯子’,会惹事!”可是死后多少年,大家却疯了一样收藏他的画作。
艺术、文学、哲学,有多少这样的例子,就是天体中的学问,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样的科学,不在当时也是要被杀头的理念吗?科学家需要有这样的自我独立的研究和思考,许多真理在后来才能传世。我们鼓励创新,就要允许一些特立独行的思维和行为。葛宇,这个年轻人,别出心裁,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条三年来没有路名的新建的路,曾经被认可,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甚至于处分。我想,西方人可能还看中这样的别出心裁的思维呢!至于管理部门最后统一路名,那就统一吧。愣把葛宇想要红起来之类的帽子甩过来有什么必要?还找什么名堂给他处分,吓的人家企业不要他了,太紧张了吧?
不要什么都上纲上线,不论哪个方面都会更活泼,有意义的新意就会更多地出现。当然,不要随意地攻击、造谣和破坏。创新需要自由的环境,为了美化生活和前进,需要有更多的新意,需要有更多自己发现的新理论,创出的新做法。为了这个,有新想法的人都是费劲脑汁,在探索,在琢磨,在设计。爱护他们吧!我老了,但是我还在憧憬未来,所以支持和喜欢年轻人的创新,希望年轻人多一些奇思妙想,为他们的奇思妙想埋头苦干喝彩,如果有些做法需要改正,也不要伤害他们。几百年之后,也许整个世界就会有今天完全想不到的变化,人类需要继续前进。
欢迎批评。
2017-8-2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