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价不是中国有机农业的出路
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农产品安全和有机农业成为消费者、业内人士和学者关注的热点。很多人认为有机农产品品质好、产量低、投入大,价格高是必然的,消费者只有接受高价这一现实,才能购买到真正的有机产品。于是,超市里,贴有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的瓜果蔬菜竞相高价,似乎价格越高,才离真正的有机食品越近。事实是:这一方面把部分喜欢有机食品的消费者导向一个高价误区;另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不买账,有机产品和楼市一样,有价无市,成了摆设;其结果是有机产品的品牌轮流走秀场,经得起考验的甚至没有。这显然不利于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高价不是有机农业的出路,理由有三:
1 对价格的接受程度根本上取决于收入水平,而不仅仅是消费意识。目前有机蔬菜价格普遍在每斤6元甚至以上,对一个月收入两三千元的三口之家来说,如果每人每天消费2斤蔬菜,每天就要36元以上,如果肉、蛋、奶、油都用有机产品的话,可能把毛收入都用上还不够,况且,一些中小城市和低收入家庭还达不到这个水准。
2 多数有机食品价格过度虚高,部分投资者认为投资这个行业就应该获得巨额利润,虚抬商品价格。虽然有机农业投入的人力更多,但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转基因品种,也降低了很多投入,有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甚至远低于常规农业,但价格却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有机产品的价格没有按照成本+适当利润的规律核算,价格混乱,对消费者不公,对投资商也无法带来长期收益。
3 产量低是很多人认为有机食品价格高的理由,在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期间,由于要涵养地力,确实存在产量低的问题。但经过一段时间地力的恢复和增长,有机生产模式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常规农业的产量,当然,这需要科技。
因而,真正限制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不是产品价格和消费者能否接受高价,最大的限制是科技,价格只是表象。中国有机农业要想在和常规农业的博弈中取胜,乃至成为农业发展的导向,为中国农业安全和民众健康做出贡献,最需要的是发展配套的技术,以科技为支撑、有机品质与合理的有竞争力的价格相结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有机农业投资者面对很多压力,他们的土地多来自高价租赁、缺乏技术和人才、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前期投入过大都是导致产品价格过高的不得已的原因。而且,很多问题不是投资者自己能解决的。因此,要是使有机农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协作: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投资者可通过多渠道融资缓解资金压力,而且要把科技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消费者要积极参与有机农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和监督,有些地方尝试的消费者团体直接向生产者投资和购买有机产品的模式可以参考。
总之,无论投资者还是消费者,必须认识到有机农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甚至艰难的过程,但也是最值得奋斗的一项事业,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我们后代的健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7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