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旧文翻新: 骨科三奇例》

已有 4103 次阅读 2014-7-13 10:52 |个人分类:旧文翻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骨科, 奇迹

1970年,老爸一初中学兄、当时繁昌一中的老师,他儿子16岁,患颈椎5结核并寒性脓肿,压迫了食道和气管,不能进食,呼吸困难,声嘶、脱水、缺氧,生命危急。他们家先去芜湖最大医院弋矶山医院,骨科陈主任拒收,说,几天前,类似一例,手术,未下得了台,嘱转合肥省级医院,要备800元。可是,他月工资52元,要养活一家六口,哪能成行?况且,也不知合肥又如何打发他?火急的他,转而怀一线希望来到位于南陵城郊的解放军127医院,该院有全国骨科权威许竟斌主任在位,又是在地方的部队医院,有济世扶贫的军民鱼水传统!不巧的是,许军医出差南京,他旗下几位,都不敢接受这例高危病人,责任和风险令他们望而却步。无奈,桂老师,只身来到我家—南陵县医院(两院相距5里地),商讨对策。

老爸本人对此病情,也没底,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在127院进修过,熟悉那边人事,立马叫上救护车,俩人再返127院,找到骨科和外科的军医们,请他们合力施治,手术风险由老爸和家属签字承担,并讨论了细则。但此方案终不被院方批准。该院反而请老爸帮他们解脱此尴尬困境,并许诺免费派车送转合肥或南京。

病情紧迫,随时有生命之虞,远水不救近火,不宜任何转院或请人。老爸毅然决然,决定自己承担此任。他想,至少可以给予排脓救命,解除食管、气管之压迫,使之可能进食和呼吸。

病人转回自己的县医院,没下担架,给予补液、抗痨。此时已届傍晚,桂老师一天未得饮食,家里给他晚餐,而老爸顾不了进餐,抓紧时间再临时抱佛脚,复习文献,重温解剖。半小时后,病人送手术室,局麻下手术。细心解剖,进入脓腔,放出大量脓汁,患者立即发声,进水,呼吸通畅,终于脱险。

手术继续深入下去,前路显露颈椎5椎体病灶,祛除死骨,刮除结核肉芽,冲洗脓腔,置入链霉素、异烟肼,放引流片,缝合,术毕返房。

手术顺利、有效,术后3退烧,病人自己去理发,进食正常,恢复良好。术后12天出院,医药费就32元,继续抗痨治疗半年,病愈。这40多年了,病人一直正常劳动、生活,儿孙满堂。

这颈椎结核病灶清除手术,除了颈前密集血管、神经以及甲状腺、气管、食管等复杂解剖,更因颈椎脆弱,加之结核破坏,其后的颈髓,稍有闪失,就会高位截瘫,甚至死亡!是骨科铁4类手术。就在大医院手术,主任们也都谨小慎微,如履薄冰!难得老爸当年,骨科初出茅庐,能有此胆识,还敢于实践,既治标,解除压迫,救命;又治本,病灶根除,终身治愈。这是因为他有多年的颈部甲状腺手术经验,熟悉解剖;又有骨科专科知识的积累;有此基础,加上深思善谋,终能修成正果。

又一例,80年代末,芜湖一中初二学生小14岁,曾患右肱骨颈肿瘤。弋矶山医院和上海中山医院两次手术。这次右肩胛骨再发病。市院骨科主任发话:恶性肿瘤复发、转移,要截肢,难保命!病家投医无门,身处绝境。患者外祖父吴老师是老爸当年初中老师。吴老师知道前述桂老师儿子治颈椎结核病事例,于是,来找老爸商讨。老爸审视前后资历和片子,诊断为另一临界肿瘤,不是原病的复发,也不是转移,在自己的医院亲自给作了右肩胛骨半切除,顺利完事、痊愈。20多年过去了,小魏身体健全,一路成了洋博士,游弋于全球,是高端人才。至今,他和他父亲总找机会登门拜望,令人欣慰。

第三例,1975年秋,一35女性病人,消瘦40公斤,胸椎67椎体结核并截瘫入院。全麻下经胸前入路,病灶清除,祛除死骨,坏死椎间盘,椎管内结核肉芽长达8cm压迫胸髓,导致椎管梗阻截瘫。掏刮后,可见此段脊髓恢复搏动,彻底冲洗病灶区,放入抗痨药。以开胸时切下的肋骨,修剪后嵌植于椎间缺损区,一期完成前路植骨。术后恢复良好,治愈。病家丈夫是一铁匠,他送老爸他亲自打造的不锈钢菜刀和锅铲,至今还在使用。骨科手术中,这也是顶级4类,胸椎结核并截瘫,经胸前路一次病灶清除并植骨,在县级医院,当属巅峰。

这些成功病例,是老爸从医生涯的骄傲,成为他一生敬业不舍的动力!



根据老爸《我的外科生涯》节选改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811270.html

上一篇:没有语言学的 CL 走不远
下一篇:《医学小改进,病人大福音》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4 武夷山 姬扬 张珑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