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weido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iweidou 倪维斗,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博文

倪维斗:我国节能的几个战略问题

已有 3899 次阅读 2009-12-27 11:4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能源战略


节能对我国而言不仅是缓解资源和环境瓶颈,更是从根本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塑好型、奠好基”,是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我国节能的特殊形势,除了各行各业尽可能采用有关技术,减少单位产出的能耗外,从宏观角度提出以下几个战略指导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一、节能应始终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问题。

各行业、各层次的节能都应以系统、动态的视角看问题,尽量减少全生命周期和整体系统的总能耗,而不能只强调单个的技术效率和局部行业的内部优化。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一些建设的所谓“高效率”的产能和设施是不是都是全生命周期内所真正需要的才是大问题。目前出现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很多利益集团都以 “自我扩张”为第一要务,不考虑全局,一次又一次地付出数以百亿计的“学费”……这类现象才是真正需要反思的,会导致巨大的能源浪费。

二、将合适的能源用在合适的地方,构建可持续能源系统。

应从系统层次、供需协调的角度优化整个能源系统:转换整合化,打破行业界限,对如发电、化工、冶金等生产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充分集成与优化,达到系统的能源、环境、经济效益最优;需求精细化:对终端用户的用能需求进行精细分解,不同用户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使用合适的能源,从而消除能源转化和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供给多样化:重点研究各种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应该做什么,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布局分布化:不同种类的能源因地制宜地进行分布式布局,以互补的方式进行利用;调度、控制、管理网络化:在处于能源来源多样化、需求、供给多样化的条件下,现代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促进新的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建立。

三、把终端节能放在首位,强化用能侧节能。

任何能源的利用都是从能源开采、运输、转化、输配至终端用户,其实终端使用的能源只是一次能源的一小部分,减少一份终端能耗相当于几倍至十几倍地减少一次能源消耗,终端节能具有“放大效应”。因此,节能最有效的措施应重点从终端应用入手,充分利用终端设备和人的消费行为的“放大效应”,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风机、水泵、电器、建筑等)、重新修订机械和土木设计标准、减少材料用量,定位合理的消费水平,引导合理的消费方式,尽可能地减少终端能源需求。

四、严格执行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控制势在必行。

目前,追求GDP的强大驱动力正推动着我国经济向房地产、过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化工业等方向发展,从而导致总能耗不断地迅速上升。实行总量控制,一方面是通过对各行业、各领域的能源需求进行约束和引导,避免过度建设,将发展引导至提高科技水平、自主创新的路径上去。否则的话,放任自流地让各利益集团、各地方政府“自发”地发展,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对子孙后代犯罪的后果。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要定位于一个较低的人均能耗水平,这是由我国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世界新形势所决定的。除了原有的节能要求外,我国必须按照本国资源供应、环境容量、能源安全的具体情况,制定出2020年和更长一些时间内,在考虑适当进口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条件下每年可以消费的能源总量,把它作为“天花板”。各地区、各行业在“天花板”的约束下,发展各自的特色,做各自的“文章”。

五、强调社会和人文因素的介入,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使节能成为人人自觉的行为,颂扬和维系节约的传统美德。

我国应大力提倡适中能源消费和生活水平标准,引导建设有利于节能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时尚,建设有利于节能的政治、文化,营造人人自觉节能的良好社会人文环境。作为政府主导型社会,我国政府在节能方面的表率作用非常关键。从整个社会的利益流网络看,节能应有更合理的社会机制,全面协调各种利益集团的关系,促进全民节能。

我国的发展模式和用能理念只能走自己的道路,“放开胃口”,走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道路是绝对不行的。当前必须对我国最终所追求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能源消费水平有正确定位——符合国情的适中舒适程度和低耗能模式,而不能盲目追求西方过度强调舒适性的高耗能模式!

(本文发表于《中国能源》 2009年第7期 卷首语      作者:倪维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4251-281764.html

上一篇:高能耗行业危机暗涌
下一篇:全生命周期看能源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1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2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