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看到风机制造业赚钱,张三李四凑在一起,找个外国老板转让技术,买套图纸,就做起来了。全国搞了七十多家风机制造商,良莠不齐。真正的运营商全是大国企,它们去抢占资源,不赚钱也没关系——因为他们有别的、更大的盈利来源。
其实,风电建设从勘察资源、测风、规划、布局,在此基础上安装风机、上网,输送到终端用户,风机制造从齿轮箱、轴承、叶片、监控系统、运行,这都是一套非常长的链条。
从风电价格来看,若电网要加入到利益链条中来,风电的价格就更高了,谁来埋单?现在风电200多亿度的规模,每度补贴3毛多钱就是70亿。国家为了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每度电中附加4厘钱,我国2009年近4万亿度电中可得到160亿,除了免交以外,大概有100多亿。这些钱光贴补风电就得用掉一半多。此外,在很多“风电三峡”项目中,所获得的风电必须从遥远的新疆、甘肃输送到负荷中心来,在输电线路上还必须增加大量的附加投资,实际上风电的国家补贴远大于每度0.25~0.3元,这些都需要全国纳税人来“埋单”。
现在陆上风电每度补贴0.25~0.3元,海上风电每度补贴0.6~0.7元。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机组,有些领导很欣赏,“东海大桥两边,像行道树一样,多气派。”可是电价毫无疑问要上去。
海上风电除了地基昂贵,造价也是陆上风电的两倍,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问题——比如监控比较困难,大部件海上作业昂贵,腐蚀性难以处理等。现在企业胆子很大,没有认真地做过全面试验,就下海了!在我看来,海上风电可以做点示范,但还不到大规模推广的时候。除非是形象工程。
本文发表于《南方周末》201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