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独立思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mluo0922 学习原子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从事生物医学工程

博文

氢分子共价键电磁学机理

已有 14282 次阅读 2014-11-13 17:30 |个人分类:物质结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量子力学, 氢分子, 共价键, 电磁效应

实验室条件下,除惰性气体外,单个原子形态的物质结构是很少见。原子通过相互作用力以及化学配位规则形成分子,并以一定凝聚形式构成宏观物质。目前已知的原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瓦尔斯力、氢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等作用形式,应该可以通过带电粒子电磁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解释。

物质的分子结构主要是通过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来解释的。1927年,海特勒-伦敦模型应用量子力学成功地解释了氢分子成键的本质。然而,这个简单的理论无法直接用于氢分子以外的其他分子。莱纳斯·鲍林通过引入共振结构式、轨道杂化等概念,将海特勒-伦敦理论成功推广到更大的分子中。几乎于此同时,价键理论的主要竞争者分子轨道理论也被提出了。

电子云(或轨道)重叠是理解化学共价键的要点。“量子力学的计算结果表明,H2 中的化学键可以认为是电子自旋相反成对, 使体系的能量降低而后升高。从电子云角度考虑, 可认为 H 1s轨道在两核间重叠, 使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几率大, 形成负电区, 两核吸引核间负电区, 使 H 结合在一起。”(本段即下图引自网络)


从静电相互作用的角度讲,当两个H原子的距离为r0时,处于平衡状态,距离小于r0时排斥,大于r0时吸引。这个结果表明,在H分子共价键中,库仑平均等效相互作用是有效的,并可以用来理解其力学平衡。

如果我们要从纯力学和电磁学的角度来理解共价键问题,要从瞬态的轨道平衡,以及原子间等效平均相互作用两个方面来考虑。也就是从轨道的角度来讲,任何时刻轨道都应该是稳定的。由于原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03以上倍数,原子对外界的响应速度应远低电子,因此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应该等效为价电子轨道作用的平均效果。

前面三篇博客文章已经介绍了轨道电子的电磁辐射耦合性质,原子中内壳层电子,由于耦合效应会形成较强的壳层结构,并可以通过耦合能和力来量化描述这种效应。如果耦合能或力足够高,就可以捕获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带负电的离子,并能保持结构的稳定性。这也许就是中性原子能成为带电离子的机理解释吧。

外壳层价电子一定是处于内壳层外的区域运动的,在研究其在原子间相互作用时,可以看成原子核和内层电子形成的等效静电场中的运动电子。等效静电作用势,是量子力学计算价电子以及分子结构等问题的关键物理量,只有壳层得到了上述解释,才能得出这个势场是包括了电荷屏蔽效应,与时间无关、由相对位置决定的静电势能的结论。


上图给出了氢分子σ共价键轨道作用示意图,H1电子轨道在XZ平面内,与位于XY面内的H2电子轨道是正交的,两个轨道电子的辐射位移电流产生的磁矩作用为零;从平均等效的角度来看,可以视为平均分布着运动电荷的轨道相互作用,包括静电,以及运动电荷和辐射位移电流产生的静磁相互作用。很显然,这些电磁作用可以得到一个稳定力学平衡点,相互作用势的特点应该与量子力学电子云重叠效应是类似的,因此与其计算结果预测的性质应该是相近的。这种轨道正交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辐射位移电流的相互作用。


关于轨道杂化形成分子立体轨道问题还没有完全想明白,只能提出一些原则上的要求。首先,原子或分子要发生轨道变化,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共振与外界交换能量来实现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机制,并且我认为莱纳斯·鲍林引入共振结构式、轨道杂化等概念的物理基础,也是薛定谔方程能够计算光谱和化学结构问题的根本原因。因为在我的前期博客和学术论文中提到了,薛定谔方程与量子假设E=hv本质上就是计算求解微观轨道共振的数学工具。另外,除力学平衡外,电子的辐射耦合平衡,不仅要在轨道上考虑,还应该在分子结构全局耦合来思考,有必要时,还必须考虑与背景能量的交换作用。因为材料的理化性质是与温度(环境能量)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必须考虑原子间辐射交换,以及环境能量背景的影响。


本文内容涉及化学知识不一定完全准确,如有错误请指正。


特别声明本想将本文的观点写成学术论文后发表,但属于非量子观点,担心再次地受到主流杂志的拒绝,考虑再三,现以博客文章的形式发表。本文是第一次公开上述个人学术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或引用,任何形式的转载或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本文的知识产权归本人和科学网所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843189.html

上一篇:多电子原子的电磁稳定结构(3)壳层电子的“牵手”效应
下一篇:反面意见是一面镜子
收藏 IP: 182.149.194.*| 热度|

2 杨正瓴 ybyb392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