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长晶体与半导体的长晶体共用一个说法,但档次不一样。
日期: 06/08/2014 09:11:13
如果说半导体的长晶体是“工业”的话,蛋白 质的
长晶体基本上就是“农业”,而且是“刀耕火种”一类的农业。
《有感于颜宁小组首次破译人体能量转运通道和颜宁的博客》属于一类“常规”人的读法,基本上是属于“读人民日报”的理解水平。镜某读人民日报也有些年头了,自以为比“平常人”读解得深刻。
镜某认识一位带有南京口音的
顾知微老先生,有机会听过他对勘探大庆油田工作的看法。老先生参与的《简论松辽平原白垩系的年代划分与生油关系》,是个获得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集体奖的东西。是这些学者们先知道大庆那里有油,然后才有了王进喜等工人的“用武之地”。这个关系需要理顺。王进喜对大庆油田的开发有多大的贡献呢?大约颜老师的贡献,说到顶,也就相当于“铁人”的贡献。
Quote
“平均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实验,恒温4度的“冰箱”实验室,实验团队几百个日日夜夜执着地进行着他们好奇而又热爱的科学战役
,基本上就是个“体力活”。“吃苦”是个煽情的常套手法,容易引起人们“共鸣”。但是“吃苦”和“价值”基本上没有什么相关。比如农民吃苦通常比工人要大。但农产品的价值并不会比工业产品高。
应该说,如今国人的科研生态,尤其是结构生物学领域,基本上是个“劳动密集型”的探索工作,是个人们已经勘探出来矿脉后的工作。国人
初始探矿的工作还很少、这类工作的能力和经验还都很弱。如果国人不是很注意这些“科研”的生态的话,很可能结局就是个“赔本赚吆喝”的角色。
孔乙己知道回有四种写法是个很值得自豪的事情。问题在于他不应该以此向刚学写字的孩子们去“显佩”。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农业劳动”当然不是“就一体力活儿的屁话”。但是人们多是这样认为的。镜某的朋友做有机农业的。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也养活着很多 雇员。其中只有市场、财政和生产是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其余的“就一体力活儿”。而市场、财政和生产等,并非是农业特有的东西,与其他行业是相通的。
【寻找结晶条件要靠积累经验,积累实验量,还要拼体力拼资源】不错。但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叫做幸运。不敢说颜小组比别人做得好,但无疑颜小组是比别人幸运。对于别人的幸运,“羡慕嫉妒恨”多是小市民的感受。象镜某这样的,祝福还来不及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在研究上才有“侥幸”和“王道”的区分。幸运当然不会是随机分布的,因此才有女神垂爱努力的人的说法。
日期: 06/08/2014 20:59:12
长晶体是属于“幸运”的事情。因为颜小组先长出来了晶体,所以才上了“头条”。
历史上有过这样阶段:晶体谁都有,但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解出来 。
阿达·约纳特就是一位这样的人。当年几乎没人相信核糖体可以通过X光的衍射解析结构。但是阿达老太太排除万难做了,而且做成了。她走过的路,在今天就是“王道”了。大尺度地看这段历史,阿达老太太不是属于“幸运”的一类,而是看到有山峰,所以要去攀登的一种类型。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知道了某处有金矿,蜂蛹去淘金的一类型。镜某不是说“蜂蛹去淘金”的就如何如何,而是说人们面临着这种现象、情况。
淘到金子固然是好。但是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发财的不是淘到金子的人,而是供应淘金工具的、耗材的人。好在颜老师能认识到这个问题,这就比一般地人要高明多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801821.html
上一篇:
《旧文翻新:叔祖父遺著-書信類》下一篇:
也来说说《吃辣椒会不会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