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金玉良言:资助是毒品,谈博士的陷阱

已有 4629 次阅读 2014-1-28 18:02 |个人分类:留学资讯|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博士

[9]wangqinling  2014-1-28 17:40针对博主说的博士劣势的两种情况,可能跟愿意读博者的性格也有关系,考博群体或许性格更偏内向。考博者有上进爱学问者,有单纯看中博士头衔者,也有逃避现实者(如工作问题),后两种情况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不利。


博主回复(2014-1-28 17:59)rule of thumb:排名靠前的大学毕业的博士大致1/5做faculty。名校博士求教职,尚且如此,二三流大学的博士要想上位简直不可能。最糟糕的是,博士里面冷门很多,世界上有多少专业,就有多少博士类型,其中80%的专业是没有职业前途的。恰好这些专业的导师(教授)手头有项目,有资助(RA、TA等),需要有人干活,他没办法吸引到西方精明务实的学生过来,但他的资助就跟毒品一样,可以吸引做留洋梦的第三世界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如果头脑清醒,知道这个毒品只是暂时的跳板(否则你怎么签证、怎么出国?除非你或你父母是大款),随时跳出火坑,那也不错。不幸的是,相当一批本来很聪明的人,居然就陷进去了,有的碍于导师的面子,拿家庭责任和自己前途做牺牲。这就是我们目睹、经历过的无数“傻”博士的故事(我描写傻博士的时候,心里就是按照我当年的模样在做白描,好在最后悟出来了,果断跳出火坑),每天都在上演,以我们这一辈人为最(晚辈人比我们信息灵通,比我们当年要精明和善变:某种意义上我写这类博文也是要强化这样的血与泪写就的历史教训)。我们当年有个幻觉,以为资本主义社会简直太优待自己了,免费拿学位,而且还给资助,当年全额奖学金或者助教一年大约可以拿到一万五千加元,这个资助可以维持一个简单的小家庭,过不好,但也饿不死。无论怎样清贫,这种心态让我们忘却了我们已经到了 30 而立的人生担当期,忘记了我们也有两只手,本来可以在社会上发展的,甚至发展得更好。我们自我矮化为精神上的乞丐,看不到自己的生存能力。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训,后学谨记。如果你不愿意半途而废,那你一定要规划好尽早毕业。尽早毕业又能找到教职或其他专业对口的职务,自然最好。即便找不到专业口的工作,也要尽早毕业,去开拓其他可能的职业前途(哪怕不得不再做一个职业培训),切忌把博士的TA之类当成自己和家庭的依靠,没完没了地给教授和学校做学术苦力。北美的博士体系本来就有很大的缺陷,设计得过长,平均需要五六年才能拿下这个学位。你的导师往往对你尽早毕业并不热心,有时甚至有意无意拖延你,但你自己必须清醒,不能让博士耗尽你最好的年华。


[8]wangqinling  2014-1-28 16:19

对有些特定行业,读博必不可少,比如研究性行业。现实中,对很多非从事学术的人来说,读博只是找不到理想工作的跳板。


博主回复(2014-1-28 17:17)深以为然删除 回复[7]wangqinling  2014-1-28 16:15

确实,对大多数工作来说,工作经验比学历重要得多。但博士的升值空间更大,倒不是学历高的问题,而是读到博士的人往往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聪明、努力、眼界等超过常人。如果硕士同样聪明、有远见卓识,那么有工作经验的硕士会比博士更强。从长远看,无论硕博和工作经验长短,对最终发展没有太大影响,但博士可能由于读书耽误几年的升职。


博主回复(2014-1-28 17:27)基本正确,我觉得。说基本是因为还有两种情况使得博士处于劣势:(1)有些博士确实越读书越“傻”:路越走越窄而不自知;陷入博士坑不能自拔(没完没了);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啥也不懂,啥也没兴趣;机会来了也不懂去抓取。尤其是冷门的博士:人很聪明,可不幸入了冷门,毫无希望(如果你是二三流学校的冷门博士,你没有希望拿到教职,而你又别无所长,并且丧失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对阔主妇是个好事儿,而对一个要担当家庭重任的人是个灾难:你不能靠助教过一辈子,让你的妻儿跟着受苦;(2)博士更容易自我中心,ego 太大,过分地强调自己的学问、发表记录和研究项目:这些只对学术性岗位(教职、大公司的研究中心等)有用,对一般的公司岗位,反而有副作用,让人觉得不切实际,中看不中用的感觉,减少了录用机会。


这个议题其实很好,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需要直接讲“科学工人”、“科学蓝领”的提法,不要忽悠什么“科学”。作者: mirror (*)


我的逻辑有问题?
作者: 立委 (*)
日期: 01/28/2014 06:36:17


对于名校博士,四分之一做教授,其余的人也许去了研究所或其他职位。
我说的是,能做教授的, 一定做教授,只有失败者才另觅他途。

对于非名校,当然也有做教授的,不过比例会小很多,可忽略不计


逻辑没有问题。生产所需时间5-6年,占位期间25-30年。这样一看1/5的样子。     - mirror    01/28 06:40     (424937)
 人生的五分一啊?跟不上了   - 立委    01/28 06:49     (424939)

所用时间的比等于就业人数的比。如果生产数量不变、教职位置数量不变的话,这个时间的比就是

能学术就职的比例。    - mirror    01/28 07:01     (424942)


有意思。一个萝卜一个坑,死一个才能填一个,大体如此    - 立委    01/28 07:11     (424948)

老友说:为了出国而读博士的是无奈;为了学位而读博士的是傻冒。

其实,为了 passion 忘记家庭责任 也不中



再谈留洋读博还是读硕 2014-01-28【博士无用论】   发后有很多议论,网友和老友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或肯定,或否定,很好。 凡“论”都是跛脚的。这些不同意见和讨论丰富了我们 ...(893)次阅读|(9)个评论


【留学资讯:博士无用论】 2014-01-27【立委按】这是“读书无用论”的北美现实版。在 博士多如狗 【严重声明:此乃调侃兼自嘲,毫无贬义,在下也是一介博士,众犬之一,实际上我们这一辈留学生几乎清 ...(4446)次阅读|(19)个评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763025.html

上一篇:再谈留洋读博还是读硕
下一篇:《美国名校的 legacy students》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9 陈楷翰 徐军 王德华 王亚娟 李宇斌 张云 JIANHUN bridgeneer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