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要发表一个标新立异的观点,在公开前首先要进行全面考量,确信没有错误后才能公开。即使如此,也要做好被“无知者”的唾沫“淹死”的思想准备。
上面所说的无知者,不仅是不学无术之人,而且还包括不了解您的新主张,或对它不屑一顾的人。
当您的“擂人”观点呈现给读者时,立刻引来一遍骂声,其实是一件好事,表明大家关注了您的话题。骂声是反面意见比较激烈和极端的表达方式而矣!
其实反面的意见就是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照出您自己的美与丑,真与伪,即使面对“气急败坏”者的漫骂,也应该泰然处之,选择正确的应对方法。
我个人关于现代物理的质疑,以及氢原子结构新理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并非空穴来风的冲动。在科学网上发表后经历的风风雨雨,充分说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如果一个真理性的理论连反对的意见都征服不了,经不起一点小风浪,我想其真理性就首先值得怀疑与反思。
我真心地感谢关注、了解,理解后支持我的人,因为您的支持给予了我无穷力量,令我坚持到现在;
也同样感谢出于讨论、争论学术问题给我提出反面意见的对手,正因为是您的思考和问题,使得我现在的观点更加完善。
在科学网最激烈的争论应该是我与曹天德博士争吵了,我与他都写了多篇博客文章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辩论,言词是非常激烈的,但主体上还是学术上的就事论是,言语上虽互有伤害,我想还没有挫伤到搞清问题的共同愿望。
为了让他明白目前关于经典理论的困难---“原子湮灭”是一个错误的论断,我还专门为他花精力去查证资料,最后说服他。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通过这件事,让他和广大读者认识到了,物理学天空中的一朵乌云是完全由于分析失误而虚构出的悖论。
另外,我还要感谢李维(镜某)与我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方面的争论,我们都写了相关博客文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士之精神”理性地进行了学术观点的“决斗”。
还有,就是与吴宝俊博士之间开展的氢原子基态问题的争论,在我提出全部的论证依据后,吴博士表现出的理性和客观态度,我是赞赏的。但不知何故,吴博士已经把相关博客中的评论删除得面目全非了,还好的是完整地保留了我的评论。
但科学网总有一些不仅便地小便,而且还随地吐痰,更令人恶心的是还往别人脸上吐;我是指那些,根本就不看你的文章,直接就开始漫骂,或在事实面前胡说八道,或以唱衰中国科学为目的的言论,我绝对是不留情面的,无论他在国际学术界多么著名,在我的眼里只是“文丑李呆”而矣。
在我这里是不拒绝学术上的争论、吵架、或决斗的,但绝对不能容忍吐痰行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